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亮點聚焦丨淄博市淄川區將軍路街道公孫社群:「八一」工程讓文化社群建設「一路生花」

2025-01-05社會
編者按:
以筆為媒、以鏡為鑒,記錄下奮鬥的足跡、幸福的模樣、振興的夢想。聚焦各鎮街宣傳工作,開啟一扇通往基層故事的窗扉。在這裏,我們將見證文明傳承如何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創新宣傳如何展現鄉村振興的蓬勃力量,新風明理如何「飛」入尋常百姓家。淄川區委宣傳部聯合大眾網·海報新聞共同推出聽回響·繪新圖欄目,跟隨記錄者的腳步,走進淄川,聆聽最真誠的聲音,探尋基層宣傳工作的魅力與價值,見證這片土地上的萬千氣象與無限可能。
大眾網記者 滕騰 淄博報道
今年以來,淄博市實施「有淄有愛」精神文明建設工程,深入開展文明成景八大行動,文化社群建設作為基礎單元,關聯著社群微事,卻關系著民生大事。淄川區將軍路街道公孫社群始終秉承「誠信立居、文明新居、文化名居、生態美居、智慧強居」的理念,先後獲得省級文明村、省級標桿性智慧化社群等榮譽,從硬體設施的精心打造到文化內涵的深入挖掘,從智慧化建設的先鋒引領到民生福祉的穩步提升,公孫社群以一系列創新舉措和紮實行動探索出了文化社群建設的成功經驗與模式,繪就了一幅文化繁榮、治理高效、民生幸福的生動畫卷。
建設「一館一院」,提升文化社群硬實力
公孫社群圍繞自治、德治、信治、法治、智治「五項治理」,投資150萬元建設美德誠信館,集中展示社群千年歷史、基層誠信之治的實踐路徑。投資近100萬元建設特色鮮明、功能多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大家小院」,服務功能涵蓋整個全生命周期,形成幼有所托「潤芽」服務、童有所育「育苗」服務、少有所教「追光」服務、青有所學「誌學」服務、中有所業「春來」服務、老有所養「暖陽」服務的全齡化為民服務「公孫模式」。投資50萬元建設文弘路美德誠信一條街,懸掛美德紅燈籠、公示誠信積分、實施星級管理,制定推廣「誠信商戶經營六承諾」「文明家庭信用兩公開」,美德誠信「火」了一條商街。
弘揚「一儒一書」,提升文化社群軟實力
聚力推動文化教育事業,累計征用100畝建設淄川一中、淄川南部小學、淄川特教中心等文化教育工程,在公孫社群周圍形成了淄川南部新文化中心區。依托新文化中心區,挖掘提煉千年儒學底蘊和精神內涵,大力弘揚新時代「儒學」文化,以「儒學村」名片擦亮新時代美德品牌。編寫【公孫村誌】,撰寫【公孫故事】,譜寫【公孫村歌】,千年歷史特色文化賦能,省級文明村引領倡樹美德新風,先後打造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心文明一條街、新文化農家書屋、明理學習課堂、美德信用超市、誌願服務驛站等一批精品亮點,成為全區文化名片社群。
打造「一智一聯」,提升文化社群新活力
推進智慧化社群建設,投資330萬元建成「智慧公孫」數位化平台,開發「公孫通」微信小程式,融入美德信用積分,「智治、德治」雙輪驅動,基層治理、民生服務駛入「高速路」,成為淄川區唯一一個省級標桿性智慧化社群。依托智慧化建設,配套安裝十大項智慧物聯設施,落實數位AI演算法,實作車輛違停、安全充電、垃圾分類等智慧預警。大力推進智慧養老,研發護佑老人走失風險和安全健康「智慧手環」,「智慧助民、智慧助老」打通 「最後一公裏」智慧途徑。
發展「一社一寓」,提升文化社群幸福力
整體拆遷實施舊村改造,建築面積50多萬平方米,村莊蛻變為新型現代化社群。在成功實施舊村改造的基礎上推進集體產權改革,成立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促進集體資源、資產、資金「三資」惠民致富,成為全省集體產權改革「第一村」。征地拆遷690畝建成淄川南部森林公園,秀美的生態環境大大提升了人民生活品質。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建成美德公園,讓居民在秀美風光中接受美德誠信教育。推進土地流轉190多畝,建成休閑觀光、科普教育、農耕體驗的生態農業園,成為社群綠色有機蔬菜基地。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老年公寓,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孝老愛親有了堅實保障。
公孫社群依托文化軟實力+智慧硬實力雙輪驅動,讓社群治理水平全面提升,社群精細化服務不斷深化,居民幸福感節節攀升,打造出新時代宜居宜業的典範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