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第19000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命運選中我,去挽救另一個人

2024-12-07社會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韓金序)「能透過捐獻行為改變他人的命運軌跡,我覺得很幸福。」12月6日,來自甘肅省張掖市的「95後」青年付曉有了一個新身份——中華骨髓庫第19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這一天,她不僅為一名陌生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也實作了自己6年前播種下的夢想。
捐獻後,付曉收到了一封來自蘭州城市學院青年誌願者的手寫感謝信。他們要號召更多青年向無償獻血者和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們學習。受訪者供圖
6年前播下的一粒希望種子,開始萌芽
2018年夏天,付曉第一次接觸造血幹細胞捐獻。當時還是大學生的她在學校組織的一次無償獻血活動中得知,透過捐獻造血幹細胞可以幫助那些患有嚴重血液疾病的人。「那天我了解到,造血幹細胞對於一些病人來說就像是‘生命的種子’,可以重建他們的免疫系統和造血功能。在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一些事,就可以給需要的人送去新的希望。」付曉回憶道。
造血幹細胞是一種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的細胞,存在於人體的骨髓和外周血中。它們可以在體內不斷分裂產生新的血細胞,維持著人體正常的血液迴圈。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依靠自身生產足夠的造血幹細胞,當某些疾病破壞了患者的造血系統時,移植健康的造血幹細胞便成為治療這些病癥的關鍵手段之一。
付曉的造血幹細胞受捐者小雪(化名)是一名確診血液病的小女孩,因免疫系統和造血功能受損,必須長期在無菌環境中接受治療,以防止感染。對她而言,像畫畫這樣簡單的活動都變得遙不可及。
紅十字會給付曉撥去電話的那個晚上,她既興奮又激動。「工作人員告訴我,造血幹細胞匹配成功率為萬分之一,冥冥之中,命運選中我去挽救另一個人。那種感覺就像是6年前種下的希望種子終於發了芽。」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光」
收到配型通知後,付曉的心情既緊張又充滿期待。「我將要做的不僅僅是捐贈造血幹細胞,更是給另一個人重生的機會。」為了確保捐獻過程順利進行,付曉提前前往蘭州開始了為期數天的準備。入院體檢、註射動員劑……每向前走一步,付曉心中便多了一份堅定。
終於到了捐獻采集那天。付曉看著自己的血液緩緩流入精密的機器,經過分離後凝聚到采集血袋中,「酥酥麻麻的感覺從手臂傳來,但整個過程並無不適。」付曉說,「這感覺就像是生命在無聲地傳遞,它雖無形,卻如此真實。」
12月6日,付曉完成造血幹細胞抽取工作,圖為提取後的血液。受訪者供圖
隨著血液一點點流出身體,付曉仿佛看到了另一端的小雪,那個渴望自由繪畫的女孩。她想象著小雪重拾手中的畫筆,色彩再次在紙上綻放。這一刻,付曉深刻體會到了生命的力量——它是如此脆弱,卻又那麽頑強。「僅僅因為這一袋血液,小雪就能重拾夢想。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是如此微妙而強大。‘人’是一撇一捺,正因為有了彼此的幫助,生命才得以延續和豐富。」
12月6日,中華骨髓庫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實作19000例,再次重新整理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紀錄。目前,中華骨髓庫數據顯示造血幹細胞誌願捐獻者庫容達348.9萬人份,10個月內造血幹細胞捐獻量實作了17000例到19000例的三連跳,較2023年提前41天突破2000例。付曉希望,「第19000名造血細胞捐獻者」這項特殊稱號是一個契機,可以帶動更多人加入造血幹細胞捐獻誌願者隊伍,為挽救生命貢獻力量。
12月6日,甘肅省紅十字會為「第19000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付曉頒發證書。受訪者供圖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光。我們或許只是陌生人,但在某些瞬間,生命卻可以交織在一起。」付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