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鄉的剛子,那可是個能吃苦的奮鬥青年。1992 年,兩歲的他就沒了父親,母親還被爺爺和姑姑藏起他後無奈回了四川,從此音信全無。
剛子十六歲就去學焊工,別人一天幹七八個小時,他卻幹十二個小時,每月能有一萬多收入。兩年後就翻蓋了老房子,19 歲創業,憑借精湛技藝,工廠越做越大。2013 年,李萍萍進了工廠,兩人很快戀愛。
可到了談婚論嫁時,剛子卻猶豫了,原來他想找到母親,讓母親見證自己的婚禮。在姑姑的提示下,剛子找到了母親的信,確定地址後,和萍萍踏上了 1300 多公裏的尋母之旅。
到了西來古鎮,剛子找陳玉梅,竟遇到個小夥說自己母親就是。一番打聽,確定小夥的母親就是剛子親媽。母子相見,那場面,真是讓人淚目。剛子媽得知兒子的經歷,既心疼又欣慰。
剛子了解到弟弟妹妹的情況後,決定承擔他們的學費和生活費。2017 年國慶,剛子舉行婚禮,母親和弟弟妹妹都來了,一家人幸福地擁抱。
剛子的故事真的太讓人感慨了,他的堅持尋母,不僅圓了自己的夢,也讓這個家完整了。現在社會,很多人忙於工作,忽略了親情。剛子在事業有成後,依然執著地尋找母親,這種對親情的重視,值得我們學習。而且他在面對弟弟妹妹的困境時,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這份責任感也難能可貴。
大家說說,在生活中,你們有沒有遇到過這樣重視親情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