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環球網報道,11月29日,中俄兩國空軍在日本海相關空域組織實施空中戰略巡航,這是自2019年以來,兩軍組織的第九次空中戰略巡航,目的是有效檢驗提升兩國空軍的聯合訓練和行動能力。
在這次戰略巡航中,中國出動了新型的轟-6N戰略轟炸機,特別引人矚目,因為該機型首次公開是2019年國慶70周年閱兵,這次是時隔5年再次露面,而且一露面就出現在聯合戰略巡航之中,顯示該機已經生成作戰能力。
從外觀看,該機和轟-6K最明顯的區別就是機頭部位有一根空中受油桿,具有空中加油能力,而實際上轟-6N在轟-6K的基礎上改進計畫遠不止空中加油能力,如果說轟-6K是對轟-6平台的深度挖潛,那轟-6N則可以說是終極挖潛。
據觀察者網等的報道,該機將轟-6系列的腹部彈倉也改為了半埋掛架用於掛載大型空射飛彈,無人偵察機等載荷,飛控系統由機械液壓飛控改成數位電傳飛控,操縱效能更好,機載雷達和電子系統也全面升級換代,作戰能力大為增強。
戰略轟炸機首先是飛得必須遠,轟-6K換裝渦扇發動機後,最大航程從老轟-6的5000多公裏提升到8000多公裏,當然這是在理想掛載狀態下,如果掛載達到12或15噸最大載彈量,那最大航程就會縮短。而戰略轟炸機門檻可以說就是要掛彈飛行狀態下超過10000公裏航程,所以轟-6N透過空中加油,就能夠邁過這個門檻。大家都知道,戰略轟炸機執行任務經常要進行多次空中加油,美俄兩國的也不例外,所以,具有空中加油能力的轟-6N是具有質的提升的一型戰略轟炸機,在傳說中的轟-20之前,它是中國最強的空中戰略力量。
戰略轟炸機的第二點,那就是它掛載的武器威力大,大到能影響戰略層面。珠海航展中,我們看到轟-6K面前擺放的空地飛彈,撒布器等等,這都是戰術層面的武器,而機翼下掛載的空射彈道飛彈,以及我們在轟-6K空中巡航狀態的照片中看到的機翼下掛載的巡航飛彈,這些射程2000公裏左右,結合轟-6K的作戰半徑,能達成5000公裏左右打擊能力的武器,只能說具備一定的戰略意義。而轟-6N機腹部位的半埋掛架,則能夠掛載大型空射飛彈,而且很可能是高超音速飛彈,突防能力更強,射程更遠,威力更大,結合可以空中加油的轟-6N的作戰半徑,那就妥妥的具備戰略意義了。
有人說,那腹部半埋掛架只能掛一枚彈,太少了。網上有句名言,「不怕轟-6掛得多,就怕轟-6掛一顆」。現在早已不是什麽地毯式轟炸的年代了,一顆更頂用,一顆比幾十顆更能讓對手冷靜下來,那就是戰略威懾能力。
所以說,轟-6N的亮相是中國的空基戰略力量的一次重要展現,這次戰略巡航,我方就出動了運油-20大型空中加油機,電子戰機和護航的殲-16戰機等機種,可以說是成體系出動,一整套的巡航演練,也是中國空基戰略作戰體系形成的標誌。
編輯: 李蘇寧
視訊編輯: 馬盈盈
責編: 方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