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地鐵站點命名「去村化」,讓人五味雜陳

2024-02-27社會
□張翼
近日,西安市民政局在官網釋出了關於西安地鐵8號線、10號線站點命名方案的公示。對比之前的工程站名,修改完善後的站名似有「去村化」傾向。(2月26日【華商報】)
地鐵站的命名,科學性、公眾性要求比較強,就是要名實相副。既然進出口空間位置已經選定,那麽,站名當然就應該對應可以透過經緯度釘選的這個位置——真的是這裏,而不是「在別處」。對周邊居民而言,要認得回家的路;對遠方來客而言,要曉得最近的路。
總之,要以乘客出行的最大便利為追求,不能讓乘客瞅著站牌發楞,老居民遇到了新站牌,新遊客看到了問號臉,還非得拿出手機檢索「霸城門站」,括弧顯示「霸城門站位於明光路與鳳城二路路口,漢長安城霸城門遺址東側」,再檢索「大風閣」,括弧顯示「大風閣站位於鳳城二路與明光路路口,漢長安城遺址東側」。相比較之前定位似乎更清晰的「明光路」「範家村」,這兩處站名修改顯然似乎具有有意「導遊」的性質。然而這恐怕對熟悉當地「地形」的老居民而言,都屬於普及版的新地理知識。無論對本地人還是外地人,準確「導航」的功能,都不那麽明顯。
在公示方案中,「去村化」似是比較明顯的趨勢。8號線37座車站,「村名命名有所減少」,範家村改成大風閣就是一例。沒有出現「村」名但似乎有「村」之意的「等駕坡站」和「王家墳站」,分別擬更名為「幸福林帶南站」和「幸福林帶北站」。這裏更改的動機,很顯然和之前的某遺址東側類似,在給「幸福林帶」這樣一個據稱是「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間綜合利用工程之一,全國最大的城市景觀林帶計畫」背書。顧名思義,似乎是某「林帶」的南北兩個端點;然而資訊顯示全長5.85公裏,「北起華清路,南至新興南路」,好像和實際位置資訊並不能嚴格對照。況且,已經有熱心網友指出,「等駕坡」和「王家墳」的歷史感和故事傳說、標識意義顯然更深入人心,改得多少有些牽強。
同樣,10號線也是,途經的繩劉村、桑家村、杏王村分別更名為楊官寨、渭陽大道和杏王站。分別指向一個大遺址、一處大道、一棵「大樹」,確實沒有一個「村」字,有點高大上的意思了。是不是對應準確,還可以再就近考證。
無論如何,這種有意無意「去村化」的地鐵站點命名選擇,讓人五味雜陳。
隨著城市化行程和城中村改造,很多村莊都已經化身為高樓大廈;一個帶「村」的地名、路名的存在,就是對許許多多村中父老鄉愁記憶的保留,也是對地方歷史文化變遷的硬承接。無論世事如何變遷,多少年後,那塊地界,還有個銘刻兒時記憶的舊名字響徹在公交站牌或者地鐵車廂裏,這一點都不落伍、不土氣、不掉價,反而彰顯底蘊、溫度和深情。
中關村、虹橋村、杏花村……不是就做大做強了嗎?即便沒有多出名的,但只要原有的「村」名還在著,就是一種關於柴米油鹽煙火人間的家園質感的喚醒,而不是滿車廂的站名都是變相的「廣告牌」。在指向確定的情況下,硬性推進的「去村化」命名其實並無必要。況且,有些村並沒有被拆,還在著的;有些站名由某某「路」改成了某某「寨」,看來寨字輩還是比較幸運,是不是「寨」字比「村」顯得更霸氣?
公示就是在征求意見、歡迎挑刺。想來,國際化大都市的地鐵,也許還是能容下一個「村」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