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鹹海之殤!幹旱區生物多樣性調研手記

2024-02-22社會

文章來源:海洋與濕地

鹹海災難是現代史上最嚴重的地球生態災難之一。50年以前,鹹海是世界第四大湖,幾乎相當於斯裏蘭卡的面積。由哈薩克和烏茲別克兩國共同擁有。

(幹涸的鹹海海床上的植被。拍攝:熊昱彤,圖源:綠會融媒·海洋與濕地)

(有六角形裂紋的鹽堿地上遺留有很多貝殼。拍攝:熊昱彤,圖源:綠會融媒·海洋與濕地)

鹹海湖水主要依賴阿姆河和錫爾河補充。20世紀60年代後,由於蘇聯對河中地區的過度開發,把阿姆河、錫爾河上遊、中遊的水過多引流用於農業生產(主要是棉花生產),並在中亞大規模墾荒移民,導致下遊的花剌子模地區越來越幹旱缺水,阿姆河和錫爾河註入鹹海水量銳減,鹹海面積逐年萎縮,在短短半個世紀裏幾近消亡。在萎縮過程中,鹹海變成了南北分隔的兩個區域,被稱為北鹹海和南鹹海。後來南鹹海很快又幹涸成東西兩個湖,面積最大的東鹹海已經沒了!如今鹹海的海岸仍在以每年300-500公尺的速度後退。

(離鹹海最近的小鎮叫穆伊納克,那裏原本是鹹海最大的港口,如今離海卻有160多公裏,曾經的漁米之鄉,早已沒有一滴水!拍攝:熊昱彤,圖源:綠會融媒·海洋與濕地)

(穆依納克,昔日的海濱漁場,今天的廢船墳場! 拍攝:熊昱彤,圖源:綠會融媒·海洋與濕地

穆伊納克原是鹹海之濱的一個漁港,鹹海不斷後退,幾十年間已經距離鹹海160多公裏,從地圖上看是一片黃白色。乘坐越野車從穆伊納克往西北,等於行駛在原來的海底!

幹涸的鹹海在沙漠和荒原之中制造了一個新的沙漠—「鹹海沙漠」,一個550萬公頃鹽堿沙漠。這個「人工沙漠」中,目光所及是一片灰黃色:灰白色的鹽堿戈壁,長著灰色的低矮沙漠植被,呈六角形開裂的泥沙裏,散落著白色的貝殼。

我走在西鹹海的西南岸,所謂的「沙灘」已經變成了10-15公分厚的鹽灘,一腳踩下去,白色的鹽淹沒到腳背,鹽下面是細軟的泥土,像是走在沼澤中。海濱面積萎縮的同時,鹹海水中含鹽量增加了三倍。黑藍色的湖水,岸邊翻騰著白色的泡沫,一片死寂,了無生機。

幹涸的鹹海海床每年釋放出1.5億噸鹽分和沙塵。狂風一吹,夾雜著高濃度鹽分的「鹽塵暴」被吹到周邊地區的農田中,造成土地鹽堿化,有毒鹽對周邊居民的健康和未來影響深遠。

(組圖拍攝:熊昱彤,圖源:綠會融媒·海洋與濕地)

本文為#中亞永續發展前沿#系列文章第15集(CA-015)

THE END

本文僅代表資訊,不代表平台觀點。供參考。

文 | 熊昱彤

審 | Daisy
排版 | Dai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