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上海國際仲裁中心和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簽署合作備忘錄,為企業出海保駕護航

2024-09-04社會
9月3日下午,由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仲裁中心)、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和常設中國建設工程法律論壇主辦的「PPP語境下的爭議解決:聯合國貿法會的建議與中國的實踐」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所謂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是一種公共部門與私營部門之間的合作模式,旨在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具體來說,社會資本承擔設計、建設、營運、維護基礎設施的大部份工作,並透過「使用者付費」及必要的「政府付費」獲得合理投資報酬。政府部門則負責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價格和品質監管,以保證公共利益最大化。
「PPP模式在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但也面臨周期長、風險多等挑戰。」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副會長、上海國際仲裁中心副主任馬屹提到,聯合國貿易法委員會2019年釋出的PPP示範法和立法指南為各國PPP相關立法提供了借鑒。仲裁具有中立性、專業性和非公開性等優勢,上海國仲已化解了一批PPP領域糾紛。他認為,各方應該加強合作,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優質的仲裁法律服務。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是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工程類投資及相關服務企業組成的全國性行業組織,其副會長辛修明認為,當前中國企業在全球工程建設市場影響力增強,業務模式向投建營一體化轉型。國際工程業務蓬勃發展的同時,企業面臨的爭議糾紛也在不斷增多,特別是PPP計畫,爭議解決的需求量不斷提高。商會也致力於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推動爭議解決。
聯合國貿法會立法部門負責人、貿法會首席法律官Jose Angelo Estrella- Faria指出,近年來,私營基建開發由多因素推動形成趨勢,這要求PPP計畫有更加靈活高效的爭端解決機制,以應對新風險。對此,他分享了貿法會2019年的新設法律工具,包括爭議解決機制相關的PPP指導原則。
研討會上,上海國際仲裁中心和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根據備忘錄的安排,雙方將就仲調結合、推廣交流、人才互通與海外合作等開展專項工作,為中資企業海外工程建設風險防範和爭議化解保駕護航。
欄目主編:王海燕
本文作者:劉雪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