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中國城鎮職工的養老保險制度存在著明顯的「雙軌制」。
兩條平行的軌域:一條服務於機關事業單位,另一條服務於企業職工。
這種制度安排,使得同樣辛勤工作的人們,在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卻有著天壤之別。
例如,事業單位的老張,退休後每月能領取7384元,而企業職工老李,盡管同樣工作了30年,卻只能領取3238元。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家決定從2024年10月1日起實施養老金並軌政策。
這一政策的出台,意味著無論是事業單位還是企業職工,都將按照統一的標準來計算養老金。這無疑是向公平邁出的重要一步。
並軌政策的實施,對不同群體的影響各不相同。
對於2014年10月前退休的「老人」,他們的養老金待遇不會受到影響,繼續享受原有的福利。
而對於2014年10月後參加工作的「新人」,他們將完全按照新的制度來計算養老金。
最復雜的是處於兩者之間的「中人」,他們將享受到「保低限高」的政策,確保他們的養老金待遇不會低於原生水平。
養老金並軌政策的實施,是縮小養老金差距的重要一步。
隨著政策的深入實施,養老金差距將會逐步縮小,每一位退休老人都能享受到更加體面的晚年。
![](https://img.jasve.com/2024-9/47c89b809e6601eee357e5cafddb6901.webp)
同時,大家應該也關註到, 這兩年,人口下降得快,結婚率也低,經濟也有點下滑,失業問題也突出,這就意味著交養老金的年輕人也會相應減少。
想要體面的養老,未來的養老規劃,一定是需要多元化的。
調研結果顯示,57.65%居民認為退休後的收入來源主要依靠自己的準備和 規劃,依靠國家發放的基本養老金來進行養老的占比為38.79%,依靠子女支持或單位社會幫扶的合計占比僅有3.54%。
除了國家的政策福利,配置商業保險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視的。
如何選擇合適的養老工具顯得至關重要。
香港的儲蓄分紅險,因其安全保本、穩健增值、現金流規劃和多幣種配置等特點,成為越來越多內地居民養老金規劃的首選。
而且大部份儲蓄險保障年限長,在繳費期結束後,提取靈活,可作為孩子的教育金,婚嫁金,及自己的養老金,及遺產規劃。
可真正實作一張保單養三代人,對於高凈值人群用來分散風險是一種理性的選擇。
比如太平洋-世代鑫享的領提方案
「45歲男,非吸煙」
45歲投保,年交6萬美元,繳費5年,總保費30萬。
45歲投保,本金30萬美元;
60歲時開始領取,每年領取2.4萬美元,約17.52萬人民幣。
領取到73歲時,本金就賺回來了!
領取到80歲時,共領取48萬美元,此時退保還有50.6萬美元。
領取至90歲時,共領取72萬美元,保單內還剩55.3萬美元。
到100歲,保單裏還有63萬美元,可以傳承給子孫後代繼承!
值得註意的是, 太平洋-世代鑫享這款產品不僅讓客戶享受到香港儲蓄險的高收益,還提供了未來退休後的住處,還是國內的高端的養老社群!
![](https://img.jasve.com/2024-9/5443ef7bdb25ce555dc9d27ec8b9e1ef.webp)
可以看出,透過香港儲蓄分紅險的合理配置,個人可以在退休後獲得穩定的現金流,實作財務自由,享受無憂的晚年生活。
養老儲備存在當下,用在未來,只有保證專款專用,才能抵禦老年生活帶來的各種風險。
有養老規劃,想要進一步了解香港保險的朋友,可以加好友私聊。
另外,我將幫您梳理【香港保險的價值與防坑指南】,歡迎免費咨詢。vx:L593126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