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線上12月31日訊 「我終於能正常享受國家相關補助政策了,太謝謝你們了,幫我解決了一個大難題。」看著手中嶄新的二代身份證,獨居多年的葉大爺熱淚盈眶。
不久前,壽寧縣公安局平溪派出所民警阮龍基在入戶走訪時了解到,應科村於嶺有一位孤寡老人始終未辦理二代居民身份證。獲悉情況後,阮龍基立即聯系平溪鎮民政辦工作人員和政府誌願者,前往老人家中了解情況。
原來,葉大爺多年來都獨居在應科村於嶺,自居民身份證換代後就沒有辦理過二代身份證。因不清楚國家相關政策,葉大爺也沒有低保補貼,生活過得分外拮據。
「您放心,我們這次來,就是幫您解決難題的。」交談中,阮龍基給葉大爺吃下一顆「定心丸」,並立即啟用「社群民警+民政+N」救助模式,與民政辦工作人員共同為葉大爺梳理相關材料,成功為其補辦了二代身份證。在葉大爺拿到新證件後,阮龍基不忘叮囑民政辦工作人員,繼續跟進其醫社保、貧困補助的申請業務,確保葉大爺能夠正常享受國家的相關補助。
持續深化改革創新,以機制、方法、路徑創新破解民生難題。今年以來,平溪派出所牢固樹立以政務服務事項提升社會救助工作質效的理念,將戶籍業務與「民政+民警+N」主動救助模式無縫對接,以幫扶救助特殊困難群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整合民警、民政、社工、誌願者、網格員等工作力量,主動上門摸排發現救助物件,主動幫助特殊困難老年人,透過更加貼合民生的服務模式,不斷最佳化便民惠民措施,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兜住兜準兜牢基本民生底線
如何讓「及時雨」更及時?「雪中炭」更暖心?工作中,該所牢固樹立「群眾的需求在哪裏,公安視窗就‘開’到哪裏」的理念,不斷深化服務措施,延伸便民服務渠道,為因實際困難不能前往戶籍視窗辦理事項的特殊群體提供「上門幫辦」服務,用「服務指數」贏得群眾「滿意指數」。
今年11月,該所民警在入戶調查時,得知平溪鎮龍頭坑一村民多年前因病導致癱瘓在床,無法行走,不能到派出所辦理身份證件,對生活及醫療等產生了嚴重影響。本著便民利民的原則,民警主動將「視窗」前移,到其家中采集人像資訊,為她辦理了身份證件,並將辦理好的身份證送至其家中,為其解決「燃眉之急」。
「根據群眾的階段性、個人化需要,我們還實行客製化服務,推動網上預約、錯峰辦理、假日輪值、急事急辦等特色服務落地生根。」平溪派出所所長沈成奎介紹,針對老年人辦理公安政務的高頻事項,該所還進一步最佳化適老化服務舉措在保留視窗傳統服務方式的基礎上,開展「一對一」專人引導,幫助老年人使用自助裝置,解決老年人運用智慧技術困難。
此外,平溪派出所戶籍視窗制作了便民小標簽,一次性告知群眾辦理各項戶籍業務需要準備的資料,並預留派出所的聯系方式,方便群眾線上咨詢,有效避免了群眾辦業務多次往返的麻煩。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視窗是公安機關密切警民關系的橋梁紐帶,是樹立公安形象的最直觀表現。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最佳化工作流程,升級群眾體驗,以更加暖心的態度、更加優質的服務,讓公安視窗成為連線民心、傳遞溫暖的橋梁。」沈成奎表示。
(本報記者 龔麗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