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居家養老怎麽看病?離家近、能上門,不一定非得大醫院

2024-04-28社會

醫療是老年人的剛需。由於看病吃藥已經成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醫療服務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養老機構,老年人醫療方面的需求可以透過「醫養結合」的模式來滿足;對於選擇居家養老的老年人來說,「老有所醫」又該如何實作?

近日,記者在東城區朝陽門街道走訪調查時發現,社群老年人希望的「老有所醫」不一定非得是大醫院。離家近、能上門的社群居家醫養服務,會讓老人更有幸福感。然而,要把社群裏的「醫」和「養」有機結合起來,需要跨過「三道坎」。

調研樣本

「家床+家醫」,行動不便的老人在家也能做體檢

早上8點不到,住在武學胡同的伊龍友老人家裏來了幾位「白大褂」。因為無法下床、行動不便,大方家社群衛生服務站的醫護人員這天特地上門來為老人做體檢。

朝陽門街道推出「家床+家醫」服務,讓行動不便的老人在家也可以做體檢。

伊大爺今年78歲,是一位養老家庭照護床位簽約老人。因為重度殘疾和嚴重的肺病,老人的體重只有幾十斤,雙腿瘦得皮包骨,不但走不了路,就連從床上坐起來都要靠人幫忙。因為這個原因,他多年沒去醫院做過體檢了。讓他沒想到的是,朝陽門街道的「家床+家醫」服務,讓他在家裏就做上了體檢。

「大爺,挺好的哈,雙側血壓都正常。」社群醫生李爽的一席話,給老人吃了定心丸。雖然是在家裏體檢,但計畫和在醫院並沒有什麽太大區別。除了B超等影像檢查外,心電圖、血常規、尿常規、物理檢查等計畫都可以在老人家裏完成。

「我們都是簽約的‘家庭醫生’,對社群老年人的情況也比較熟悉。」李爽介紹,每次上門體檢,他們一般是3個人,1名醫生和2名護士。之所以需要這麽多人手,是因為醫護人員要背著心電圖機、血壓計等裝置上門,人少了背不動。除了上門體檢,醫護人員還會為老人提供護理和健康指導等服務。

65歲以上老人免費體檢,是北京常住老年人享受的一項「福利」。然而,對於重度失能、重度殘疾等行動不便的老人來說,這樣的福利卻不是誰都能享受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朝陽門街道推出「家床+家醫」服務,由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為簽約家庭照護床位的老人提供「醫養結合」服務包,把這部份老人的健康真正「管」了起來。

社群醫生的服務細致認真,讓伊大爺非常滿意。老人感慨,自己退休金不高,老伴也有病,除了吃飯,最大的消費就是看病吃藥。不過,由於行動不便,他對去大醫院並不怎麽「感冒」。「大醫院太大了,繞來繞去就繞暈了,還得讓別人幫忙。還是在社群好,費用不高,看病拿藥也方便。」

老人為何偏愛社群醫院?離家近 不排隊 藥還全

說起社群醫生,家住祿米倉東巷的張學富老人也贊不絕口。張學富老人因為腦梗,失去了勞動能力。禍不單行,因為心臟不好,老人還做了支架手術,長期需要服用降壓藥。

「社群醫生對我幫助很大,有求必應,還特別貼心。」原來,張學富老人之前吃的降壓藥是每粒25毫克的,後來藥品換了包裝,成了每粒50毫克,每次吃藥都得掰著吃,特別不方便。社群醫生李爽知道後,馬上就給他送來了切藥器。

「別看它不大,但是挺管用。」老人感慨地說,論細致,還是社群醫生細致。有事了,在微信群裏說一聲,問題就能快速得到解決。從這一點來看,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社群衛生服務站要比大醫院方便得多。

在朝陽門社群衛生服務中心,71歲的呂德慧老人半個月就要來開一次藥。呂大媽家住東華門街道的韶九胡同,並不是朝陽門街道的居民。「這裏離家近、不排隊、態度好,藥還特別全!」正是因為這家社群醫院,她堅定地認為,居家養老也可以「安全無憂」。

呂大媽說,雖然自家周邊的大醫院不少,但她很少去,一有不舒服的情況還是會來這裏。老人指著手裏的全科號說,大醫院好是好,但是對老年人來說太不方便。「掛個號就要跑上跑下,不知道要多少趟。來社群醫院,掛個全科號就都解決了!」

朝陽門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黃麗萍介紹,目前中心及下設站點每天的門診量為五六百人。其中80%以上都是老年人。目前,朝陽門街道已基本實作家庭醫生簽約全覆蓋,為社群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檔案,從而能夠為老年人提供更加系統的健康服務。依托醫聯體轉診機制,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建立了轉診的綠色通道,方便患者到協和醫院、北京醫院等三甲醫院就診。此外,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還建立了老年護理中心,共設有30張床位,備受老年人歡迎。

居家醫養的瓶頸在哪裏?數據、資源、人才「三道坎」

為了讓社群居家老年人「老有所醫」,朝陽門街道今年推出「社群居家醫養服務模式」。街道居家養老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社群居家醫養服務」重點面向因失能失智、術後恢復、疾病晚期等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需要養老機構或醫療機構養老照護的老人提供服務。

根據這一模式,街道整合了機構養老床位、養老家庭照護床位、臨時托養床位以及醫療衛生機構的床位,透過開設醫養聯合體綠色通道,推出了「三床+一床」流轉服務,實作醫療、康復、護理與養老的無縫銜接。例如,在醫療床位的老人病情有所好轉後,可以流轉到轄區內的養老照護中心進行康復;反之,養老照護中心的老人如果病情加重,也可以順暢地轉運至醫療機構住院治療。

針對簽約了養老家庭照護床位的老年人,街道推出「家床+家醫」綜合服務,整合家庭照護床位與家庭醫生,推出「醫養結合」服務包,重點幫助重度失能老年人解決醫療方面的服務需求。

社群居家醫養服務的模式,實作了社群層面的「醫養結合」,社會反響不錯。然而,這種模式目前仍屬於街道層面的「大膽嘗試」。想要真正實作「醫養結合」,需要跨過三道坎。

首先是數據坎。雖然街道掌握著家庭照護床位、失智失能老人數量等養老數據,但轄區老年人的健康數據、用藥數據等,則是由衛健部門、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掌握。目前,養老數據與醫療數據尚未互聯互通。而這,正是社群「醫養結合」的基礎。

第二道坎是服務資源匱乏。在社群,上門診療服務目前主要由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承擔。由於社群老年人眾多,醫護人員人手有限,亟需有資質的機構參與。

第三道坎是人才坎。在床位流轉和「家床+家醫」服務中,由於面對的多是失能失智的老人,具備專業知識的醫務社工的缺口比較大。這是社群「醫養結合」面臨的「人才坎」。

可見,突破社群「醫養結合」瓶頸,需要數據互聯互通,需要專業的人才隊伍,還需要社會化的服務支撐。

智庫點評:「醫養結合」要把「醫」和「養」打通

王謙(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會長)

「醫養結合」,簡單概括,既包含「養」,又包含「醫」。

社群的「醫養結合」,是以老年人為中心,以家庭為中心。調查數據顯示,在北京,選擇居家養老的老年人占99%以上。絕大部份老年人希望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裏養老,自然也希望在熟悉的環境裏接受醫療服務。如果老人在家裏,或者是在社群能夠方便地獲得醫療服務,意義是非常大的。

比如,有的社群衛生服務站可以為老人免費煎藥,可以上門為老人換尿管。這些事看似很小,但是它能給老年人帶來最直接的幸福感、獲得感,是大醫院無法比擬的。近年來,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基層診療服務也在不斷提升,為社群居家養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朝陽門街道正在做的嘗試,就是在基層把「醫」和「養」打通,利用好社群的各種資源,在基層社群服務好老年人。但這種打通不是簡單的打通,必須要因地制宜,不違反規律,實作醫療資源和養老資源的有效對接。這樣,才能取得「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調研數據

過半數老年人在掛號、交費、拿藥等環節遇到困難

朝陽門街道轄區面積1.24平方公裏,包括朝內頭條、朝西社群、禮士胡同、演樂社群、內務社群、史家社群、竹桿社群、新鮮社群、大方家社群9個社群。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街道常住人口30473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7835人,占總人口的25.7%,80歲以上老年人1922人,占2.45%,人口老齡化問題相當嚴重。街道獨居、空巢、計生困難、特困老人477人,占全部老年人的6%。

根據【北京市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調研報告】,在醫療服務方面,71%的老年人認為就醫很方便或比較方便,21.8%的老年人認為不太方便,其余7.2%認為不方便。關於就醫不便利的主要原因,55.5%的老年人會在掛號、交費、拿藥等環節遇到困難,17.1%因無人陪同就醫難,而因交通不便(13.9%)和上下樓不便(13.5%)導致就醫難的老年人占27.4%。

在醫療服務方面,老年人對陪同就醫需求最旺盛,占比28%,其次是上門看病、代開藥取藥、代掛號,占比均為約18%。在康復服務方面,34.7%的老年人需要此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