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大年初七,多地迎來春節假期返程高峰。上遊新聞(報料信箱:[email protected])記者搜尋發現,和以往忙著趕路不同的是,今年部份網友都透過社交平台直播,分享起了即時路況資訊以及沿途見聞。除了高速路上的車流,鐵路、機場等地也迎來返程高峰,雖然工作強度也增加了不少,但工作人員們都在崗位上堅守,希望為遊客帶來最好的體驗感。
春運路上的「主角」們
「春運返程」這場「大戲」,駕駛員及其同行乘客必然是絕對的主角。這場「戲」時間長、任務重,不過「主角」們也在過程中找到了新的樂趣。
記者體驗「漫漫回家路」
從大年初二到大年初四,上遊新聞記者一家三口在四川西昌享受了三天陽光明媚的假期。2月2日(初五)上午8點40分,記者駕車準時從西昌萬達廣場附近出發。出發前導航顯示,在不堵車的情況下,西昌到重慶市渝北區距離大約為680公裏,具體路線為京昆高速—隆漢高速—銀昆高速,預計用時8個小時。
西昌到重慶680公裏,記者一共開了11個半小時。上遊新聞記者 金鑫 攝
然而出發後不久,記者發現從西昌市區進入高速公路的入口處,就有車輛排起了長隊,導航開始提醒入口處出現了擁堵的情況,此時,導航軟體顯示的預計用時變成了10小時左右。隨後,返程沿途開始陸續出現交通事故。記者看到,在距離冕寧服務區44公裏處,出現了一起追尾事故,當時導航提醒因為車道異常占用,3公裏的距離預計用時20分鐘左右。到了上午10點左右,導航顯示京昆高速上已有多個擁堵路段,預計到家的時間也是越來越晚。
11點過,記者駕車到達冕寧縣菩薩崗服務區,這裏車位充足,但溫度較低,達到了零下1攝氏度,服務區背後的山頂上全是厚厚的積雪。汽車出了不遠處的烏拖山隧道後,空中還能看見細小的雪花。由於能見度較低,不少車輛都開啟了霧燈和雙閃減速前進,時速為每小時50公裏左右。
菩薩崗服務區,背後的山頂全是積雪。上遊新聞記者 金鑫 攝
12點過,距離石棉服務區4.6公裏時,高速路上車流量增大,道路擁堵加劇,2.3公裏的預計通行時間超過了20分鐘。下午1點40分,記者駕駛車輛到達樂山金口河服務區——此時,距離從西昌出發已經過了5個小時,但導航提醒,距離重慶還有6.5小時車程。
又經過數小時的長途跋涉,記者終於在晚上8點10分抵達重慶市渝北區,總共用時11個半小時。經過這麽長時間的駕駛,記者已經是渾身酸痛,恨不得倒頭就睡。
網友直播返程「參與感拉滿」
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不少網友都透過直播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返程情況。有人是坐在副駕開啟直播,有人則是坐在後排直播。不少網友表示,透過和直播間網友聊天,可以給比較枯燥的路途增加一些趣味。
從3日上午開始,網友孫女士(化名)就開始在某短視訊平台直播從湖北宜昌回杭州的過程,晚上10點40分左右,她們的車已經到達杭瑞高速龍崗服務區,這時距離杭州還有將近120公裏的車程,由於堵車,還需要2小時左右。她告訴記者,他們一行人是3日早上8點出發的,總路程1050公裏左右,導航預計用時11個半小時,但最終4日淩晨1點才到家,累計在路上用了17個小時,「不過一路上和網友們直播聊天也蠻有意思的,我老公在開車,網友們還提醒他不要打瞌睡,註意休息,感覺挺有趣的。」
電車車主在服務區過夜
在重慶某單位工作的李先生是海南人,今年過年他也選擇自駕回海南儋州老家。3日一早,他開車從海口登船前往廣東湛江徐聞港。李先生表示,他會在廣西河池縣的南丹服務區休息幾個小時,然後趁著車少繼續前進,預計4日下午5點左右抵達重慶大渡口區。
李先生介紹,自己3日早上5點就起床了,因為要在7點前進入海口秀英港,可能是因為海面有霧的緣故,本來8點半就要開的輪渡,9點過才開。抵達湛江徐聞港之後,李先生的車輛慢慢開上了高速路,「湛江出城方向的車流量是比較大的,200公裏花了將近5個小時,有些地方還出現了車禍,導致速度很慢。」
李先生從海南自駕回重慶路上,目睹了多起車禍。受訪者供圖
從徐聞港到李先生居住的重慶市大渡口區,總路程在1400公裏左右,按照導航估算,用時大概是16個小時。李先生表示,他計劃4日下午5點左右到家,「我預計要用2個白天加一個晚上,中途不下道,就在廣西河池縣的南丹服務區休息幾個小時,趁淩晨車少的時候多開一段時間。因為下道找酒店入住加退房什麽的很耽擱時間,加上這個南丹服務區很大,設施齊全,新換的這輛電車也可以開著空調睡覺,我們也帶了幾床薄被子,在車上湊合一晚是沒有問題的。4日早上早點出發,爭取早點到重慶。」
春運路上的「配角」們
「春運返程大戲」的慢慢旅途,同樣離不開無數「配角」的辛勤付出,他們有的透過可口的食物和優質的服務慰藉著疲憊的旅人們,有的則肩負著保證交通運輸安全的重擔。
服務區煮面大姐「手都累酸了」
2日下午1點40分左右,上遊新聞記者駕車來到樂山金口河服務區。此時的服務區餐飲區內,幾名服務員忙得不可開交——一名大姐不停地在沸騰的鍋內煮面、挑面,旁邊一名服務員不停地在打調料、端面,另外一名小妹則忙著收錢;對面的小吃攤位,8元一個的鍋盔很受歡迎,烤腸和玉米也是一根接一根被賣出……
金口河服務區,餐飲區擠得水泄不通,煮面阿姨忙得不可開交。上遊新聞記者 金鑫 攝
服務員告訴記者,這幾天由於是春運高峰期,很多車輛都會來服務區休整,餐飲區內20元一碗的雜醬面賣得最好,其次是35元/人的自助餐,「這幾天確實忙,手都累酸了。」
值得一提的是,該服務區衛生間還配備了智慧導視系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59個衛生間是否被占用、是蹲坑還是馬桶等細節,這也得到了遊客們的一致點贊,「很實用。」
鐵路工人淩晨在鐵軌上打磨道岔
據人民網報道,1月30日傍晚,農歷大年初二,國鐵西安局安康工務段安康東路線上,10台精磨機一字排開,路線維修工隊開始了鋼軌「美容」工作。隨著命令的下達,刺耳的機器轟鳴聲和鋼軌打磨聲響徹天際,砂輪與鋼軌間濺起一串串灼目的火花,安康東站鋼軌打磨施工作業正式拉開序幕。
由於鋼軌在高密度列車頻繁碾壓下,會產生一種垂直作用力,可能導致鋼軌產生各類波紋、斑點,旅客乘坐列車時就會感覺顛簸,影響乘車的舒適度體驗。對鋼軌進行打磨就好比給鋼軌磨皮,讓路線更平滑,旅客乘車更舒適,因此他們也被稱為「鋼軌整形師」。工作人員馮尚安介紹:「鋼軌的形狀並不規則,每打磨一個來回,就要調節一次打磨機的角度。調節振幅僅有2度,一處鋼軌打磨至少需要調節16次,如果單台機器打磨則要乘以4。」
機務「拜拜員」守護每一次飛行
據央視新聞報道,春節假期出行,選擇坐飛機的旅客或許能透過窗戶看見,每次起飛前,會有工作人員站在機坪上向飛機揮手告別,他們也被網友稱為飛機「拜拜員」。其實,他們是「機務維修人員」。「再見」動作是飛機出港前的最後一個流程,是在向機組傳達「飛機準備完畢,可以滑出」的意思。
「拜拜員」其實是「機務維修人員」,負責飛機起飛前的檢查。新聞截圖
南航廣州飛機航線維護工程師李佳駿稱:「看似簡單的動作,我們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要學習非常多的專業知識。」李佳駿是今年首次投入春運的南航C919國產大飛機的機務人員,一般的航前檢查包括了駕駛艙內飛行控制系統檢查,機體、起落架、艙門等外觀檢查,發動機、燃油系統等動力系統檢查,還有航電、氧氣、燈光等系統。大到關鍵部位、精密儀器,小到旅客可能掉落在停機坪被發動機吸進去的雜物、鳥類撞擊的殘余等等,都需要他們來進行檢查維護。
李佳駿稱:「機務也被稱作‘飛機的醫生’。發現一個鳥毛的痕跡,我可能會聯想到鳥類撞擊,如果發現有異常的振動值,發動機的孔探人員進行協助孔探,確保鳥類撞擊的屍體沒有進到內涵道去。除了望、摸,有時候會去聞。我聞到了燃油的味道,會想到燃油部件的系統發生了滲漏,或者說潤滑油的味道,可能是潤滑油管路滲漏,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下一步檢查工作。」
延伸閱讀】】
春運過半 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達48億人次
3日,據央視新聞,2025年綜合運輸春運工作專班數據顯示:春運時間過半,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達48億人次。1月31日至2月2日,連續三天單日人員流動量超3億人次,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春運過半,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達48億人次。新聞截圖
鐵路進入返程客流高峰期,2月2日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1450萬人次,較1日增加約120萬人次。廣州、上海、北京等地各大車站,針對夜間抵達客流增加,分小時為公交、地鐵等單位提供客流數據,精準匹配接駁需求。2月2日,公路人員流動量約為3億人次,繼續保持高位。應對新一輪雨雪天氣對春運返程的影響,新疆、遼寧、甘肅等地交通部門連續開展除冰除雪作業。民航客運量約為238.2萬人次,各大航空公司、機場最大限度增加寬體機執行班次量,為春運返程提供充足運力。2月2日,水運客運量約為146.9萬人次。廣東、海南兩省重點加強瓊州海峽等跨江跨海通道保暢工作,海事部門對瓊州海峽客滾船展開24小時隨船監管服務,定時釋出預警資訊,確保客滾船安全暢通。
上遊新聞記者 金鑫 部份綜合自央視新聞 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