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釋出會,市生態環境局三級調研員張月朋介紹我市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關情況。
2024年,全市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以水環境品質改善為核心,堅持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全市水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1至11月份,全市16個地表水國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14個斷面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優良水體比例達到87.5%;全市20個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全部穩定達到Ⅲ類及以上,達標率100%。
堅持精細化管理。建立「加密監測—分析預警—響應處置—月度考核」管理機制,增設支流斷面,健全斷面考核制度,及時預警,追蹤溯源,消除風險隱患;加強生態補水,統籌嶽城水庫、東武仕水庫、引江、引黃、引漳等水源,多水源疊加互補,累計引水調水約10.21億立方米,有效保障了河流生態基流。
深化系統治理。加強河流水生態修復,開展滏陽河主城區段水質提升行動,實施生態清淤工程,常態化開展沿河環境問題排查整治。深化全市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有效管控入河汙染物排放,強化工業園區監管,加強汛期水汙染防治,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整治,進一步夯實水環境品質改善基礎。
推進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持續開展農村生活汙水無害化處理,推進全市村莊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完成了304個農村汙水治理。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整治,成功申報國家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全部安裝糞汙處理設施,糞汙全部綜合利用。
在開展水環境品質改善工作同時,市生態環境局還把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強化綜合治理,嚴格監管執法,強化風險防範,守好百姓的「大水缸」,讓人民群眾喝上幹凈放心的水。
扛牢責任,護好人民飲水「生命線」。把保障飲用水水質安全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將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情況納入年度考核,壓實地方保護責任。持續推進水源地保護區的「劃、立、治」,對我市2個市級、18個縣級和153個「千噸萬人」水源定期開展排查整治,對保護區標識牌、隔離網、導流槽等遺失、破損的,及時進行更新、修繕。對水源保護區水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嚴防違規問題發生和反彈。
嚴格執法,守好水質安全達標線。強化飲用水保護區監管,健全日常執法監管機制,加大對一、二級水源保護區巡查頻次,嚴防違法違規問題出現,發現一起,整治一起,保持「動態清零」,確保水源水質安全。
全域監測,築牢水源保護安全線。建立健全水質檢測管理制度,一方面強化水源水質檢測,開展月度、季度、年度水質常規和全分析檢測;另一方面強化飲用水出廠水質、管網水質的管理和檢測,確保出廠水合格率均為100%。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下一步,市生態環境局將按照補短板、防風險、強生態、提能力、抓示範總體思路,堅持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以水環境品質改善為核心,實施全域Ⅲ類水行動,確保國省考斷面全部達到或好於Ⅲ類。大力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以沁河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為示範引領,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進一步最佳化水資源配置,加強水汙染防治,推動水生態修復,讓更多河流爭創美麗河湖。全面推進滏陽河主城區段水生態修復工程,減少河流內源汙染,削減入河汙染物總量,構建健康水生態系,提高水體自凈能力和流域生態系穩定性,全力改善滏陽河水環境和水生態,以優良水質提升市容市貌、擦亮城市名片、助推高品質發展,讓城區更加靚麗、更具品質。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佘誌娟/文 劉學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