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輸血」變「造血」,金融如何支持貧困區「長出」扶貧產業?

2024-02-29社會

貴州黔東南州,雷公山北麓、清水江中遊南岸,坐落著「天下苗族第一縣」台江縣,這裏是貴州貧困發生率最高地方之一。

2018年,這裏有93個貧困村,1440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人口58297人。而灰樹花等食用菌產業的到來,給當地的農民帶來了一條新出路。

目前,貴州萬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貴州萬隆」)是台江縣「數一數二」的食用菌種植企業。但最初,令貴州萬隆負責人吳斯敏最頭疼的是,公司開展業務的第一筆資金從哪裏來?如何打消農戶顧慮投入生產?如何開啟農產品銷路?

記者在調研發現,貧困地區普遍苦於發展何種扶貧產業?扶貧產業如何解決融資難題?如何開啟農產品銷路?

其中,以商業銀行、保險機構為代表的金融機構是助力鄉村振興的核心力量。但金融機構支持鄉村振興,不能是只捐一次款或做一次公益活動的「輸血式」幫扶,最好能探索出一條「授人以漁」的金融扶貧長效機制,打造「造血式」幫扶模式。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指出,「高品質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金融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品質服務」「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位金融五篇大文章」。

而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是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助力高品質發展的具體體現。2023年6月【關於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指導意見】出台。【意見】聚焦做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金融服務、強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金融支持等九大方面,引導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截至2023年11月末,全國涉農貸款余額56.22萬億元,同比增長15.1%。

近期,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前往貴州開展調研,探索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可行路徑。

因地制宜「增收」,發展特色農業產業

「我們當時跑到台江縣,花了一周的時間,開著車滿山跑,把整個縣都跑了一遍,想找一個適合種灰樹花的地方。」吳斯敏是浙江人,在浙江老家時專門從事香菇、木耳、灰樹花等食用菌種植產業。2016年,貴州台江招商引資,吳斯敏便計劃去貴州發展。

灰樹花,俗稱「舞菇」,是食、藥兼用蕈菌,夏秋間常野生於栗樹周圍,其肉質脆嫩爽口,百吃不厭,同時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和很高的藥用價值。「但種植灰樹花很挑氣候和環境,對水質要求也高。」吳斯敏強調。

最後,吳斯敏和團隊選擇了貴州台江縣,國家級森林公園雷公山腳下,「這個地方水質很好,是台江縣飲用水的水源地,很適合種植菌菇。」他說。

平安產險黔東南中支副總經理申揚帆告訴記者,「台江縣是少數民族居多的縣,其中苗族人口占97%以上。我們在前期調研中就發現,這個縣沒有一個成規模的工業企業,農戶大多是零散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勉強維持一家人的溫飽。」

隨著吳斯敏公司的發展,灰樹花種植產量逐年提升。截止2019年,貴州萬隆共生產灰樹花106萬棒,總產值1208萬元。較17年產量增長112%,總產值提升205%。

貴州萬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香菇大棚(記者曹媛/攝)

除吳斯敏在貴州台江因地制宜種植食用菌,貴州望虎屯村也因地制宜引進了陽光玫瑰作為扶貧產業。

「陽光玫瑰以前最早是在日本培育出來的,浪漫紅顏是在我們國內又培育的新品種,市場認可度都比較很高。」貴州望虎屯村支書李萬傑告訴記者,他們調研後發現,台江的土壤也適合種植葡萄。「當時台江有幾戶嘗試種植葡萄,賣的價格是28到35元一斤,市場供不應求。而且新品葡萄的儲藏時間也比較長,甜度比較高,所以我們確定了新品葡萄種植產業。」

據李萬傑介紹,2023年,在老屯鄉望虎屯村精品葡萄采摘羊肚菌種植一體產業園,葡萄產量1.2萬斤,其中陽光玫瑰產量7000斤,浪漫紅顏產量3500斤。

台江縣人民政府公布,「2023年來,台江縣老屯鄉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在望虎屯村把大棚多元立體化發展,葡萄架下種植紫薯和羊肚菌,實作了產業疊加,在皆蒿村透過林下蛋雞養殖和大棚果蔬種植,長灘村千畝油菜種植。」

老屯鄉望虎屯村精品葡萄采摘羊肚菌種植一體產業園一處大棚(記者曹媛/攝)

「輸血」變「造血」,探索金融扶貧長效機制

在選定種植菌菇的地址後,2016年,吳斯敏和團隊在台江縣成立了公司,引進灰樹花和香菇種植,但他們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融資難」,「當時投入幾百萬的自有資金,但是還差一半。公司剛剛成立沒有抵押資產,也沒有流水,根本貸不了款。」

很顯然,金融機構支持鄉村振興,不能是只捐一次款或做一次公益活動的「輸血式」幫扶,最好能探索出一條「授人以漁」的金融扶貧長效機制,打造「造血式」幫扶模式。

記者發現,金融業發力普惠金融,在陸續探索「金融扶貧長效機制」,推出各類金融產品、服務模式支持鄉村振興。 例如,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深圳分行攜手優合集團,推出「冷鏈+」金融服務創新模式,透過依托優合集團在農產品流通領域的網路優勢,對其下遊經銷商在真實貿易中的商流、物流、資訊流和資金流等數據進行分析與驗證,制定「一企一策」方案,為其量身打造產業鏈場景金融服務平台;中國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挖掘深圳農業資源,發揮「產品+服務+客群+產業鏈+科技」綜合優勢,推出專屬融資產品,為農業龍頭企業、「菜籃子」工程企業等區域重點涉農企業及其產業鏈上下遊提供「鏈式服務」。

保險業方面, 如中國人壽持續拓展產糧大縣農業大災保險覆蓋面,2023年提高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主產省產糧大縣的覆蓋面。再如,平安產險推出「平安扶貧保」,後在其基礎上升級為「平安振興保」,運用多種「保險+」方式,延長至農產品加工、儲藏、運輸、銷售、文旅等產業鏈幫扶,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

從貴州萬隆的發展可見「金融扶貧長效機制」的重要性。針對貴州萬隆的融資難題,在黔東南州州委州政府推薦下,他們跟平安產險對接,共同探索推出了「台江模式」。

「台江模式」是否是一個有效的金融扶貧長效機制?據申揚帆介紹,首先在前端,平安產險聯合政府、當地銀行簽訂合作協定,平安出具借款履約保證保險,為企業進行貸款保證,解決了企業流動資金以及農戶購買菌棒的啟動資金,農戶可以從企業預先領取菌棒,實作「見貨不見貸」,同時平安還進行貼息、解決企業前期經營困難問題。

在中端,平安透過捐贈食用菌種植保險以及價格指數保險,解決食用菌種植過程中的風險保障問題。在後端,簽訂保底回收協定,企業對農戶食用菌進行保底回收,確保農戶收益,同時加上平安消費扶貧拓寬企業銷售渠道以及產品宣傳,提升企業行銷額,形成閉環持續的發展。

基於上述模式,記者發現,目前在貴州萬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工作的農戶初步形成了四類收入渠道:一是土地流轉收入,每年一畝地1500元;二是承包管理大棚,每年平均增收2萬多元;三是靈活務工收入,每小時約100元;四是分紅收入,我們每年會把利潤的30%拿出來分紅,分給邊緣戶。

「後來我們以台江模式為樣板,形成了「平安扶貧保」模式,並向全國復制。」目前吳斯敏公司已經具備了長期經營能力,申揚帆表示,「平安扶貧保」也轉變為「平安振興保」,繼續推動鄉村產業發展。

而貴州望虎屯村在接受平安產險的100多萬幫扶資金後,發展起葡萄采摘羊肚菌種植一體產業園,後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扶貧」模式,李萬傑解釋稱,「後續計畫的產出我們采用了「5311」,即50%用於擴大生產;30%用於脫貧三類戶分紅,鞏固脫貧攻堅成果;10%用於關愛一般戶中一老一小;10%用於村委村幹部激勵。」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向脫貧戶分紅2.53萬元,分紅覆蓋39戶,戶均增收648.72元,向村集體分紅3.2萬元。

「這裏村民主要是靠對外務工,而來基地的主要是無法外出務工的,比如一些老人、在家照顧老人和小孩的婦女等。對這裏的村民來說,這部份收入可以說都是增加的部份。」李萬傑說道。

扶上馬再推一把,扶貧產品銷路何在?

「我們本身是技術出身,我們不是銷售出身。2021年之前,我們產量慢慢上來了,但是產品都積壓在倉庫了,賣不出去。」萬隆農業科技負責人吳斯敏向記者表示。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盡管形成了一定的扶貧產業,但農產品基本都在「深山老林」中,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條件相對不發達,農產品銷路難以開啟。為解決扶貧產品銷售問題,目前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形成了「產業幫扶模式」。具體內涵是,「消費幫扶助力農產品銷售,以平台為連線,結合線下銷售和線上直播等多種形式解決農產品銷售難、收益低的問題。」某業內人士撰文稱。

例如,平安開展協銷助農,透過工會采購、上線平安好車主、壹錢包等客戶平台,幫農產品開啟銷路;中國工商銀行深圳市分行最佳化「工行+龍頭企業+集體+脫貧戶」產業幫扶模式,透過消費幫扶並引進社會資金,讓某地青花椒等特色農產品種植和畜牧養殖等多個產業從中受益,推薦當地公司作為合作企業進入3家優質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平台等。

金融是鄉村振興的必要條件,但目前「金融下鄉」仍存在諸多堵點。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其根本原因在於中國鄉村經濟發展的滯後性。一是鄉村地區產業基礎薄弱,經濟發展滯後。二是交通基礎設施不便,商貿流通體系不發達。三是鄉村經濟發展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不足,鄉村市場整體處於經濟鏈的最底端。此外,受一些特殊因素的影響,農民被束縛在鄉村地區承受低收益,對發展農業產業的積極性不高。

因此,他建議從強化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建設、提升金融科技和系統互動質效、加強信用和風險管理體系構建等方面著手,提高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水平。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作者:曹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