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年末「存款搬家」現象凸顯,銀行明降利率暗中花式攬儲,理財規模守住30萬億元吃勁

2024-12-20社會

臨近年末,銀行存款利率調整仍在持續,不過,在多數中小銀行紛紛跟隨大行步伐進行「降息」之時,也有些農信社、村鎮銀行逆勢上調存款利率。

部份中小銀行逆勢上調存款利率

12月8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近期,已有滎陽農商行、禹州市農村信用社、輝縣珠江村鎮銀行、汾西縣太行村鎮銀行等多家銀行對存款利率進行調整,其中,多家銀行針對起存金額1萬元以上的存款進行利率上調。在分析人士看來,年末為銀行攬儲的關鍵時節,部份銀行有動力在此時上調存款利率來招攬客戶,但提高存款利率會進一步擡高銀行負債成本,不利於穩定凈息差,預計未來存款「降息」仍是主要趨勢。

在利率整體下行的背景下,不乏部份中小銀行「逆勢」上調存款利率。以滎陽農商行為例,該行釋出公告稱,自12月7日起,起存金額1萬元的存款,3個月、6個月、1年期、2年期、3年期的利率分別上調至1.15%、1.35%、1.8%、1.8%、2.05%。

「昨天對1萬元以上的存款利率進行上調,之前1年期、3年期的存款利率均為1.65%,2年期是1.55%,1年期利息比較高,更推薦儲戶選擇1年期的存款」,滎陽農商行營業網點人員表示,上調存款利率主要是為了年末吸收存款。

無獨有偶,禹州市農村信用社近期也對1萬元起存的部份存款利率進行調整,3個月、6個月、1年期的存款利率分別為1.15%、1.35%、1.66%,10萬元起存的1年期存款利率則進一步上調至1.71%。

禹州市農信社營業網點人員表示,此次存款利率上調主要針對的是1萬元以上存款,1萬元以下還是按照之前的利率執行,3個月、6個月、1年期利率分別為0.9%、1.15%、1.3%。

對於部份中小銀行年末上調存款利率的原因,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中小銀行在市場上的份額相對較小,為了吸引更多存款,可能會采取高利率策略,與大型銀行形成差異化競爭。而年末是銀行攬儲的關鍵時節,部份銀行有動力在此時上調存款利率來招攬客戶。而設定起存金額門檻可以吸引較大額存款,且較大額存款的客戶往往對利率更為敏感,透過提高利率可以更有效地吸引這部份客戶。

雖然部份銀行針對起存金額1萬元以上的存款進行利率上調,但整體來看存款利率仍在下行。

例如,西安高陵陽光村鎮銀行12月5日起調整儲蓄存款掛牌利率,整存整取定期存款相較於6月12日均有所下調,其中,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分別為1.85%、2%、2.25%、2.25%,較此前下調30個基點、65個基點、75個基點、105個基點。

「銀行調整存款利率需要綜合考慮存款市場供需、負債能力與經營情況等」,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份析師周茂華認為,部份中小銀行調降存款利率,主要是跟隨大行進行存款利率調整,對存款產品進行重定價,以穩定負債成本,緩解凈息差收窄壓力,進一步拓展銀行讓利實體經濟空間。

自2022年4月起,存款「降息」通道開啟,此後,全國性銀行分別於2022年9月、2023年6月、2023年9月、2023年12月、2024年7月、2024年10月集體下調存款掛牌利率,並陸續帶動地方銀行跟隨「降息」。

國有銀行「領銜」、股份制銀行迅速跟進、地方銀行陸續追隨,已成為存款「降息」的常規節奏。對於後續存款利率趨勢,周茂華認為,存款利率調整空間與存款利率相對收益水平、市場供需、銀行經營狀況和能力等方面有關。目前國內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市場流動性充裕,市場利率維持低位,存款市場存在結構失衡,存款利率仍有一定調降空間;但存款利率與市場利率差距大幅收窄,存款產品價效比下降,隨著市場情緒回暖,市場利率回升,部份銀行可能面臨存款搬家壓力。

銀行推福利活動花式攬儲獲客

在存款利率進一步下調、「存款搬家」現象凸顯的情況下,對於部份銀行而言,攬儲壓力越來越大。不過,【證券日報】記者近日走訪發現,為吸引和穩定存款,不少銀行密集推出相關福利活動,包括存款送積分、存款送旅遊等。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利率不斷走低的背景下,面臨凈息差走低壓力,銀行應認識到「送禮攬客」不是長久之計,更不能過度依賴。銀行只有練好內功,才能實作業務的長遠發展。對銀行而言,需要進一步加強客戶關系管理和服務,進一步轉變存款經營理念,推動費用驅動型存款、成本驅動型存款向結算驅動型、業務驅動型存款轉型。

近日,北京銀行推出的「樂享盛夏京行有禮」資產提升活動提出,在9月30日之前,若該行受邀客戶本月日均資產較上月分別提升5萬元、10萬元、20萬元,次月可按提升檔次領取28元、48元、68元微信立減金。「本月日均資產提升5萬元或以上,也就是需要您從他行轉入或直接存入我行相應數額的存款。」該行相關工作人員介紹。

「我行最近推出資產提升活動,只要當月日均資產滿足一定要求,可以獲得相關的獎勵,另外600萬元以上的新資金購買存款產品還可以申請旅遊等。」平安銀行北京分行某支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該行會根據客戶入資情況以及購買產品的情況,給客戶做相關的推薦活動。

興業銀行北京分行某支行理財經理對記者表示,只要購買該行三個月以上的存款產品,根據轉入資金不同,對應的禮品也不同。如新增10萬元可領取京東卡或加油卡或超市代金券,新增20萬元可領取京東卡或實物禮品等等。「轉入的資金越多,對應的禮品也就越好。」該理財經理說。

同時,不少農商行也推出存款送禮活動。例如,句容農村商業銀行近期推出存款返積分的行銷活動。活動規則顯示,「從7月26日到9月30日,在我行任意網點或透過手機銀行自助辦理定期存款業務。我行為兩年期以下定期存款(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兩年)配備積分,每萬元贈送積分1250個,存款余額不足萬元則按比例贈送積分。存款成功後,積分將自動計入您的個人帳戶。積分可用於任意合作商戶兌換禮品。」

業內人士認為,銀行密集推出存款相關福利活動與利率持續下行有一定關系。近日,多家銀行存款利率進一步下調,同時「存款搬家」現象凸顯。中國人民銀行釋出的數據顯示,7月份單月,人民幣存款減少8000億元。其中,居民存款縮減了3300億元,企業存款縮減了1.78萬億元。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部份銀行透過福利、禮品吸儲與獲客,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存款利率下調導致吸儲壓力增大。隨著存款利率的持續下調,存款產品的吸重力有所減弱,導致部份客戶將資金轉移至收益更高的投資渠道,如銀行理財、基金等。為了應對「存款搬家」現象,銀行需要透過福利活動來增強存款產品的吸重力。二是市場競爭加劇。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銀行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為了在市場中保持競爭力,銀行透過推出禮品和福利活動來吸引更多的客戶並穩定存款規模。三是客戶忠誠度提升:透過贈送禮品和其他福利,銀行希望不斷夯實客戶基礎,增加客戶黏性,減少客戶流失。

業內人士表示,以福利、禮品吸引儲戶存款有「高息攬儲」之嫌,勢必增加部份銀行負債成本,不是長久之計。

銀行應如何繼續穩定存款規模,提升攬儲競爭力?杜陽建議,一是加強客戶關系管理。透過精準行銷和客戶細分,提供個人化的服務和產品建議,增強客戶黏性。二是提升數位化服務體驗。增強銀行數位化平台的功能,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線上存款和管理服務,吸引並留住對數位化體驗有高需求的客戶群體。三是實施長期激勵措施。銀行可以考慮透過提供長期激勵措施,如積分兌換、現金返還、增值服務等方式,鼓勵客戶長期保有存款。四是加強金融教育。透過金融教育活動,提高客戶的財務管理能力和風險意識,引導客戶理解並選擇適合他們的存款產品。五是構建多元化的客戶價值體系。透過與其他生活服務平台或企業合作,推出跨行業的聯合行銷活動,為客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從而提升客戶的綜合體驗和滿意度。

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楊海平建議,商業銀行要進一步轉變存款經營理念,推動費用驅動型存款、成本驅動型存款向結算驅動型、業務驅動型存款轉型。抓住政務場景、生產場景、生活場景加快數位化行程的契機,積極布局開放銀行業務。跟蹤數位政府建設行程,適時介入,搶占數位化場景的埠。抓住企業客戶升級財資管理體系、流動性管理,以及推進產業數位化的契機,大力發展交易銀行業務;積極搶占個人客戶數位化生活圓心地位,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帳戶的活躍度。構建特色化、體系化的增值服務體系,提升服務水平,增加存款沈澱。

存款市場暗潮湧動

前腳剛調降存款利率,後腳就推出高息存款產品攬儲——這一看似矛盾的現象,正在銀行業上演。

近期,上海證券報記者註意到,多家全國性大型銀行在降息尚未滿月之際,推出針對不同區域或主題的特色存款產品,利率可達2%以上,較掛牌利率上浮超50個基點。

「這是銀行根據市場形勢變化,靈活采取的應對策略。」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降息潮推動更大規模存款向理財「搬家」,導致銀行面臨攬儲、留存客戶等難題。如何提升負債管理能力,愈發考驗銀行的經營智慧。

「存款特種兵」再現:伴隨銀行開啟新一輪降息潮,部份儲戶再次化身「存款特種兵」,跨區域尋找高息產品。

「最近發現有銀行針對不同區域推出了特色存款產品,我準備看看周圍城市有哪些更高利率的產品,打算周末過去存錢。」在上海從事程式設計師工作的付明(化名)告訴記者。

記者梳理發現,雖然目前多家大行的1年期、2年期、3年期整存整取存款掛牌利率已降至1.35%、1.45%和1.75%,但不乏年利率2%以上的特色存款產品。

農業銀行就根據不同區域設定了特色存款產品。比如,2024「金穗銀利多定期存款」043號5年期存款產品利率2.20%,起存門檻為5萬元;2024「金穗銀利多定期存款」廣東0050號3年期存款產品利率2.15%,起存門檻為1000元。工商銀行的定期定量存款產品「月月存」也有較大利率優惠,3年期利率達到2.15%,起存金均為1000元。招商銀行特色存款產品「月月存」顯示,1年期、3年期年利率分別為1.85%和2%。

除了特色存款產品,也有大行積極發售大額存單攬儲,利率優勢明顯。7月底,中國銀行發售2024年第一期個人大額存單,其中,3年期特定客戶年化利率為2.15%,5年期特定客戶年化利率為2.2%,起點金額均為人民幣20萬元。

降息後面臨攬儲等難題:為何剛剛降息,銀行又推出高息存款產品?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因為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後,推動更大規模的存款向理財「搬家」,銀行攬儲和留存客戶的難度也在提升。

根據普益標準數據統計,截至7月30日,存量理財規模為29.62萬億元,較6月末28.52萬億元存續規模擴張1.1萬億元,其中超九成規模為固定收益類產品。

在存款流失的背景下,銀行適時推出特色產品,主要就是為了應對攬儲壓力。「降息後,銀行雖然降低了負債成本,但也面臨存款‘搬家’現象強化,存款定期化趨勢延續等新的壓力和挑戰。」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向記者表示,銀行提供優惠利率,可以增加資金來源,應對攬儲壓力,保持市場競爭力。

銀行也希望吸引和保留優質客戶資源。「針對特定人群或特定存款方式設定優惠存款利率,是銀行攬儲策略的一部份。」融360數位科技研究院分析師艾亞文認為,透過提供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利率,可以吸引對利率敏感的儲戶,尤其是那些擁有大量資金的個人或企業。

不過,存款掛牌利率下調至‘1’字頭後,又推出2%以上的定存產品合理嗎?「存款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建立以來,銀行基於掛牌利率在自律機制上限框架內對存款實際執行利率進行適當浮動,是市場行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告訴記者,在調降存款掛牌利率後,部份銀行在分行推出區域專享式存款產品,並上浮存款利率也是市場化選擇。

求解負債管理「最佳化術」:上述看似矛盾的現象背後,反映了銀行在壓降成本和吸引存款之間的權衡。這不僅考驗銀行的負債管理能力、經營智慧,更關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永續性。

「降低存款掛牌利率和推出特色產品高息攬儲,二者都是銀行根據市場形勢變化靈活采取的應對策略,並不矛盾。」婁飛鵬向記者表示,降低存款掛牌利率主要是降低負債成本,穩定凈息差,以提高支持實體經濟的永續性。

婁飛鵬認為,在存款掛牌利率調降之後,銀行面對市場實際情況,上浮存款利率是為了提高在區域市場吸收存款的競爭力,穩定銀行負債,並且是在特定區域或者是主題存款,不會全面提高銀行負債成本。

除了推出特色存款產品外,記者采訪獲悉,多家銀行正在努力求解負債管理「最佳化術」,透過多項業務協調,不斷鞏固存量客戶,挖掘潛在客戶,提高負債來源的穩定性和多樣性。

「我們正適時推出不同期限的存款產品組合,透過存款結構改善及定價下調,共同推動存款付息成本最佳化。接下來還要緊跟市場利率走勢,整合行內外資源,拓寬優質存款來源,持續最佳化負債結構。」一家城商行人士告訴記者。

理財規模守住30萬億元吃勁

11月,理財規模實作增長,再度站上30萬億元大關。然而,近期年末效應有所顯現,銀行攬儲壓力加大,理財規模開始回落。同時,監管部門要求理財公司不得透過違規手段自建估值模型以平滑產品凈值波動,理財產品凈值波動料加大,加之債牛行情能否持續面臨不確定性,這些因素共同對理財市場的規模產生了擾動。

資金回表壓力顯現: 臨近年末,理財資金回表壓力顯現。據華西證券研究所測算,12月9日至13日,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環比減少1359億元。其中,回表壓力主要作用於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其次是長期限固收類理財產品。最短持有期固收類理財產品規模維持正增長。

「隨著年終臨近,理財規模降幅可能會進一步加大。往後看,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規模難以回升。據理財產品三季報披露的數據,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34%的倉位為現金及銀行存款(穿透後)。在兩項存款自律倡議出台後,1.5%的7天期逆回購利率逐步成為非銀活期存款利率的新中樞。隨著同業存款利率逐步壓降,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收益率會進一步走低,規模增長動能將繼續減弱。相反,申贖同樣靈活、收益率相對較高的短期限固收類理財產品或更受青睞。」華西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郁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上周,有理財公司收到監管部門通知,要求不得透過違規手段自建估值模型以平滑產品凈值波動。某理財公司人士告訴記者:「監管部門傾向於理財公司使用中證、中債等第三方估值。未來理財產品與公募基金的監管差異將逐步減少,銀行理財將直面凈值波動。」一直以來,理財公司致力於減小產品凈值波動,為此采取了多種手段,包括套用收盤價估值法、自建估值模型以及運用信托平滑機制等,這些措施有效減小了固收類理財產品的凈值波動,使其波動振幅普遍小於債券型基金。

業內人士表示,完成整改後,固收類理財產品凈值波動可能會加大,這將對理財產品規模產生一定影響。「預計明年上半年理財公司將完成存量整改,實作固收類理財產品‘債基化’。整改完成後,固收類理財產品凈值波動將加大,或帶動理財規模的波動加大。」華源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廖誌明說。

「短期內理財公司可能會與監管部門進行溝通,確定具體整改方案。在此期間,影響相對有限。待方案確認並落地後,理財產品的波動將變大,理財產品真凈值化轉型將加速。」華寶證券資深銀行理財分析師張菁表示。從產品型別來看,自建估值模型整改將對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日開型固收類理財產品、最短持有期較短的理財產品影響較大。此外,以往理財公司透過特定時點釋放收益以「攬新上量」的策略難再實施。鑒於這類策略主要聚焦於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完成整改後,預計相關理財產品規模將進一步下降。

據了解,自建估值模型與中債、中證等第三方估值服務的核心區別在於,前者強調減少市場因素的影響,突出現金流因素的影響;後者則側重於參考一級市場發行價格和二級市場成交價格,市場因素在估值中占據較大比重。此前,理財公司探索自建估值模型主要聚焦於二級資本債和永續債的估值計算。

某股份行理財公司固收部負責人告訴記者,監管部門叫停理財公司透過違規手段自建估值模型以平滑凈值波動的行為,將有助於提高貨幣政策的傳導效率。「如果自建估值模型被廣泛套用,由於其相較第三方估值減少了市場因素的影響,可能導致債市對政策利率調整的響應不及時。」

又見30萬億元規模: 據多家券商研究所測算,11月理財產品規模大增,再度突破30萬億元。據華西證券研究所測算,11月理財產品規模環比增加3371億元,至30.11萬億元。據華源證券研究所測算,11月理財產品規模環比增加0.42萬億元,至30.2萬億元,且增量以固收類產品為主。

「今年11月的理財產品規模增量高於過去三年同期的平均增量。」廖誌明表示,11月理財產品規模超季節性增長主要有三點原因:一是信用債行情較好,固收類理財產品收益率較高,吸引資金凈流入;二是股市震蕩,部份觀望資金重新配置理財產品;三是10月中下旬以來,多家銀行大幅下調了定期存款利率,在比價優勢下,固收類理財產品實作規模增長。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也表達了類似觀點:10月中下旬以來,多家銀行大幅下調定期存款利率,股市震蕩加大。與此同時,理財產品市場表現趨穩,尤其是固收類理財產品收益率較高,部份資金便由存款市場和股市流向了理財市場。

從結構變化看,固收類理財產品貢獻了主要增量,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規模微降。以華西證券研究所數據為例,11月最短持有期型理財產品規模領漲,環比增加3190億元,且主要為1個月以內的短期限產品;其次是日開型固收類理財產品,環比增加1474億元;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規模則呈下降態勢,環比減少910億元。

對於固收類理財產品規模增長、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規模下降的原因,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是當前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7日年化收益率已降至1.7%左右,而純固收類理財產品得益於債市行情亮眼,11月平均年化收益率較上個月上升1.3個百分點,至3.9%。「截至12月1日,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為1.64%,存款自律倡議落地後,預計貨幣市場資產收益率將顯著下行,隨著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配置的存量貨幣市場資產逐步到期,其收益率將進一步下行。」劉郁表示。

此外,相較長期限固收類理財產品,短期限固收類理財產品成了提升規模的主要抓手。

劉郁認為,在股市波動加大的背景下,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會更重視資金申贖的靈活性,傾向於投資短期限理財產品,以便擇機進入權益市場。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同樣偏好選擇資金釘選期限偏短且收益穩健的產品,因此短期限理財產品受到投資者青睞。

債牛行情對規模形成支撐: 得益於債牛行情,11月固收類理財產品業績表現亮眼,助推固收類理財產品規模上升。12月以來,債牛行情加速演繹,債券收益率大幅下行,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1.72%,3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在2%附近徘徊,信用債行情略微滯後。業內人士預計,後續信用債利差將跟隨利率債行情縮小。此外,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債牛行情短期內難言結束,若理財產品凈值穩步增長,則理財產品規模變動將主要受到年末資金回表因素擾動。

一方面,自建估值模型整改短期內對債市的影響較小。「理財產品持有利率債的倉位比例較低,理財公司行為對利率債影響很小,對信用債影響更大。由於二永債波動大、低評級信用債流動性弱,整改時理財公司可能會首先減持這兩類券種。此外,受到流動性、稅收、銀行資本占用等限制,市場上承接這部份資產的力量相對有限,短期內可能會因供過於求導致相關資產價格調整。如果這些資產價格調整振幅較大,影響可能會從信用債蔓延至流動性較好的利率債,不過參考往期以理財行為為核心的債市調整,利率債受到的波及往往不明顯。拉長時間來看,利率債等流動性較好的資產,可能迎來更多的配置與交易需求。」劉郁說。

另一方面,年末債市或有短期波動,但債牛行情難言結束。「本輪債券收益率下行的起因是對地方債供給的擔憂逐漸緩釋、同業存款利率壓降,但市場利率沒有明顯‘脫錨’。基於中性利率理論,當前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處於合理區間,同時債券收益率已反映了部份2025年的貨幣寬松預期。不過,需關註央行根據債市行情做出的進一步引導和預期管理。」天風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孫彬彬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獲悉,12月18日上午,央行約談了本輪債市行情中部份交易激進的金融機構,其中包括理財公司。央行要求金融機構密切關註自身利率風險,提高投研能力,加強債券投資穩健性;依法合規開展投資交易。多位理財公司人士表示,此舉旨在適度控制債券收益率過快下行,防範風險。從長遠來看,對債市持樂觀態度,固收類理財產品收益率仍將具有吸重力。

極目新聞綜合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日報、北京商報

(來源:極目新聞綜合)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套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