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台灣又增兩項軍事預算!賴清德謀「獨」已實質淪為「替美謀財」

2024-08-27社會

22日,台當局行政機構核定了一項總額高達2840億元(新台幣,下同)的預算,內容是自2025年至2038年籌建7艘潛艇。與此同時,為強化所謂「不對稱戰力」,台防務部門日前公布了總額68.87億的「軍用商規」無人機采購計劃,最快2025年底投入戰備部署。這兩個動作各有極大荒謬之處,放在一起又產生了諸多新「槽點」。

先來看潛艇部份。該預算案的透過事實上並不令島內輿論意外,早在今年3月,賴清德剛剛勝選還未正式就職之際,就在視察台軍首艘自制潛艇「海鯤」號時叫囂,後續7艘潛艇要「一次造好」。輿論對此訊息的意外和震驚,已在彼時全面爆發。時隔數月後,在島內輿論一片撻伐聲中,賴清德意誌仍得到一點折扣不打地貫徹,台灣社會的意外與震驚早已消失,余下的只有憤怒和絕望。

為什麽造潛艇會讓台灣社會群情激憤?關鍵在於民進黨當局眼高手低。自造潛艇被賴清德視為「抗中保台」重要舉措之一,其宣傳機器全力開動,大肆炒作台軍擁有潛艇編隊的優勢,炮製「對大陸進行源頭打擊」「攻擊解放軍艦船」「遏制解放軍海軍進入太平洋」等自嗨論調。

實際情況卻是,台軍第一艘潛艇「海鯤」號就花掉了近500億,雖然舉行了沒有下水的下水儀式,但時至今日仍不具備作戰能力,不少關鍵裝置未配齊,一些系統及配件在試驗過程中狀況不斷,除了能為台媒提供幾張照片以備「大內宣」之外,對台軍戰力提升毫無實際作用,而其高昂投入還會排擠其他裝備的升級以及台軍人員福利的提升。

「海鯤」號的坑直到此刻還在擴大,此時賴當局又一口氣豪擲近3000億,把預算排到2038年,要將不堪一戰的失敗案例復制7遍,且島內似乎已沒有能夠阻止這一規劃落地的有效制衡,台灣民眾只能眼睜睜看著大筆大筆的納稅錢被賴當局毫無意義地浪費掉。

再來看無人機部份。盡管此次標案只有潛艇預算的「九牛一毛」,但此類裝備的采購絕不會僅此一案。美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在今年香格裏拉對話會上稱,美軍將實施一項名為「地獄景觀」的計劃,透過大規模使用無人機、無人艇和無人潛航器,將台灣海峽變為「無人地獄」。該論調將美台勾連擬定的對抗策略台面化,台軍接下來只會越買越多。

不過軍事專家對台軍采購「軍用商規」無人機能夠發揮的實際戰力普遍存在質疑。「軍用商規」指的是由台軍方公布無人機采購標準,讓島內民營企業進行研發。有分析指出,此舉證明,即便台軍將無人機視為「非對稱作戰」重要手段,但台軍工體系卻無力支持該策略實施,只能靠民營企業救急。

「軍用商規」有兩項明顯優勢,一是相關裝置及零件容易獲得,二是成本較軍規更低。兩項特點都有利於台軍在短時間內制造大量無人機。但其缺點也很明顯,即戰場生存能力和打擊效能將大打折扣。一般士兵所用的輕武器即可將其擊落,此外若遭遇電磁幹擾,更會出現「迷路」的情況。有島內網友嘲諷,台軍這是「花血汗錢買玩具」,可謂點出關鍵。

自造潛艇,大而無當;「軍用商規」無人機,小而無用。這兩項預算湊在一起,更能反映出民進黨當局所謂「以武謀獨」策略的百無一用。

在賴清德上台前後,各界輿論對其「台獨」暴沖普遍擔憂。如今賴清德執政已過3個月,人們發現賴清德並沒有輿論所預想的那麽「勇」,其口頭叫囂遠勝於實際操作。賴清德甚至連蔡英文時代的「執法線」都「保」不住,其一次次謀「獨」挑釁,換來的卻是大陸方面對懲「獨」措施和執法行動的不斷完善和持續強化。

賴當局「抗中保台」的實質是「以武謀獨」,而「以武謀獨」的所謂底氣與靠山是「倚美謀獨」。但從現實情況來看,無論是美台的「軍事合作」,還是武器裝備交易,都已淪為「替美謀財」。

民進黨當局在2025年總預算中,將防務預算提升至6470億,約占GDP的2.45%。再加上2021年拍板透過為期5年的「海空戰力提升計劃采購特別條例」,上限為2400億,則總體預算更多。若台灣可獲得「關鍵、重要的武器裝備」,防務預算還會大漲。

此前,多位親川普人士已公開放話,呼籲民進黨當局將防務預算提高到GDP的5%。若川普當選,該呼籲自然成為指令,就算川普未當選,民主黨總統也未必見得放棄這一主張,「畢竟美國歷年各種大小選舉,政治獻金最大來源就是這些軍工復合體」。

台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發文指出,民進黨當局防務預算已陷入「戰略迷途」。他在文中疾呼「不能忘記的是,不同國家或地區看待台海問題的基本,均來自其國家利益和大國賽局的先決考量。美國和日本也不例外,不會因為台灣是其‘前殖民地’,就真把台灣當成‘自家’護衛,這些都不是可以用意識形態或巧妙政治語言含糊搪塞的。」

相比賴清德的「台獨」前景,台灣老百姓更關心的是眼前的日子。最需要花錢的地方,絕對不是軍事領域。「勞保基金」改革、能源配比調整、養老長照、托管服務、平抑物價、提升薪資……民眾關心的民生議題千百種,卻偏偏被「替美謀財」的賴當局當成「過盡千帆」。如此看來,賴清德的辦公地越來越像「總督府」。

來源:海峽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