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張思南:拜登政府敲定對華加稅,最終著眼點指向這!

2024-09-15社會

直新聞 拜登政府最終敲定對中國加征不合理的301關稅,還威脅取消小額商品的關稅豁免政策,您對此有何觀察?

特約評論員 張思南: 所謂「小額豁免」政策,就是對進口商品的價值設定一個限額,只要不超過這個指定限額,商品就可以免除正式的報關手續和申報程式,免除關稅。在美國,這個限額是800美元。

白宮方面給出的說辭是,所謂「中國正在利用小額豁免政策」,損害美國制造商的利益。分管國際經濟事務的副國家安全顧問達利普·辛格就表示:「我們要確保外國公司尊重我們的法律,不會危害美國家庭。」

如果收緊甚至是取消「小額豁免」政策,中國的跨境電商誠然會遭到打擊,但在此過程中,美國家庭也絕不是利益受到保護的一方。根據聯合國商品貿易統計資料庫,2023年美國進口總量的13.9%來自於中國,形象一點說就是,美國人貨架上每七到八件商品,就有一件是從中國進口的。這個反映的就是我們常說的美國社會整體對於中國商品的依賴度,而這個依賴度在美國廣大普通家庭、基層家庭中只會更高。2023年美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美國人訂購的「小額豁免」包裹主要來自於中國,從中國發往美國的「小額豁免」包裹比全世界所有其他地方發給美國的加起來都多。某種意義上,正是物美價廉的「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保障了大部份美國人「第一世界」的生活水準。

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6月份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就明確指出,完全取消「小額豁免」政策會讓美國社會損失118億到143億美元。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坎德瓦爾強調,這個損失會不成比例地落在低收入群體身上,因為相較於可以對中國產品不屑一顧的富裕家庭,美國的普通家庭、基層家庭對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要更為依賴。

坎德瓦爾就表示,美國的本土制造商和零售商顯然能從對中國產品的關稅壁壘中受益,但這一切都是有代價的,只不過有時候代價很難第一時間看到。或者要我說,也許美國的社會上層和執政者不是看不到這樣的代價,只不過根本不在意罷了。

直新聞: 有美國媒體宣稱,限制「小額豁免」政策是阻止芬太尼毒品進入美國,您怎麽看?

特約評論員 張思南: 這幾年,有關芬太尼毒品的控制是中美關系中的熱點議題,給人很強的歷史「既視感」,好像我們中國人搖身一變成了自己記憶中發起鴉片戰爭的大英帝國,而美國人則成了當年的大清。但問題是,這就是個人為制造的、刻意攪弄民粹主義情緒的謊言。

2023年8月,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在一篇報道中明確指出,非法芬太尼主要從美國國境的南側陸路通道北上。2023年全年,美國政府在這個方向上查繳了21846磅非法芬太尼,相當於9746千克,要知道,僅僅2毫克芬太尼就可能致人死亡。數據顯示,幾乎90%的非法芬太尼都是人為過境走私,其中一半的走私者更是美國國民自身,根本不是所謂的包裹運輸。美國加州聖地亞哥聯邦檢察官高登就絕望地對NPR表示:「我們幾乎天天都能看到有人攜帶5公斤芬太尼或是10公斤甲基苯丙胺(冰毒)試圖入境,這樣的事情一直在發生。」

即便有這樣那樣的報道、報告和聽證會,揭示有關美國芬太尼問題的真相,但美國政府總想讓中國背這口深不見底的大黑鍋。有共和黨議員宣稱,還有更多的芬太尼「沒有被發現」,而更雞賊的論述則是就算非法芬太尼是從墨西哥流向美國的,「但卻是中國提供了生產芬太尼的化學制藥原料,因此中國要負責任」。這套混賬到家的混賬邏輯就連一向對華不甚友好的【德國之聲】也看不下去了。中國依法依規向全世界出售一樣的化學制藥原料,為什麽只有在美國,非法芬太尼成了一個如此嚴重的問題?【德國之聲】在今年5月的一篇報道中就比較指出,2021年全歐盟因為芬太尼而死亡的人僅有49人;相比之下,自2018年以來,已經有超過25萬美國人因為芬太尼服用過量死亡,2022年甚至到了平均每天死亡200人的地步。在攻擊中國之前,美國是不是更應該先檢討一下自身的醫療結構體系、毒品文化和對成癮患者的治療方法等等?

說到這裏,我就想到2020年美國【理性】雜誌曾刊登的一篇文章【為什麽你不應該相信政治人物聲稱80%的藥品來自中國】。作者在文章裏就提到,無論是非法藥物輸入,還是合法藥物進口,華盛頓的政治人物總喜歡將矛頭指向中國,在對真實數據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談論所謂中國將藥物「武器化」來「危害美國人的健康」,這正是使用誤導的方式來渲染民粹主義焦慮,制造兩國之間的對立情緒。而從芬太尼到收緊「小額豁免」,其實都是同一套邏輯。

直新聞: 那您認為這次拜登政府敲定加征301關稅,最終的著眼點是什麽?

特約評論員 張思南 美方此次對華加征301關稅,並不是在算經濟賬,而是在算政治賬,還是出於民粹主義敘事。當地時間9月13日,美國眾議院負責貿易、稅收等事務的籌款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眾議員傑森·史密斯就嘲諷道,他為拜登感到「自豪」,因為「模仿就是最高形式的奉承」,拜登要求加征301關稅表明了「民主黨對於共和黨強硬貿易政策的支持」。

很明顯,拜登也好,正在和川普苦戰的哈裏斯也好,民主黨人看重的實際上是共和黨人手中的「民粹主義牌」,民主黨需要,也必須向川普學習,把自己打造成美國本土制造業和產業工人乃至是整個美國社會的利益捍衛者。那如何體現捍衛者的形象呢,民主黨就要給美國社會指明一個「敵人」,一個看起來很可怕、聽起來很危險,但實際上又有一定操作斡旋空間的「敵人」。所以我在之前的評論中說過,這次加征的301關稅,拜登政府實際上很雞賊,涉及的商品價值在180億美元左右,相較於2023年美國自中國進口的4270億美元總值這個數位比起來,似乎並不大;但拜登放出去的話可是「絕不允許因為中國產品的湧入而讓美國工人失業」「只要公平競爭,美國工人和企業就能勝過任何競爭對手」。

更有意思的是,此次加征的301關稅在技術細節上還是「分期」進行的,與電動汽車相關的部份產品關稅自9月27日起生效,而其余商品的額外關稅將於2026年1月1日生效。

我們能看到拜登、哈裏斯乃至整個民主黨當前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一方面他們要和川普鬥狠,鬥誰在中國面前更強硬,就像川普放話要對中國征收60%的普遍稅,徹底拋棄自由貿易原則;而民主黨人也要比狠,但不同於在野可以無負擔放狠話的川普,哈裏斯和拜登現在是執政的,廟堂之上的他們如果只放狠話會被認為是誇誇其談,反而是減分項;但另一方面,無論是受到中國反制的壓力,還是美國國內制造業集團這些大金主的壓力,拜登和哈裏斯又不能真把事做絕。那他們怎麽辦呢?所以我們看到民主黨現在正用一種「分期進行、延後兌現」的方式和中國打貿易戰,或者應該說是,和選民們打心理戰,實際上著眼的還是即將到來的11月大選。他們等於是在向選民們承諾,只要能選贏,持續執政的民主黨政府會在對華關稅問題上給出「答案」;如果沒選上,這個承諾也就自然不存在;而如果選上了,關稅如何加征,稅率如何界定,其中有何技術性豁免程式,又有一年的時間去充分運作,最終會給出什麽答案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作者丨張思南

編輯 | 楊穎

審校 | 楊勇剛、曾子瑾

監制 | 李璨

排版 | 陳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