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大地修復師⑦丨肖榕鋒:日行萬步日拱一卒 不負礦山復綠

2024-08-25社會
02:20
編者按: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開展生態修復,撫平「大地傷疤」,再織山河錦繡,是整治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核心工作。紅網時刻新聞推出【大地修復師】大型融媒體報道,聚焦生態、自然、林業、科研、礦山企業等領域群體,記錄他們以匠心巧手,使礦山重披綠裝,森林更添翠色,河湖重現清波的故事。
【人物檔案】
肖榕鋒,1973年出生於長沙,畢業於華中理工大學城市規劃專業,1995年12月在株洲市城市規劃局參加工作,建築工程師中級職稱,現任株洲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生態修復科一級主任科員。
肖榕鋒熟悉株洲170余座礦山,牽頭修復近400個圖斑。參與督導完成2019年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2022年和2023年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計畫,完成修復面積近600公頃,空洲島段砂石礦修復計畫是其代表作。2022年,他被評為汙染防治攻堅戰株洲市級先進個人,多次獲評優秀公務員。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王楊 張必聞 株洲報道
職業生涯上半場搞開發建設,下半場搞保護修復,近三十年兜兜轉轉,株洲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生態修復科一級主任科員肖榕鋒的心血情絲早已深深滲入腳下這片土地。
肖榕鋒說他的心中有一張圖,上面畫著株洲大大小小170余座礦山,每一座都是他用雙腳一步步丈量出來的。他對每座礦山的周邊環境、開采方式和礦產種類如數家珍。
肖榕鋒說他的心中有一把尺,測量著生態保護與修復的不同尺度、不同梯度和不同深度。發展與保護的長遠關系,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要靠這把多年打磨的經驗之尺來平衡。
比修復礦山更重要的,是修復人心
2019年1月28日,在北方小年的喜慶氛圍中,株洲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正式掛牌成立。在市規劃局工作了20多年的肖榕鋒在機構改革的浪潮中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從原單位的規劃設計科調入了新單位的生態修復科。
何為生態修復?肖榕鋒形象的比喻:「就是給大地做‘手術’,還原它本來的樣貌,賦予土地耕種價值,提升生態環境水平。」
說起工作的變動,肖榕鋒認為自己是時代浪潮更叠中的一朵浪花:「早些年我們開發建設搞得太快了,現在生態保護和修復要趕上來,兩者齊頭並進才能長遠發展。」
湘江是湖南的母親河,不僅是湖湘兒女的精神寄托,也是三湘大地的地理象征。江河安瀾是世代湖南人民的期盼,如今,守護湘江的職責使命也落到了肖榕鋒頭上。
崗位變動後,肖榕鋒接手的第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長江經濟帶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對長江主要支流湘江兩岸各10公裏範圍內廢棄露天礦山進行生態修復,空洲島段砂石礦就是其中一個。
七月盛夏,紅網時刻新聞記者跟隨肖榕鋒走進株洲市淥口區南洲鎮荷塘村西部,一同看看這件令他最得意的修復「作品」。
「到了,就是這裏。」肖榕鋒輕車熟路帶領記者駛入修復後的礦山。一下車,一幅色彩斑斕的鄉村畫卷映入眼簾,只見一江碧水波光熠熠,一片稻田青青如畫,一條柏油路寬闊平坦。
沒人相信,這塊恬然靜美的沃野,五年前曾是一片滿目瘡痍、汙水橫流的廢棄礦山。從空中俯瞰,斑駁的挖痕猶如大地流下的兩滴土黃色淚水,過往的村民避之不及。
肖榕鋒依稀記得初次來到計畫現場的場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地下水文環境損害、地表水汙染、植被破壞,場地固廢波及湘江幹流……好好一塊地成了這樣,特別讓人心疼。」
更讓肖榕鋒想不到的是,當時最大的難題還不是修復土地,而是爭取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他苦笑著說:「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往往牽涉多方利益,想厘清並非易事。一邊是上級交代的緊迫任務,一邊是錯綜復雜的人情關系,生態修復的紅線和群眾利益的底線到底應該怎麽平衡?」
「反對」「不行」「憑什麽」,面對村民的質疑和阻攔,不善言談的肖榕鋒逼迫自己開啟了話匣子,他跟著基層幹部一起,組織村民開會,傾聽大家的合理訴求,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宣講黨和政府的政策。
「以前的開采是非法的,現在已經明令禁止了。我們不能只顧著自己,要給子孫後代留下點什麽……」如同黑夜裏的一盞明燈,肖榕鋒和基層幹部的一席話點亮了村子前行發展的路。
比起修復礦山更重要的,是修復人心。
村民們漸漸理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智慧理念。
空洲島段砂石礦修復後的樣貌。
空洲島段砂石礦修復前的樣貌。
5年牽頭修復近400個圖斑
2019年8月,正值酷暑,肖榕鋒和同伴們頂著炎炎烈日,一頭紮進了塵土飛揚的空洲島段砂石礦,根據圖斑(圖斑,是指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管理中,技術部門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獲得某個時間點所監管的土地範圍內的衛星影像。通俗來講,就是大地的俯視照片——編者註)做實地調研。
「調研中,首先要摸清圖斑實際位置和範圍,察看土地損毀情況;其次要勘查、鉆探,分析巖層、水文、氣候、土壤等方面的情況。」肖榕鋒回憶,「我看過各種型別、大小的圖斑,這塊礦山面積相對來說是修復規模最大、修復價值最好的。」
現場勘測後,肖榕鋒和同去的專業技術人員一起研究,淥口區政府組織發改、自然資源、水利等多個部門召開會議,最終,根據淥口區地理位置特點,結合城鎮、鄉村發展規劃情況,確定廢棄露天礦山的修復措施和土地復墾方向。「這裏雨量充沛,光熱適宜,土壤肥沃,非常適宜復墾為耕地。」肖榕鋒介紹道。
2019年8月,在多個部門的聯合發力下,湘江上矮洲—空洲島段砂石礦生態修復正式啟動,涉及治理總面積234.3畝,工程總投資522.1萬元。
工作中的肖榕鋒(右)。
「修復過程中,我們使用了GPS引導的高精度土地平整技術,確保每一寸土地都被平整得恰到好處。同時,實施了渣土剝離、表土回填、田埂修築、平整翻耕、人工培肥、草籽護坡等工程,新修了溝渠、泵房、擋土墻、機耕路等設施。」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村民種好糧,耕種效益最大化,肖榕鋒還帶著專家進行了土壤肥力分析。他形象地比喻:「就像是給土地做了個體檢,給它餵上了最適合的‘營養餐’。」透過連續三年的耕種,年畝產糧食800公斤左右,增加了當地村民的經濟收益,老百姓們喜笑顏開。
如今,荷塘村的耕地增加了,周圍的環境變美了,村民的錢袋子變鼓了,越來越多在外飄蕩的年輕人願意回村發展了。
荷塘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歐春連感慨:「空洲島段砂石礦生態修復既有效維護了湘江流域生態環境安全,使受到破壞的局部生態系得到了恢復,同時補充了一定數量的耕地面積,為村民的生產生活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2021年,空洲島段砂石礦所屬的株洲市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程獲評湖南省首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範例。
從事生態修復工作五年來,肖榕鋒牽頭修復了株洲市大大小小近400個圖斑,面積近600公頃。而湘江上矮洲—空洲島段砂石礦,是他最有成就感的一個。
日行三四萬步是常態
今年5月13日,財政部的一則公示吹響了全省自然資源系統沖鋒的號角,「湖南湘江重要源流區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範工程計畫」成功立項,計劃總投資5.2億元。
其中,株洲計畫總投資1.1億元,爭取中央資金6488萬元,計劃完成生態修復面積360余公頃。「這個計畫是湘江生態安全的重要保障。」肖榕鋒解釋說,「計畫將有力提升羅霄山脈生態功能,涵養水源,減少水土流失,增加生物多樣性,提高生態系品質與碳匯能力,改善淥水和洣水流域水源環境。」
計畫立項後,肖榕鋒忙出了新高度。「這三個月的工作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最忙的一天,我走了四萬三千步。」正說著,肖榕鋒開啟了步行記錄,密密麻麻的記錄中,每天三四萬步不足為奇。然而,在肖榕鋒看來,翻山越嶺、長途跋涉都是小事,最難的是根據衛星定位找圖斑。
工作中的肖榕鋒。
酃峰位於羅霄山脈中段,是湖南最高峰。對肖榕鋒來說,這座溝谷縱橫的險峻山峰卻是他的「老朋友」。
記得有一次在酃峰勘測計畫中,肖榕鋒團隊發現圖斑顯示的位置過於偏僻,人根本上不去。「沒有路,我們拿柴刀劈出來了一條路,沿途都是毒蛇和蜘蛛,現在做夢都會夢到。山裏的氣候也多變,從山腳爬到山頂,經歷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這種勇闖「無人區」的經歷並非只有一次,肖榕鋒認為,只要最後能順利拿回一手資料,為後期的計畫設計施工打下堅實基礎,一切辛苦都值得。
三個月以來,肖榕鋒團隊完成了現場踏勘計畫圖斑253個,總面積368公頃,足跡遍布醴陵市、淥口區、攸縣、茶陵縣、炎陵縣等地,行程近六千公裏。
「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講究從系統性、整體性和全域性的視角出發,只有熟知株洲的每一處山水林田湖草沙,才能從長遠出發做系統規劃。」
頭戴大草帽,身穿沖鋒衣,腳踩膠套鞋,身上背著無人機、柴刀和電子地形圖,熟悉肖榕鋒的人都知道,他又要出發了……
走在生態修復道路上的肖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