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將加快完善機場雜訊防控相關國家標準,推進機場建設計畫雜訊環境影響評價,推進機場雜訊監測技術研發,統籌開展空地協同機場雜訊防控技術攻關。
民航局、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日前聯合印發【民用運輸機場周圍區域民用航空器雜訊汙染防控行動方案(2024-2027年)】(下稱【行動方案】),明確要求加快推進機場雜訊汙染防控標準體系建設,統籌推進機場雜訊汙染防控監督管理,深入推進機場雜訊汙染防控,強化機場雜訊汙染防控科技支撐。
有關專家23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隨著中國民航運輸規模快速增長,雜訊汙染問題日益突出。「中國雜訊影響嚴重和比較嚴重的機場數量和占比均有增加,形勢不容樂觀。每年接到的雜訊信訪、投訴次數較多。」專家介紹,中國華中、華東、中南地區有雜訊影響的機場數量較多,東北、西北、西南地區相對較少,與中國機場分布東密西疏狀況相匹配。
生態環境部有關機構此前的調查發現,國內機場周邊居民對飛機雜訊反應較為強烈的有首都機場、虹橋機場、杭州蕭山機場、南京祿口機場、成都雙流機場、大連機場、廈門機場等。
根據【2022年全國民用運輸機場生產統計公報】,2022年,中國境內運輸機場(港澳台地區數據另行統計)共有254個。2022年中國民用運輸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52003.3萬人次,完成貨郵吞吐量1453.1萬噸,完成飛機起降715.2萬架次,各運輸機場中,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以上的運輸機場有18個。各運輸機場中,年貨郵吞吐量10000噸以上的運輸機場有51個。
「目前,中國機場雜訊汙染防控標準不健全、監測不到位、研究不系統等問題突出。」專家介紹,機場雜訊汙染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社會問題,涉及地方政府、公眾、民航管理部門、營運部門等不同的責任和利益主體,由政策、法規、標準、技術、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多個層面的問題紐結在一起,分析產生的主要原因,既有規劃布局問題,也有機場執行問題,需要各相關部門共同負起責任、協調解決。
隨著中國民航運輸規模快速增長,雜訊汙染問題日益突出。攝影/章軻
專家表示,中國是人口眾多的開發中國家,民航未來發展需求潛力巨大。機場雜訊防控應立足國情和行業發展階段,切實統籌高品質發展與高水平保護。未來,機場雜訊防控相關監測技術裝置需求有望加大。
202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透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雜訊防治法】第五條、第八條、第四十五條、第五十二條、第五十三條、第五十四條、第五十七條以及第八十條等均對機場雜訊汙染防治提出明確要求。【「十四五」雜訊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等對機場雜訊汙染防控作出部署,強調要立足中國國情以及民航發展階段,加快夯實機場雜訊汙染防控工作基礎,推進政策標準體系建設,深化相關技術研究。
第一財經記者從生態環境部了解到,民航局、生態環境部等部門於2022年4月啟動【行動方案】研究編制,先後赴北京、天津、成都、重慶、西寧等地機場開展實地調研。
【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機場雜訊汙染防控標準體系基本建成,機場雜訊汙染防控多方協同機制初步形成,試點取得實效,監測關鍵技術研發取得積極進展,年旅客吞吐量500萬人次以上機場基本具備民用航空器雜訊事件即時監測與精準溯源能力。到2027年,機場雜訊汙染監測與防控關鍵技術實作突破,防控標準建設持續推進,協同治理效能進一步提升,年旅客吞吐量1000萬人次以上機場周圍區域聲環境品質逐步改善。
根據【行動方案】,中國將加快推進機場雜訊汙染防控標準體系建設,包括加快完善機場雜訊防控相關國家標準,健全機場雜訊防控民航標準與規章。統籌推進機場雜訊汙染防控監督管理,包括加強規劃銜接協調,加快提升機場雜訊監測能力,深入推進機場建設計畫雜訊環境影響評價,建立健全機場雜訊汙染監管協同機制。
同時,深入推進機場雜訊汙染防控,包括落實機場雜訊汙染防治責任,推動機場雜訊汙染減緩試點。強化機場雜訊汙染防控科技支撐,包括開展機場雜訊影響機理研究,推進機場雜訊監測技術研發,統籌開展空地協同機場雜訊防控技術攻關,開展機場雜訊防控經濟政策研究,開展國際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