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鐵證如山!日本蓄謀已久,挑起七七事變

2024-07-07社會
宛平城,北京豐台一座古城
雖歷經多次修復
城墻上仍布滿密集的槍眼與彈坑
這些創傷指向
一個全體中國人刻骨銘心的日子
7月7日
01
鈔票上這個人名叫福澤諭吉,從1984年開始,他的頭像就被印在了日本的萬元紙幣上。這個出身低賤而又性格叛逆的軍國主義分子,早在100多年前,就有著一個與中國有關的白日大夢。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剛剛爆發時,福澤諭吉便寫了一篇名為【直沖北京可也】的文章:「直沖首都北京,扼其咽喉,一不做二不休,使日本的太陽旗,盡早在北京城迎著晨風飄揚。」
侵略者的野心,在這篇文章中昭然若揭。
1927年,時任日本首相的大陸擴張主義者田中義一,組織內閣召開了臭名昭著的 「東方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日本清晰地勾畫出了攫取「滿蒙」和武力侵華步驟的基本輪廓。
02
1931年9月18日,日軍蓄意炸毀沈陽北郊南滿鐵路柳條湖段,並借此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僅僅一周之內,兩萬多日軍幾乎兵不血刃地相繼占領了遼寧和吉林的三十多座城市。
中國的東北已經成了日本的囊中之物。接下來,他們的目標直指華北。
1936年,短短數月,華北的日本侵略軍數量激增。據【申報】上刊載的一條名為【華北日駐軍調查】的訊息顯示:「總數達一萬四千以上,駐在北平者共四千人」。要知道,僅僅在半年之前,這個數位還只有1700余人。
1937年7月3日,就在盧溝橋事變爆發前幾天,時任關東軍參謀長的東條英機又向日本政府提議,立即給中國以打擊。日軍開始瘋狂尋找挑起全面侵華戰爭的借口。
1937年7月7日晚,日軍期待已久的借口出現了。
03
23時40分,日方急電北平市長秦德純,以一名日軍士兵失蹤為借口,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秦德純聽後斷然拒絕。為防止事態擴大,便安排宛平縣長王冷齋同日方談判代表先行進入城內進行調查,等調查情況明了後再商談處理辦法。
實際上,這個名叫誌村菊次郎的士兵,是一名剛剛入伍四個月的二等兵。當晚,他因為拉肚子去解手而離隊,返回時在黑暗中走了相反的方向,因此延誤了歸隊時間,但在20多分鐘後就已悄悄歸隊。
但是,日軍不但對士兵的歸隊這件事隱而不報,反而蠻橫無理地要求中國守軍部隊結束城外5公裏,以便日軍進城搜查。
這一無理要求遭到了中國守軍的斷然拒絕。
04
1937年7月8日淩晨4點50分,日軍向宛平城附近的盧溝鐵路橋發起攻擊,駐守在這裏的29軍第3營11連兩個排的戰士們與日軍血戰到底,幾乎全部以身殉國。
面對如此不利的形勢,宛平城內中國守軍第29軍奮起抵抗,決定夜襲日軍,奪回鐵路橋。一支「敢死隊」由150名精銳幹將迅速組成,每人配備步槍一支,手榴彈兩枚,大刀一把。
夜幕降臨,敢死隊從宛平城悄然順城而下,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摸黑向鐵路橋發起偷襲,出其不意地將日軍的一個中隊全殲在鐵路橋上,重新把龍王廟和鐵路橋奪了回來。
圖:盧溝鐵路橋
在飛機、大炮的支援下,日本侵略者向駐守北平四郊的南苑、北苑、西苑的中國第29軍發起了猛烈攻擊。在5個多小時的激烈戰鬥中,中國守軍傷亡2000余人。第29軍副軍長佟麟閣、第132師師長趙登禹壯烈殉國。
圖:佟麟閣
圖:趙登禹
盧溝橋的炮聲,成了中華民族抗戰總動員的號角。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到處都有「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的場景。
今天
我們致敬先輩
致敬不屈不撓的抗爭
更提醒你我
勿忘歷史,珍愛和平!
振興中華,吾輩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