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食品安全,如何不再刺痛公眾的神經?

2024-07-11社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日,【新京報】曝光「油罐車卸完煤油直接裝食用油」事件,掀起一場關於食品安全問題的輿論風暴。7月9日晚間,國務院食安辦宣布成立聯合調查組徹查食用油罐車運輸環節有關問題,表示對於違法企業和相關責任人,將依法嚴懲、絕不姑息,調查處置結果將及時公布。

此前,涉事企業中儲糧油脂(天津)有限公司表示,從7月5日開始在全系統深入開展專項大排查;另一涉事企業三河匯福糧油集團有限公司稱相關部門已對此事進行調查,公司正在等官方通報。上述企業所在的天津市、廊坊市市場監管部門也回應稱事件正在調查中。另外,7月10日上午,亦被卷入此事的金龍魚公司就貨車軌跡回應稱,武漢工廠該車裝運時為新車狀態,此前有自媒體稱涉事的混裝油罐車曾停靠金龍魚工廠。

【人民日報】日前發表評論文章,稱煤制油含有危害人體健康的成分,一旦混入大豆油被人食用,可能導致中毒,卸完煤制油直接裝運食用油如若如所言是「行業裏公開的秘密」,置公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於何地?置法律的威嚴和公正於何地?只有徹查問題、徹底整改,給公眾一個滿意的交代,同時舉一反三、最佳化流程做好預防把關,才有可能彌合亂象造成的「信任缺口」。

圍繞該事件,「財富Plus」的使用者展開了精彩討論,我們選取了其中一些展示如下:


王磊Sans Wang

資深市場戰略顧問,商業專欄作家

首先我們應該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感激,正是記者的勇敢和良知,才讓這個運輸行業的「秘密」公之於眾。這也是繼「三鹿毒奶粉」後,又一個讓人唏噓和憤怒的食品安全事件。對這次事件,可從三個維度與大家探討:


第一,運完煤制油等化工類液體的油罐車及儲存罐沒有清洗就直接裝食用油繼續運輸,這種行為既然在行業內習以為常,那就可能已持續多年,這難道僅僅是中儲糧集團以及市場監管機構的管理和監管缺失?可能更關鍵的是對相關的違法和犯罪行為以及管理和監管失責的處罰都太輕,而違法行為帶來的收益遠遠大於這個成本,這種荒誕的行為就會蔓延,逐步形成普遍性的事實。


值得一提的是,20年前因三鹿奶粉事件而受到處罰的官員以及其他參與者相對於一些國家的同類事件處罰力度而言並不重,甚至還有人搖身一變去了別的單位繼續當領導。


第二,這些年食品安全監管有所加強,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從這次事件中看出,食品安全的規範、流程、監管上還是存在很大漏洞,如果不是【新京報】從「第三方」的角度進行調查,這種事件可能會持續更久。


目前食品安全中很多流程和規定的設定更多的是應對「專項檢查」,而非常態化管理。但正如【人民日報】評論所言: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要一以貫之堅持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絲毫不可懈怠、時刻不能放松。


第三,安全的食品、清潔的空氣和水、舒適的生活環境,可以說是我們每個人不斷努力奮鬥的目標,同時國家經濟增長和發展也是為了讓人民幸福、快樂地生活,而食品安全問題則是刺痛公眾神經以及影響公眾預期和信心的重中之重的事情。食品安全也是屬於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層次——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脫離了這兩個基本的需求,何談實作更高級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實作的需求,更何談幸福快樂地生活?

廖誌斌

金融經濟師兼法律顧問

在行政管理領域,法定主管食品安全、食品運輸安全的行政機關負有監管責任,若是它們依法抽檢油罐車是否符合食品運輸標準,此事何來如此猖獗;在民商事領域,越是有責任、有能力檢測油罐車、監督油罐車的發貨方、發運方大公司,其主觀惡意越接近油罐車承運人。以此來看中儲糧等公司,與三鹿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相關人員應該有最嚴厲的刑事懲罰。

徐俊豪

雖然中儲糧和匯福糧油集團這兩家涉事企業都很高調地進行了回應,然而令人感到寒心的是,這樣嚴肅的食品安全問題,無論是開罐車的司機,還是在糧油企業本應該發揮檢查責任的一線從業人員,都對這種不洗罐的行為默許和縱容,這也說明,即使我們國家有著完善的食品安全法規和標準,如果無法在一線得到執行,恐怕在高調的「舉一反三」和「嚴肅查處」後,這樣的情況還照樣會死灰復燃。

識業

企業經營管理的知識服務

食品安全是老生常談的一個話題,可即使如此,也難以避免食品生產企業有麻痹松懈思想。利在當頭,所以可讓一台油罐車裝了煤制油,卸貨後不清洗,再馬上裝食用油。這次更是上市公司和央企參與其中,其中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讓這潭水深不可知。有時候想想,這些制造食品安全問題的人,他們自己難道不怕吃到含有礦物質的食用油嗎?不怕吃到有害食品嗎?


屹立長遠

混裝事件堪比白酒塑化劑事件,其社會影響面更廣,畢竟飲酒的人並不占社會絕大多數,但幾乎人人離不開食用油。反映出企業為了利潤蔑視道德和法律,缺少對食品安全和人文關懷的敬畏。應該對其重罰,敲響警鐘。全社會不應該再一味的追求效率和在成本優勢方面比拼內卷,而應該倡導比拼品質和服務的提升,並保護保障從業者和消費者的核心權益。

不再猶豫

希望這次事件最後不會只是懲罰幾個貨車司機了事,貨車司機的行為只是一種結果,原因是什麽,缺位的是什麽,責任在誰?一切都在提示我們,貨車運輸的嚴重低價就是不合理的,最終一定會有人為此買單,這次是用全民健康。


那麽對於這個問題,財政可以發揮什麽作用?是否應該從忙於「招商引資補貼」轉變到將有限的錢用於補貼民生健康等領域?比如對安全執行的貨車司機的車輛補助和油費補助以及對民眾購買糧油食品肉類蔬菜的補貼等。另外,負責民生工程的國企央企的利潤指標要求是否也可以適當下調?僅僅一罰了之是簡單直接的方法,但解決不了問題,在你看不到的角落,人們總會為活下去想「辦法」。(財富中文網)


編輯:劉蘭香

本文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財富中文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在財富Plus,網友們對這篇文章發表了許多有深度和思想的觀點。一起來看看吧。也歡迎你加入我們,談談你的想法。今日其他熱議話題:

檢視【茅台集團:茅台酒基本需求面沒有變】的精彩觀點
檢視【央行定於近期開展國債借入操作】的精彩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