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14款個人養老金商保結算利率高於3%,高稅率人群認購最多可節稅十幾萬元?

2025-01-16社會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 上海報道

2025開年,已經推廣至全國的個人養老金商業養老保險產品陸續公布了去年的收益率。

截至目前,全國27家商業保險公司經營約160余款個人養老金商業養老險產品,新華保險、泰康養老、太保壽險、人保壽險、國民養老等數家險企已經公布了2024年的產品結算利率,這些公司經營的共計14款個人養老金帳戶收益率普遍在3%以上,但是相比2023年高於3.5%的結算利率,收益回落了近0.4個百分點,不過相關險企個人養老金帳戶收益率最高的仍達到4%以上。

「從公布的小部份個人養老金商業養老險產品的收益率來看,基本能反映出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的全貌,即保底收益維持在2.5%,年化浮動收益可能達不到1%,整體收益預計會低於前年。但是這和去年投資者在股票、基金上出現的大幅虧損相比,應該還是非常不錯的,在個人養老金產品絕對數量低於基金、銀行理財兩大類之下,選擇個人養老金認購商保產品的客戶跑贏了大市。我們預計2025年在保證收益大機率下降的情況下,浮動收益會表現較好,但這仍然取決於資本市場的表現。」上海一家經營個人養老金產品的商業保險機構負責人陳輝(化名)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數人仍在猶豫是否要認購個人養老金時,有稅務專家受訪時建議,年度承擔個稅較高(稅率達到20%)的個人可以認購,長期下來至少可以節稅數萬至十數萬元。

保險產品收益有保證

「保險產品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當前保險公司的產品模式基本都是建立穩健+進取兩個帳戶,穩健帳戶能給到客戶保證收益,也就是跟隨銀行存款利率腳步;進取帳戶則取決於保險公司帳戶的運作表現,一般來說,絕對收益不會太高,從長期來看抵消客戶到期領取養老金時繳納的3%稅率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如果客戶認購的是銀行存款,那到時候收益都抵不上要繳納的稅,在利率下行的大趨勢下,銀行存款產品在個人養老金市場上可以說不會成為選擇。」1月15日,也有商業保險機構相關部門負責人受訪時坦言。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聯合釋出【關於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通知】,宣布從2024年12月15日起,個人養老金制度從36個先行試點城市(地區)推廣至全國,根據人社部披露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1月,中國個人養老金開戶人數已逾7000萬人。而此前國金證券預測,年繳存規模有望達到1563億元。

不過,商業保險公司經營的個人養老金商業養老保險產品規模僅在百億級。

在14款已經披露2024年的結算利率的專屬商業養老保險中,【華夏時報】記者也發現,穩健型帳戶結算利率均值約為3.33%,進取型帳戶結算利率均值約為3.36%,大部份產品結算利率分布於3%—4%之間,最高達到4.07%。14款產品中,國民養老的「國民共同富裕」「國民共同富裕B款」以及新華養老的「盈佳人生」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兩類帳戶的結算利率水平較高,均超過了4.00%。

與2023年相比,已經披露的14款產品穩健型帳戶整體下行趨勢較為明顯,2024年平均結算利率為3.33%,較2023年回落0.33個百分點。具體來看,僅新華養老「盈佳人生」產品微升,結算利率從4.00%小幅提升至4.05%,其余產品或持平或下調。其中,太保壽險「易生福(A)」「易生福(B)」產品、中國人壽的「鑫享寶」產品以及人保壽險的「福壽年年」「福壽年年(B)」產品,降幅均超過0.7個百分點。

進取型帳戶方面表現雖然相對穩健,但同樣面臨下行壓力。2024年進取型帳戶平均結算利率為3.36%,較2023年的3.62%下滑0.26個百分點。值得註意的是,部份產品實作逆勢增長,新華養老「盈佳人生」2024年結算利率達4.10%,較2023年的3.60%上漲明顯。同時,國民養老的「國民共同富裕」「國民共同富裕B款」產品依然保持了4.12%的亮眼成績。不過,整體而言,大多產品結算利率普遍承壓,不少產品降幅超過0.7個百分點。

「在低利率環境下,穩健型帳戶和進取型帳戶的投資策略都會受到一定影響,但進取型帳戶由於配置了更多風險較高的資產,其收益率下降振幅可能更大,從而縮小了與穩健型帳戶的收益率差距。疊加2024年資本市場大幅波動,權益市場波動加劇,固收類產品收益率持續下降,這影響了保險公司的權益投資收益和固定收益投資收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創新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龍格對本報記者分析表示。

高收入人群到底能省多少稅?

記者檢索全國人社政務服務平台數據發現,截至2025年1月9日,個人養老金產品共956款,其中,儲蓄、基金、保險、理財產品數量分別為466只、287只、177只、26只。較【通知】釋出前,產品數量增加了120款,增量主要來自基金和保險領域。在已上架的177只保險產品中,年金險和兩全險產品分別為96只和56只,專屬養老保險產品25只。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剔除各類個人養老險產品的收益比較,在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鋪開的檔口,很多稅務籌劃人士強烈建議高稅率人群透過購買該產品節稅。

「根據現行的稅率,在五項社保專項扣除和個人子女教育、嬰幼兒撫養、獨生子女贍養老人以及租房資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後,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6萬元的,對應的個人所得稅稅率是3%,假如再購買個人養老金年度扣除1.2萬元,那麽可以節稅360元;以此類推,3.6萬—14.4萬元應納稅所得額稅率在10%,認購1.2萬元個人養老金則可節稅1200元;14.4萬元—30萬元區間對應的稅率為20%,認購可節稅2400元;30萬—42萬元去年對應稅率為25%,認購可節稅3000元;42萬元—66萬元區間對應的稅率為30%,認購可節稅3600元;66萬元—96萬元區間對應的稅率是35%,認購可節稅4200元;超過96萬元的稅率45%,認購可節稅5400元。如果一個40歲的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年收入百萬級別的,那麽他認購個人養老金可以合理節稅達到十多萬元,這十多萬元遠遠超過他退休後領取這部份養老金所繳納的3%個稅。」資深稅務籌劃專家韓琴(化名)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不過,當前購買不同型別的個人養老金產品尤其是保險類的並不便捷。

在北京工商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徐徐看來,對於已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帳戶的投資者來說,購買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的線上渠道主要是銀行等第三方渠道App和保險公司自營平台,但由於投保入口、支付行要求、銀行對接產品、技術流程等諸多問題的限制,導致了購買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不夠便利。

龍格也表示,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通常包含復雜的條款和條件,如猶豫期、退保損失、投資報酬等,這些對普通投資者來說可能難以理解。此外,不同保險公司提供的產品在設計和定價上可能存在差異,進一步增加了投資者的選擇難度。

「從產品特點來看,保險產品通常具有較長的釘選期,流動性相對較差,而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則提供更高的靈活性,更容易吸引追求短期收益的投資者。此外,保險產品的結構較為復雜,包含保障和投資雙重功能,普通投資者可能難以全面理解其運作機制和潛在收益。」中歐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芮萌表示。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