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新生入學典禮,「飛彈雕刻師」開講大學第一課

2024-09-11社會
趙紫君 封面新聞記者 蘇定偉
「我出生在一個小山村,曾是一名高職學生,成長為北航的博士,成為一名大國工匠,飛彈雕刻師。」9月10日,南充科技職業學院新生入學典禮上,3名「大國工匠」成為重要嘉賓,有「飛彈雕刻師」美譽的曹彥生博士,開講大學第一課,向3500余名新生講述自己「追夢」的故事。
曹彥生講述自己的「追夢」故事(攝影 馬烈)
「追夢」的故事:高職生成為「飛彈雕刻師」
對數控加工專業的摯愛,成就了他多項奇跡般的記錄:24歲,成為航天科工最年輕的高級技師;25歲,獲得第三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數控銑工組亞軍;26歲,成為最年輕的北京市「金牌教練」。他就是曹彥生,一名「飛彈雕刻師」。
曹彥生出生在一個小山村,爺爺是抗戰老兵,父親是村裏為數不多的黨員,他從小就很喜歡聽老一輩人講述前輩先烈的種種動人事跡。或許因為耳濡目染,在孩童時期心中就埋下了以身報國的種子。經過了一番篩選,曹彥生選擇了職業技術學院數控技術套用專業。那時候對於專業認識並不多,就是想希望學一門手藝,能有一份不錯的收入,給家庭減輕負擔。「機械加工制造領域對於我來說還很陌生,只是隱約感覺能夠操作各式各樣機床這樣的龐然大物造出生產生活需要的工具,甚至能改進設計,是件非常厲害的事情。」
新生開學典禮現場(攝影 馬烈)
高職校畢業在即,回想起學校老師的職業生涯指導、父輩的家國情懷,曹彥生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時代洪流中,下定決心做一名產業工人,進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成為一名光榮的航天技術工人。
為讓自己最快沈澱下來提高技術,曹彥生選擇了對於精度要求極高的魯班鎖來練手,這種魯班鎖由12個零散的零件組成,擁有一百多個面的立方體。在最平凡的崗位上工作了整整3年後,曹彥生接到了一個極其重要的加工任務,需要加工的零部件是飛彈的重要構件。春節期間,一個人在車間裏不眠不休地幹了整整四天四夜,終於生產出了符合標準的新產品,這次的加工也為他贏得了「飛彈雕刻師」的美譽。
24歲時,曹彥生成為航天科工集團最為年輕的高級技師,25歲時,獲得第三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數控銑工組的亞軍,26歲斬獲北京市的金牌教練稱號,取得了3個職業工種的高級技師等級的職業資格證書。先後獲得了「全國技術能手」「首都勞動獎章」「中國航天基金獎」「大國工匠」「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國務院特殊津貼」等榮譽,申請了多項國家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獲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學位。
聘請「大國工匠」為學校客座教授(攝影 馬烈)
「工匠」的搖籃:張瀾家鄉第一所高校
和曹彥生一同亮相的還有兩位「大國工匠」,一位是全國勞動模範、中國中鐵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城市軌域交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為高鐵構築供電「大運河」的林雲誌;一位是軌域交通運載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博士生導師、西南交通大學青島軌域交通研究院院長、江蘇路航軌域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建輝。
開學典禮上,3位「大國工匠」受聘於學院客座教授。3名業界鼎鼎有名的「大國工匠」為何同時受聘於南充科技職業學院?與這所高校的「初心使命」密切相關。
南充科技職業學院建立於2019年5月,在川東北,這是第一所以「科技」命名的高等學府,也是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張瀾先生的家鄉——西充的第一所高等院校。技能報國、技能強校、技能成才,5年來,全體南科人,以匠心致初心,以初心致未來!
新生開學典禮現場(攝影 馬烈)
千畝校園,依山而建,靚麗大氣,綠色、生態,環境優美。滿眼望去,翠綠欲滴,靜、凈、素、雅,相映成趣,清新雅致,人在校園走,影在綠中行。學校建立8個二級學院,開設27個專業,建有12個校內實訓中心,82個實訓(實驗)室,實訓工位4073個,圖書館館藏圖書50余萬冊。學校建立了7個產業學院,成立了南充學前教育職教集團、臨江新區智慧制造職教集團,開辦「源維」工匠班,與200余家幼稚園,30余家綜合醫院,120余家企業合作,大力構建校企合作平台,深入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工作,持續完善多元化、多層次開放辦學格局。建立「張瀾研究院」「張瀾書院」傳承張瀾文化;建設景觀石刻文化、工匠故事壁畫;建設二級學院文化長廊、學院幹道文化走廊,傳承大學文化、融入區域文化、融匯企業文化,不斷培養同學們的職業精神、工匠精神和提升綜合素養。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3500余名新生邂逅在美麗的空頂山下,淺淺的陽溪河畔,在「大國工匠」的帶領下,開啟嶄新的大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