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24年9月1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並透過了【關於漸進式法定延遲退休年齡的改革決定】並批準了【國務院關於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辦法】也就意味著在2025年1月1日起,將要正式實施延遲退休年齡改革。延遲退休的到來,那麽第1項就是針對於男性和女性,同步啟動法定延遲退休年齡調整,采取漸進式的辦法,循序漸進,緩慢推進,分類統籌最終將男性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由60歲延遲到63歲女性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由50歲和55歲逐步延遲到55歲和58歲。
延遲退休落地實施以後,還有一項配套政策也在辦法當中明確指出,是關於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我們都知道現行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無論是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還是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國都是統一的,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一律都按照15年來繳納基本養老保險。但是在辦法當中指出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從2030年1月1日起,將從現行的15年逐步要提高到20年的時間。
也就意味著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也會變化,從2030年開始以每年提高6個月的方式逐步提高最低繳費年限,一直到2039年的時候,達到20年最低繳費年限的目標。如果你能夠在2030年之前退休,比如說2025年退休原則是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依然是不會變化的,還是能夠按照15年去辦理退休,享受辦理退休養老金的待遇。
但是有些人,可能在參加社保的過程中沒有達到最低繳費年限,遇到這樣的問題該怎麽辦呢?其實官方早已有明確的答案。我們就來看一下。
第1種選擇,繼續逐年繳費
因為早在【社會保險法】當中就已經明確規定,如果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是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沒有達到要求,則必須要繼續繳滿到最低年限才能夠辦理退休。也就意味著我們必須要逐年進行繳費,如果說你滿了60歲的法定退休年齡,但由於累計繳費年限的缺失,可能你最好的選擇就是延遲退休,然後進行逐年繳費累計年限達到15年以上,甚至是20年的時間,我們才能夠去辦理退休,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這也是在社會保險法當中的明確規定。
第2種選擇,轉移變更為居民養老保險
我們如果在退休之前不能夠滿足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條件,那麽完全是可以變更轉移成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這是在社會保險法當中,第1章第3條當中的明確規定,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以後,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5年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是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享受相應養老金的待遇。
也就是說在法律條款當中,已經明確規定我們可以變更轉移成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但只不過以這樣的方式自己享受到。的養老金也算是一個居民養老金,他就不能夠享受職工養老金的待遇了,所以說這樣的選擇對自己來說,其實並不是一個最佳選擇,我們還是應該優先考慮第1種選擇。也就是說進行逐年繳費累計年限,達到最低繳費年限,就能夠享受到職工養老金的待遇了。
感謝閱讀,每天講點退休知識那點事,本人專註於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夥伴,可以加我的關註,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