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貨變「年輕」。
作者 | 張語格
編輯 | 趣解商業消費組
「囤年貨」的風終於刮向了年輕人。
隨著「第一批回家過年的00後已就位」,這屆年輕人也逐漸掌握了家中年貨的采買大權。螺螄粉、火雞面、奶茶、幹噎酸奶、堿水麵包……正如在婚宴上用喜茶代酒,如今年輕人的年貨清單裏,也出現越來越多意想不到的產品。
01.
年輕人買年貨,
主打「悅己消費」?
進入1月後,社交媒體上有不少網友分享年貨的采購。花生牛奶、核桃露、八寶粥、猴菇餅乾、玉米軟糖……很多曾經常見的春節年貨禮品和零食,都被「Z世代」(1995年-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的年輕網友列入了「最不想看見的年貨list」。
圖源:小紅書截圖
據【天貓年貨節2024年味新趨勢】數據顯示,在淘天下單年貨的使用者中,95後占比已超過一半。「趣解商業」觀察到,這些年輕人買年貨零食,主打一個「健康」和「自己愛吃」。
在社媒平台的熱門討論裏,魔芋爽、火雞面、AD鈣奶等長紅零食高居榜首。畢業後工作不到兩年的星星(化名)表示,家裏人年紀大了,像糖果、桃酥這些熱量高口感也一般的過氣零食,都不會再買了,主要還是水果多一些,全家人都愛吃的車厘子、砂糖橘這些必備。
圖源:抖音截圖
阿裏媽媽釋出的【阿裏媽媽熱點指南Vol.25:嶄新的年味 新消費理念升級CNY行銷】顯示,2024年11月「進口牛肉」「高端預制菜半成品」「車厘子智利進口」搜尋熱度環比增長分別為116%、107%和98%;同時,咪咪蝦條、老式糕點等懷舊零食的搜尋熱度也有明顯上漲。
既追求品質,也追尋記憶中的味道。年輕人熱衷的年貨飲食,早已跳出了白酒、糖果、瓜子三件套,變得更加多元和個人化。
雖然消費者口味不一,但對地方特產的嘗鮮心理卻是相通的。 最近,「土特產帶火年貨經濟」登上了小紅書熱榜TOP1。 稻香村的糕點、瑞金賓館的「核桃酥」成了京滬打工人回家過年伴手禮的熱門選擇;上述報告中還提到,重慶的蹺腳牛肉、南京鹽水鴨等非遺美食在社媒的討論量也有明顯增長。
圖源:罐頭圖庫
除了食品飲料,年輕人日常偏愛的潮玩、文創、寵物服裝等小眾品類也開始在年貨期間嶄露頭角。根據京東研究院釋出的【臘八消費觀察】,1月第一周「蛇年」關聯搜尋環比增長超100%,其中「蛇年紀念幣」、「蛇年黃金」等均為搜尋熱詞。在抖音和小紅書上,也經常能看到網友分享蛇年創意對聯、窗花、冰箱貼等。
此外,家居裝飾用的花卉盆栽,也是許多年輕人剁手的物件。淘寶數據顯示,相比以往以富貴意象為主的重瓣、大花品種,今年春節,銀柳、冬青、千層金等花期長、易打理的常青花更受年輕消費者的追捧;冬青和千層金成交量同比去年近乎翻倍,成為年宵花市場的新爆款。
圖源:罐頭圖庫
過年,是年輕人消費的原因,而非結果 。在抖音和小紅書的很多熱門評論區裏,有不少網友表示,誰說過年一定要買吃喝?「春節打算給自己買幾套王者榮耀的新皮膚」「我過年買什麽取決於我擔代言什麽」……
星星認為,買年貨雖然打著過年的名義,但和平時的消費本質上沒有什麽不同,「最重要的是讓自己和家人開心,即使有些東西看起來和新年沒什麽關系。」
02.
年貨行銷「卷」創新,
傳統品牌靠禮盒「自救」?
新的年貨消費觀念,再加上「控糖」「低碳」等健康化飲食的風潮,讓不少消費者過年買糖果、果凍的熱情大不如前;為了奪回年輕人的芳心,一些傳統零食品牌在春節行銷也使出了渾身解數。
首先是對禮盒的花式加碼 。由於中國春節的走親拜年習俗,不少品牌都會推出春節禮盒裝。
圖源:罐頭圖庫
去年春節,徐福記的新年糖禮盒憑借新潮的蓮花碗包裝,和極具價效比的口味組合,一度在多家線下商超斷貨;今年,徐福記對去年的斷貨款進行了升級,外包裝增加了國風絲巾,還在上海、福州等6個城市舉辦花車撒糖中國行。
喜之郎近期也明顯加強了對新年禮盒的行銷推廣;不僅在1月初宣布了新代言人金晨,還和糕點品牌「嘉頓」聯名發起抽獎活動來為新年禮盒造勢。
洽洽此前推出的國粹花旦堅果禮盒,曾頗受好評;今年的堅果禮盒,攜手代言人郭麒麟俘獲了不少粉絲的芳心。
圖源:微博截圖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禮盒類產品在國內快消品裏銷量占比大約為30%,對於王老吉、六個核桃等國民品牌而言,銷量占比可能會更高; 春節來臨,禮盒一定是剛需,各品牌推出禮盒裝也是符合新年氛圍的行銷動作。
天貓超市數據顯示,良品鋪子、德芙等品牌的新年禮盒在年貨節開賣後,銷量相比年貨節前增長了10倍,消費者在平台搜尋「禮盒」超過100萬次。
在各類零食禮盒裏,占據頂流的是堅果類禮盒。
今年良品鋪子聯名京劇IP,推出了大聖頌福系列堅果禮盒;三只松鼠則向全品類全面鋪開,除了重點推廣堅果禮盒,還推出了烘焙、滋補、肉食禮包等;並針對不同地域春節送禮習俗內容推出區域客製禮盒,如海鴨蛋蛋黃酥雙提禮、高鈣牛乳土司雙提禮、半熟芝士蛋糕禮盒雙提裝等新品,年貨節期間線下烘焙禮整體訂單量已超1.1個億。據抖音數據顯示,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1月6日,三只松鼠年貨累計銷售額超6.55億元。
圖源:罐頭圖庫
除了禮盒,品牌聯名也是年貨行銷常用的吸睛法寶 。「趣解商業」觀察到,今年春節,有不少品牌選擇跨品類「聯動」,例如洽洽和麻辣王子聯名推出的辣條口味瓜子,頗有新意,被網友喊話「瓜子味的辣條也搞快點」。
圖源:小紅書截圖
有些品牌則跳出快消領域,擁抱年輕人鐘意的二次元IP。樂事與初音未來聯名推出了薯片禮盒、農夫山泉打奶茶與天官賜福推出了聯名禮盒,格力高餅乾與三麗鷗聯名推出甜蜜來電禮盒,天貓年貨節開賣後,這些產品銷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倍。
值得一提的是, 今年各電商平台新上線的「送禮物」玩法 ,讓不少年輕網友選擇線上上為親友下單。
2024年12月,微信小店上線「送禮物」功能,使用者選擇好商品後,僅需點選 「送給朋友」,並附上心意卡片,收禮方接到禮物資訊後填入收貨地址即可完成。隨後,京東、淘寶、抖音等電商平台陸續上線了送禮功能。很多使用者體驗後表示,送禮功能增添了過年的儀式感和收獲的期待;但也有使用者提到,目前透過送禮功能下單,在退換貨上不太方便,而且送禮人看不到物流更新進度。
圖源:小紅書截圖
除了電商平台, 盒馬、山姆等年輕人愛逛的新零售商超也在年貨行銷上持續加碼 。社媒平台上,有不少網友都表示,今年的年貨已經在盒馬和山姆一站式搞定。
「趣解商業」觀察到,除了堅果、地方特產等春節常見禮盒,盒馬還上新了不少創意食品和文創產品,例如符合當下古風潮流的草本暖身禮盒、諧音「註定紅」的朱頂紅盆栽等等。據盒馬公布的數據顯示,臘八節之後,年貨禮盒、年宵花陸續進入銷售旺季;盒馬帝王蟹銷售同比增長118%,年宵花銷售同比去年漲七成。
圖源:罐頭圖庫
然而,也並不是所有線下商超的年貨銷售都如此樂觀。 某地區水果批發商和超市老板對新媒體「價值星球planet」表示,剛剛過去的2024年禮盒動銷一直欠佳,以往都是柑橘、草莓、車厘子等水果春節禮盒的旺季,但今年春節消費者對水果禮盒的購買熱情並不高。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認為,這可能源於部份傳統商超的競爭力不足。相比之下,頭部新零售商超的優勢在於商品創新與多樣化,透過線上線下的融合推廣,能做到「即購即達」;而部份傳統地區的商超缺乏即時零售優勢,年貨商品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新特色,在購物環境、服務品質等方面無法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從而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和忠誠度。
03.
國補「真香」,
老家被「智慧化」爆改
春節除了吃好喝好,給家裏更新配置也是很多年輕人的「剁手」之選。
據抖音數據顯示,廚房家電和3C數位類產品,在年貨節期間GMV膨脹了40%。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的調研顯示,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線上置辦年貨產品,為老家帶來了各種新奇好玩的潮流小家電和生活品質提升的大家電;其中, 有42.5%的人更關註「智慧」 ,傾向買一些智慧門鎖、智慧掃地機器人、智慧晾衣架等產品。
圖源:京東研究院
小紅書上就有大學生網友表示,今年靠自己的努力賺了一點錢,想趁著過年給爸媽買款智慧型手環,平時看時間、測心率、心跳都很實用。
除了註重身體健康,很多年輕人也意在幫老家的父母減少家務負擔、提升生活品質。
精準避障的掃地機器人、帶按摩功能的智慧沙發……縣城老家正在成為智慧家居的「試驗田」。據京東研究院調研,掃地機器人等清潔電器位列年輕人喜歡給老家買的家電年貨TOP3。
家電分析師劉步塵表示,春節通常都是家電銷售旺季,企業在春節前進行相關宣傳推廣,意在搶奪春節這個全年最後的市場機會,為全年銷售做一個好的收尾;再加上 今年春節前夕,「以舊換新」等新的國補政策釋出,很多使用者買數位硬體和家電的熱情在上漲。
圖源:小紅書截圖
根據國家商務部購新補貼實施方案,個人消費者購買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的手機、平板、智慧型手錶(手環)3類數位產品,每人每類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比例為減去生產、流通環節及移動營運商所有優惠後最終銷售價格的15%,每件最高不超過500元。
如今,當年輕人成為年貨采購主力軍後,年貨消費市場也煥發出不同以往的景象。傳統品牌擁抱年輕化轉型、電商與新零售平台行銷玩法創新, 這股年貨新潮流不僅是消費行為的轉變,背後更意味著文化和生活理念的變遷 。這些愛好「整頓市場」的年輕人,以後還能給年貨消費帶來哪些改變,值得持續關註。
這個年貨節你買了些啥?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