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感受「光鮮德國」25年來的變與不變

2024-08-26社會
範 軒
編者的話:東西德統一後,德國給人留下「光鮮印象」:一半的國土面積和人居環境掩映在綠蔭之中;規則和制度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融為一體;出門有奔馳、寶馬,回家有博世、西門子;孩子們輕松架起鳥窩,養老院中的老人向路人搖手致意……但近些年,德國人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越來越多:年輕人不再願意去學老手藝,工匠精神誰來傳;火車晚點、飛機罷工,「德國不準時」常被人詬病;盡管德國是歐盟最大經濟體,但又總被國際媒體議論成「歐洲病夫」……那麽,真實的德國究竟是什麽樣?「歐洲新媒」總編輯範軒旅居德國剛好快滿25年,應【環球時報】編輯之邀,他在本版新推出的「親歷者說」欄目中將自己觀察到的「光鮮」德國的變與不變娓娓道來。
從「德國郵政為德國」到「現在不是有中歐班列嘛」
上世紀最後一年的那個隆冬,我拖著一個超重5公斤的行李箱從法蘭克福轉機去季羨林先生曾生活、學習過10年的小城哥廷根。那時網路也不發達,只想著「從開發中國家到已開發國家」留學和生活肯定不容易,於是行李箱裏裝滿鍋碗瓢盆、油鹽醬醋。現在,從中國來德國學習的孩子已很少有人這樣做了。
旅行途中,鄰座是位博學而健談的長者——一位每年來德國訪學3個月研究梵文的教授,他與我有著相同的目的地——哥廷根大學。當我問他「梵文是東方學術,為什麽要到德國來研究」時,他笑瞇瞇地告訴我,讀過季羨林的【留德十年】就能知道德國在學術領域的地位有多特殊。正如書中所描述的,哥廷根大學的圖書館歷史久、規模大、藏書多,見證了「德國梵學之盛」,也讓德國學術界引以為傲。
從哥廷根這座寧靜的「大學城」開始,我在圖書館一塵不染的書架旁讀書,在醫學院徹夜長明的自習室自學,在食堂外的草地上同當地人躺臥交流……我帶著一雙年輕中國媒體人的眼睛觀察、感受,進而熟識了德國。當時的德國可以說在政治、經濟、人文、科教等各個層面都表現得非常成熟。有德國朋友說,這才是「真正的德國」,符合所有人對東西德統一後的預期:國家經濟強大、百姓生活殷實、科技發達、農工繁榮。像我這樣連德語都不會的外國留學生,也可以享受免費的大學教育。我居住的是面積12平方米、有獨立衛浴的學生宿舍,如果不在門上貼寫有德語「請勿打擾」的紙條,就會有保潔員按時來收拾房間。當時每月99馬克的房租,約合人民幣400元,我只要透過一個周末派送廣告傳單,或在餐館打工便可輕松賺到。作為名副其實的「歐洲火車頭」,25年前的德國給我的印象是制造業紮實、出口堅挺、物價尚可、福利豐厚。
在留學生時代,我一直保持著與國內親人的通訊。在哥廷根這樣偏小的城市裏,郵筒也隨處可見,著急的話還可以到郵局辦理,服務很不錯。當時德國郵政在電視廣告中不斷重復「德國郵政為德國」的廣告語,讓我印象很深刻。
前不久,我受人之托給國內寄點東西,問當地朋友是否有「網上下單、上門收件」的業務,朋友們異口同聲地說:「你想多了,還是去郵局吧。不過,不少郵局都關門了。」果然,離我住所近的兩家郵局都歇業了,等到按地圖找到一家小郵局時,發現門口排出去至少有20公尺長的隊伍,不少人手裏拿著包裹在酷暑中等候。終於輪到我,當我問是否能寄航空件到中國時,櫃員說:「為了環保,德國已取消航空信件。」再問怎麽辦時,對方答道:「現在不是有中歐班列嘛!」
在中國,傳統信件已經用得越來越少。但在德國,各種尺寸、顏色的信件還是塞滿各家信箱,有銀行對賬單、電話公司通話單、稅務局契稅單、保險公司新產品介紹等。德國人或許覺得,有封實實在在的信函拿在手裏才更踏實吧。
不過,近日我在德國【世界報】讀到一篇文章,題目是【「更多的錢,更差的服務」——評新郵資計劃】。文章說,德國郵政宣布將國內每封平信郵寄價格從0.85歐元上漲至1歐元,可是收費越來越高的同時,服務卻越來越差,網點也越來越少,德國郵政門店前經常會有顧客在露天裏長時間排隊,許多消費者對此很是不滿。德國郵政對漲價合理性的解釋是:薪資上漲、能源更貴以及車輛裝置的持續投入。
其實,德國郵政面臨的困境就是德國一些傳統企業處境的縮影。除漲價外別無他法,但路終究是越走越窄。
列車常晚點,但「河裏的魚蝦必須有生存權」
德國人以嚴謹著稱,但列車晚點卻成家常便飯。回想20多年前剛到德國時,列車晚點的現象並不像現在這樣頻繁。即使根據德國鐵路系統的統計方法,只要列車到站時間不晚於時刻表6分鐘,就可以被視為準點,但還是沒能拯救準點率。德國鐵路公司的數據顯示,2022年和2023年長途列車準點率分別只有65.2%和64%。
德國鐵路大規模晚點,表面原因是經常性的維修施工和人員罷工。數據顯示,到2023年底,約75%的長途列車不得不因施工而減速行駛;僅2023年德國列車司機工會就運作了4次全國性大罷工,罷工期間約有80%的長途列車被取消。我在德國出行,還遇到過乘務人員工會、工程人員工會組織的罷工。因此,每次乘坐德鐵出行,我都會做好列車晚點或被取消的心理準備。
「各種社會規則束縛著人們的手腳,讓很多德國人失去了以往的創造性和想象力。鐵路、郵電、交通、物流、通訊等重要基礎設施沒有大規模的資金投入,在吃老本的情況下負重前行,效率不高,服務品質堪憂。」德國商人蓋特·蘭斯向我道出了德國列車晚點的深層原因,也表露出對一些社會現象的不滿。蘭斯是漢堡名品街區一家箱包專營店的老板,主營代表著「德國制造」和「德國工藝」的日默瓦(RIMOWA)、萬寶龍(Montblanc)等知名品牌產品。生意最好時,蘭斯在機場和市區開過數家門店,員工有五六十人,按德國標準也是家「大企業」。但去年我們再次見面時,蘭斯說他已放棄了自己打拼多年的產業,並表示:「壓垮我的並不是疫情帶來的顧客減少,根本原因是德國偏執的政策、下行的國際聲望、束縛手腳的各種規則、變得低下的生產效率……」在商海中打拼多年的蘭斯發起牢騷:「較高的社會福利已讓德國財政入不敷出,聯邦和州政府便征收一系列高額稅收,加重了企業負擔。」他還擔憂地說:「如果德國繼續排斥外國投資者、新技術,那麽很多行業就會缺乏新動能、新機會。」
說到外國投資和新技術,讓我想到20多年前,德國地鐵裏埋頭看書讀報的人很多,而現在基本都是在刷手機。受益於華為、中興等中國通訊企業的多年營運,德國的通訊基礎設施有了不小的改善。過去,在我居住的德國第二大城市漢堡市中心附近,手機訊號常常只有一兩個格,但這幾年情況明顯改善。曾在中國學習的德國人羅曼對此感悟頗深,他表示:「如果一直待在德國,我會以為世界上的互聯網速度就是這個樣子。」近日,有關德國政府和該國行動網路營運商原則上同意到2029年逐步將中國通訊企業的技術和零部件從該國的5G無線網路中移除的訊息,也讓很多德國民眾感到不理解。
「金牌榜排名第十,東西德統一以來的最差成績。」巴黎奧運會結束之際,德國廣播電台等媒體這樣反思道,畢竟從2000年雪梨奧運會開始,德國基本都是位列金牌榜第五六位。一些人認為,教練員負擔過重、薪水過低,體育經費不足等都是原因。
此外,德國民眾的婚育觀念也在發生改變。在經濟、政治、社會等各種因素影響之下,很多德國人現在都是「不結婚,不離婚,不生娃」。以德國聯邦統計局日前釋出的最新數據為例,2023年德國離婚數降至1990年兩德統一以來的最低值。同時,登記結婚的數量也下降至1950年以來的次低水平。2017年德國同性婚姻合法化後,同性結婚率、離婚率都在上漲。8月3日,有25萬人在漢堡市參與「同性戀大遊行活動」。一個還未成年的德國小女孩對我說:「雖然我未成年,但我是同性戀者,就應該有追求伴侶、共同生活的合法權利!」
小女孩的話讓我意識到,德國雖然面臨諸多現實問題,但保持「政治正確」依舊是其國內政治和社會中「嚴肅且崇高」的主題,使得大家都不得不小心謹慎。舉例來說,漢堡港作為德國最大港,近年來遇到發展瓶頸,需拓寬挖深水道才能進出大型船只。但很多德國人反對這樣做,原因是「河裏的魚蝦必須有生存權」。
「如今的德國已經不夠‘德國’了!」
因新冠疫情等原因,有一段時間我在國內生活。2023年6月準備回德國前,一些人提醒我:「你考慮的不該是沒剪自家草坪遭鄰居投訴的問題,而是回德國後買不到食用油!」還有人聊到俄烏沖突和對俄制裁導致俄羅斯能源、糧食供應減少時說:「這兩年,德國的暖氣費、熱水費飛漲,有的食品價格翻了幾倍,你都知道嗎?」
回德國後,盡管在超市購物時已有心理準備,但糧油和副食品價格的變化還是令人咋舌,油、鹽、米、面、蛋、奶、肉都漲了錢。為確保不是誤判,回家後我將購物小票與3年前的超市廣告相比較,發現同一食品價格變化振幅最小的都漲了一倍,多的漲了兩三倍。今年4月的數據顯示,在歐盟最大的經濟體德國,起司價格比一年前上漲了近40%,馬鈴薯的價格上漲了14%。
除了物價的變化,德國人對制造強國傳統產業的「變與不變」更是在意。許多德國人會把「德國」作為一個標準,如果一件事不符合這個標準,就會被認為「不德國」。我鄰居的父親彼得·施密特是一家車企的技術工人,老人在與我交談的過程中感嘆:「如今的德國已經不夠‘德國’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汽車制造業是德國的強項和驕傲。但現在呢?德國這些年只在接收難民、外國移民方面有些動作,其他各方面都在原地踏步,甚至退步。」俄烏和中東地區的持續沖突也影響到德國的經濟和民生,讓昔日「養尊處優」的德國百姓有了更強烈的焦慮和不安全感。
旅居德國快25年,我觀察到的這個國家的變與不變僅供大家參考。變,朝著什麽方向?不變,又是在守什麽?我想德國人自己更關心這個話題,也更想知道答案。漢堡一位很少出國的德國廚師問我:「如果我的香腸、臘肉賣到中國去,中國人會喜歡嗎?」 ▲#深度好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