夏季行動以來,寧強公安結合轄區實際,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積極探索推進「背包警務」,堅持把為民服務背到村組社群,把平安宣傳送到群眾家門口,給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安全感。
社群民警及時挽損2萬元!
9月24日,漢源派出所工作中獲悉,轄區群眾繆某可能遭遇網路詐騙,接到指令的社群民警,第一時間聯合銀行工作人員開展勸阻預警工作。詳細詢問得知,繆某透過網路認識國外「朋友」,近日該朋友自稱寄了數百萬美金回國,包裹被海關扣押,需要繳納2萬元手續費才能解凍,於是繆某著急來銀行幫忙轉賬繳費。
「這是典型的殺豬盤,詐騙分子透過添加受害人QQ、微信好友並獲取其信任後,會以寄包裹、寄現金等方式編造海關扣押繳費等理由哄騙受害人幫忙轉賬,受害人一旦貪圖利益就會掉入陷阱。」透過民警耐心講解,繆某如夢初醒,這才保住了卡內2萬余元。
老人走失鬧「烏龍」 民警暖心找回
9月27日,胡家壩派出所民警入戶走訪時,接到群眾趙某報警求助,稱家屬白某年近8旬,自9月25日外出後至今未歸,家人焦急萬分、四處尋找無果。
民警一方面了解老人體貌特征,調取視訊監控尋找老人蹤跡,一方面利用「警民工作群」釋出資訊,動員群眾幫助尋找。最終於11時許,在其親戚家找到「走失」老人。原來,白某當天趕集後坐車前往親戚家,忘記與家屬聯系,這才鬧了烏龍。好在有驚無險,對此,家屬接連表示感謝。
社情民意裝進背包裏
「老鄉,最近天氣太熱,幹活的時候可要註意防暑啊。」
「家裏都還好吧?陌生電話,一定要提高警惕。這是警民聯系卡,遇到可疑情況隨時找我。」中秋節前後,胡家壩派出所駐村民警深入農戶,開展反詐宣傳。
為了更好地掌握社情民意、第一時間化解矛盾糾紛,寧強縣公安局深入貫徹」八個做實、三個日「工作要求,創新警務室8項工作清單,民警每周一下沈駐村開展工作。一本入戶登記簿,一摞反詐宣傳資料、一張暖心警民聯系卡、新換領的身份證……這是「警務背包」中必備物品,從派出所到村民家中,一來一往之間,把調解室、宣傳點搬到村民家中,把「張家長、李家短」記在本子上、帶回派出所,讓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解決煩心事、揪心事,同時「主動警務、預防警務」的實踐抓手也更加鮮活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