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構建生態警務新模式 實作共治共美共富

2024-07-15社會

「雨晴華表插無孤,霧散丹霞落雁湖。洞窈不知紅日過,峰危倩得白雲扶。」這首詩形象地展現出了平陽南雁蕩山的美麗景象。

今年以來,平陽公安結合地理優勢,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生態警務工作,以「護航強城」系列行動為載體,探索建立「123」生態警務機制,深入推進生態警務建設,努力提升生態治理效能,讓綠水青山的畫卷更加平安美麗。

1

以「警」為基

匯聚最大工作合力

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上,平陽公安始終堅持保護優先,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融合「河道警長」「林區警長」職能,構建由縣局主要領導任總警長、分管副局長任副總警長,各派出所所長任鄉鎮級警長,責任區民警任轄區生態警長的「縣、鄉、村」三級生態警長體系。將生態警務建設工作融入派出所主防警務改革,列明警長職責清單,推動全縣48名責任區生態警長掛鉤村居,與各村網格員深度融合,嚴密巡防守護,維護轄區生態安全穩定。今年以來,共開展各類生態領域警務活動80余次,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風險隱患20余起。

同時,堅持「警力有限、民力無窮」原則,充分發揮護林員、誌願者、公益救援隊等群防群治力量作用,積極組建「生態義警」隊伍,協助生態警長開展法治宣傳、生態巡邏防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各類活動,形成群防群治強大合力。目前,全縣已建立「生態義警」7支,開展聯合巡邏20余次,發放宣傳相關資料2000余份。

2

以「護」為主

打造生態管控陣地

平陽公安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做強生態警務,按照「生態警務+」的行刑聯動共治模式,重點打造兩個生態警務「站點」、一個「基地」,提高治理效能。

一是突出「山林」保護。充分發揮基層生態治理「前沿哨卡」的作用,聚焦南雁蕩山風景名勝區、鰲江流域等重點部位,統籌轄區派出所警力,在南雁蕩山景區建成生態警務聯勤工作站,助力文旅產業發展。定期聯動主管部門對侵害旅客權益亂象開展整治,點對點為遊客提供報警求助,旅遊咨詢等「一站式」便民利民服務。同時,聯合路面警力和警用無人機,對重點區域開展「陸空聯動」巡防與宣傳,為遊客及周邊居民提供立體化、全天候安全保障。

二是突出「河湖」保護。完善「河道警長」工作機制,以蕭江塘河水閘站修繕加固工程為契機,主動對接水利部門、蕭江鎮,新建蕭江塘河生態警務聯勤工作站,主抓水質提升、協同岸線治理、引導群眾自治,確保該流域長治久清,用水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三是突出「修復」保護。深化跨部門互助協助機制,實作森林資源類違法行為「行政監管—刑事打擊—公益追責—生態修復」閉環處置。聯合檢察、法院、資規、農業農村等部門出台【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移交保管處置管理辦法】,探索涉案植物先行處置機制,破解涉案植物處置難、保管難、存活難等系列問題。在國營浙江平陽林場建立生態資源公益修復基地,移植涉案野生植物700余株,修復存活率達到90%以上。

3

以「智」為要

提升生態治理質效

前端感知上,堅持共建共治,以防控治理中心建設為契機,在全縣生態重點部位布建426個視訊監控,歸集全縣水域及岸邊檢視數據,對生態領域人、事、物、單位(部位)等要素進行掌控,搭建涉水事件預警模組,形成智慧感知矩陣,織密動態監測網。

中端服務上,建成食藥環知快檢實驗室,分類收集各類數據資訊,為「源e檢」數位平台擴容增效,有力破解食品案件發現難、檢測難的難題。

末端打擊上,緊盯生態領域犯罪重點難點,以「昆侖」「三治」專項行動為抓手,建立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綜合執法等部門資訊聯動,拓寬線索來源,推動生態資源保護由「各管」向「共治」轉變。健全警種協同工作機制,重大案件實行「一專案一專班」,實作數據研判、線索排查、深挖拓線、收網打擊閉環執行,最大化提升全環節、全鏈條、全要素打擊成效。

二審|鄭小鴿

一審|陳崇可

責編|毛 聚

編輯|張揚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