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不用辦卡、沒有推銷,「共享健身房」來了

2024-09-29社會
今年是【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提升行動工作方案】實施1周年。中國多地都在探索建設城市社群15分鐘健身圈,也就是在城市社群,居民從居住地步行或騎行不超過15分鐘範圍內,就有群眾性體育活動的場地設施。而伴隨著健身圈的建設,有一類價格親民、場地不大但設施齊全的共享健身房出現在很多城市。
出門下樓、刷臉進入、掃碼啟動跑步機後便能暢快開跑。眼前的這個健身房,前身實際上是一個閑置的架空層。在湖南長沙的這個社群,工作人員考慮到現有的健身場地已經無法滿足居民的需求,便向上級部門提出申請、征得整棟樓全體居民同意後將這裏改為共享健身房。
湖南湘江新區某小區居民 周楊:特別方便,我大概一周會來兩三次,價格便宜,器械也夠用,又在樓下,鍛煉完就回家了。
價格親民、設施齊全、無人推銷,自從樓下有了這家社群共享健身房,湖南湘江新區的小區居民便有了一個健身運動的好去處。
在上海市,許多地方也開設了社群共享健身房。位於上海靜安區的彭浦新村社群,記者看到,即便是工作日下午也有不少市民來到這裏運動,這個共享健身房內配備了跑步機、橢圓機、劃船訓練器等器械,滿足不同健身人群的需求。
上海市民 周先生:在我們上班之余,特別是中午,我們的小夥伴到健身房裏面打會卡、擼會鐵,下午上班又是滿血復活。
健身教練 韓誌偉:共享健身房不用辦卡,沒有推銷,而且可以單次消費,比較方便。
傳統健身房大多設在商業區,費用高昂,營業時間相對固定,難以滿足部份居民的需求。而「共享健身房」更多分布於居民社群周邊,充分利用了閑置的公共空間,采取全天候開放的智慧化管理方式。
建設「共享健身房」 永續發展是關鍵
不用辦卡、靈活預約,掃碼入場、離場結算,這些成了共享健身房的標簽。社交媒體上,還有博主稱這是「比坐地鐵還便宜的健身房」,也有人在評論區調侃「不去健身感覺虧了」。那麽,這些共享健身房,是怎麽做到價格親民的呢?
記者在多地了解到,政府出資建設的共享健身房大多是由社群免費提供閑置場地,企業提供技術和營運支持,因此有的共享健身房每月只需幾十元,還有的「一元一天」。全商業化的共享健身房,單次的健身費用也大多十幾二十幾元不等。
專家介紹,共享健身房的核心優勢在於物美價廉,普遍是按照訓練次數或訓練時長收費,與傳統健身房售賣年卡、季卡不同,再加上有的共享健身房還有政府補貼政策的支持,使用費用大振幅降低,也極大降低了公眾參與健身的門檻。
共享健身房會員 張女士:因為沒人打擾我,我就來看一看,沒有推銷是一方面,就覺得很方便。
據了解,政府出資建設的共享健身房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當地政府的資金支持,後期再引入第三方營運公司。而前期的研發投入及商業報酬,需要一定的時間。專家認為,社群共享健身房在建設之初,就應考慮如何永續的問題。
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副教授 周正卿:如何在永續的過程當中,能夠不斷進行升級和叠代,維持共享健身房更好發展,我想這是更多的市場營運主體需要去思考的問題。
無人值守降低管理成本 安全保障重要凸顯
盡管共享健身房在建設營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不過低廉的價格深受居民喜歡。同時,記者還觀察到,共享健身房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依托智慧化裝置,實作了無人管理模式。
在社群共享健身房裏,大多是無人值守的運轉模式。在這塊後台大螢幕上,迴圈顯示著長沙所有場館內的2000多個網路攝影機拍攝的即時畫面,幾乎覆蓋了場館的每個角落。
湖南長沙社群共享健身房營運方負責人 喻劍蘭:當我們的會員在場館裏摔倒時,AI網路攝影機就捕捉到摔倒是一個危險動作,會及時投屏到藍屏上來,工作人員會及時處理這些事故 。
在北京的這家連鎖共享健身房,掃碼進入、掃碼開啟跑步機,電子螢幕簽到,大多數時間實行「無人打擾式」營業。專家認為,這種模式降低了營運的人力成本,還透過對使用者健身數據的記錄與分析,提升了整體服務的品質。不過,「無人打擾」的同時,器材的使用安全也顯得尤其重要。
某連鎖共享健身房負責人 夏東:器械全部采用有軌設計,最大化保障使用者鍛煉安全。除此之外,要持續關註、引導教練,幫助使用者養成好的運動習慣。
不過,「無人值守」模式較難實作私人客製的健身方案,這是和傳統健身房最大的不同。傳統健身房通常提供更加高端的健身裝置、專業化的私教課程和個人化的會員服務。專家認為,共享健身房和傳統健身房也並非完全替代的關系。
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副教授 周正卿:共享健身房和傳統健身房的使用者群體是有差異的,一部份是讓傳統健身房不能夠再隨意要價,另外一部份就是給小白使用者,更多接觸到健身的機會,提供了更便利的渠道。因此共享健身房的出現,我認為跟傳統健身房是一種良性競爭的狀態。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