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她85年任江西省委書記,晚年致力於慈善,如今已經93歲高齡仍在世

2024-02-18社會

1985年7月,江西南昌路上一輛公交車上,一群人正擠在一起。

時值夏季氣候炎熱,外面的溫度就已經達到了37℃,更何況是車裏的問題,許多人都被擠得汗流浹背,然而就在這時,也不知道是誰說了一句:

「真該讓當官的嘗嘗坐公交的滋味!」

當時車上有個年過五旬的老太太,聽到這話後,不由得搖了搖頭。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這位老太太下車後,徑直走到了省政府,換了一身筆挺的西裝,當天晚上她就給南昌市打了一個電話,要求切實改善老百姓出行條件,適當增加公交車的數量。

也許有人會問,這個老太太是誰?但可能誰也想不到,她就是時任江西省委書記萬紹芬。

從他當選江西省委書記,再到坐公交車,其實也不過才一個月的時間,但萬紹芬已經開始帶著調查小組深入江西各個地方調研,了解江西百姓實際的生活狀況。並根據調研的實際情況,著手進行整改

事後有人了解到萬紹芬這一舉動後,也忍不住稱贊:

「這位新上任的女書記,是個為人民服務的好官!」

1985年6月,江西省召開第八次黨代會後,時任省委書記的白棟材因為年事已高,正式退居二線,不再擔任領導職務。也就是在這次會議上,時任江西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的萬紹芬以99%的得票率,高票當選為江西省委書記。

事後白棟材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

「過去有一個說法,老幹部交班新幹部要扶上馬,送一程,根據江西省委新的班子實際情況,我準備扶上馬後,一步也不送了。」

圖【共和國第一位女省委書記】

萬紹芬當選為江西省委書記後,確實引起了各方的註意,如果不算老一輩兒幹部,萬紹芬是新中國建立以後第一個女省委書記,由此也可以想象,她身上的擔子確實是不輕。

對於自己當選為省委書記,萬紹芬後來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曾這樣說了一句:

「我認為,一是時代的機遇。當時大批老幹部退到二線,像我這樣的一批比較年輕的幹部被提拔到了領導崗位上來。我是新中國成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也有著一定的在各級領導崗位上工作的經歷;二是白棟材等老領導的推薦;三是中央對我的考查肯定;四是黨代會代表們對我的信任。」

而且萬紹芬當選省委書記之初,正是中國改革開放關鍵時刻,老一輩兒幹部完全結束領導崗位「不顧不問」,各方翹首以盼之際,究竟該怎麽做,其實誰都心裏沒底。

在江西第八次黨代會上,萬紹芬當選後發表就職演時就公開表示:

「要對得起江西人民。還要對得起全國的婦女同誌們...」

萬紹芬的當選,確實承擔著社會各方對她的期許,在上任後短短一個月裏,萬紹芬就收到了各個縣市區4699封信,這些信來自於社會各個階層,其中還有不少港澳台同胞們寄來的信。

為了能讓所有的領導幹部率先動起來,萬紹芬自己帶頭就下到了基層。無論寒冬臘月,還是炎熱酷暑,萬紹芬不顧高齡,堅持深入一線視察調研,了解老百姓生活中所面臨的方方面面困難,並切實做出改進計劃。

當然,這也只是萬裏長征走出來的第一步。

萬紹芬在擔任江西省委書記之前,已經在這片土地上工作了十多年,事實上她也對這個地方不陌生。

其實從建國初年,萬紹芬就被調到江西工作過許多年,在江西南昌團市委工作,一直到1957年才被調離到西北工作,在陜西工作了17年以後,1974年又被調回到江西工作。

對這片土地,萬紹芬懷有很深的感情。

而就在擔任江西省委書記後,萬紹芬主抓了兩件大事,一件是改革開放,一件是老區建設。

江西是個革命老區,發展老區經濟,帶動當地百姓脫貧致富一直是萬紹芬的心願:

「江西90多個縣,78個是老區。不抓老區經濟,不帶老區人民致富,我們對不起犧牲的革命烈士,對不起老區人民啊。」

江西省成立老區建設委員會後,萬紹芬以省委書記的身份兼任老區建設委員會主任,動員組織了12000多人的幹部隊伍深入老區實際調研,推動了一大批農村致富的計畫上馬。

為了加快江西的經濟建設,萬紹芬等領導班子提出了開放九江、贛州兩個特區,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減輕、放寬、搞活」的政策,為招商引資和農村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

萬紹芬的魄力與膽略,贏得了江西幹部群眾們的一致好評。

對於改革開放經濟建設的問題,萬紹芬也旗幟鮮明的表態:

「凡是有利於解放生產力,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就要堅持,就要支持和保護。」

萬紹芬卸任省委書記多年後,有一次接受記者采訪時被問:

「主政江西3年,您對自己做過的哪些事比較滿意呢?」

萬紹芬只是淡淡的笑了一笑:

「滿意不滿意,要由人民群眾來評說。」

萬紹芬在擔任江西省委書記期間,曾力主復建九江長江大橋。

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央為了修建京九線,原定在江西九江建設一座比南京長江大橋還要長900多米的鋼架鐵路、公路橋,然而隨著後來京九線的下馬,九江長江大橋的建設工程也隨之而結束。

從上任江西省委書記的那天開始,萬紹芬就意識到,九江長江大橋是江西經濟騰飛重要的經濟命脈。

1985年8月,萬紹芬帶著調查組赴九江長江大橋工地視察。

當年九江長江大橋工程雖然下馬,但實際上已經開工了有一段時間,後來工程下馬以後,施工隊陸續撤離,只留下了少部份工人,當時江面上還樹立著突兀的橋墩,既影響市容,又不利於交通,盡管萬紹芬當時還未獲得批準,但她還是只是九江市政府,迅速拿出一個復建九江長江大橋的計劃。

1986年3月,萬紹芬赴北京開會,同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的萬裏,匯報了要求復建九江長江大橋的設想。

萬裏後來表態支持萬紹芬這一想法, 並於當年11月27日赴江西九江視察大橋工地視察。

圖|九江長江大橋

據萬紹芬回憶:

當時工人們爭先恐後地說道:「我們日夜盼這座橋續建!」「我們都快退休了,趕不上橋修好,不甘心啊!」......聞聽工人們的心聲後,萬裏表示,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十分重視九江長江大橋的建設,復建的問題一定會研究,請大家放心。

對於九江大橋的復建,萬裏問的很仔細,從施工所需要的投入以及多少鋼材的問題,並且直接現場表態,支持九江大橋復建。

不僅如此,萬裏得知南昌的八一大橋無法滿足城市交通同行的情況後,力主在南昌市建設地而坐跨江大橋——南昌大橋。

談到這樁往事,萬紹芬也忍不住有所感觸

「回想起來,萬裏副總理對八一大橋的視察促使南昌大橋得以順利立項批復並建成,這是我們江西省的一個額外收獲。」

九江長江大橋建成後,有記者赴當地采訪,當地百姓都說:

「你們寫九江大橋的建造史,一定要把「兩萬」(萬裏,萬紹芬)寫進去,他們是立了很大功勞的。」

圖|萬紹芬

1988年,萬紹芬調赴中央履職,她在擔任江西省委書記的三年時間裏,江西的財政收入每年以20%-30%的速度遞增,工農業總產值增長速度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老區各縣鄉啟動了2000多個建設計畫,修了2000多公裏的公路。

為了江西的經濟建設,萬紹芬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江西的幾年時間裏,萬紹芬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騰飛,還促進了當地黨風廉政建設。

從萬紹芬當選江西省委書記的那一天,她就肩負著江西百姓的期許,特別是婦女同誌,據說一位曾長期遭受丈夫打罵的農村婦女聽說萬紹芬當選省委書記後,對丈夫說了這樣一句話:

「你不能再打我了,我們有女省委書記了,再打,我就去告你!」

其實從我們今天角度看去,萬紹芬有很多施政理念都是超前的,比如在1985年,萬紹芬就提出了「以權謀公,用權為民」,又比如,萬紹芬在擔任江西省婦聯主任期間,社會各界因為受教育問題局限,不能夠做到知法懂法,婦女兒童的權益有時不能夠得到保障,萬紹芬後來以50多歲高齡投入到學習法律中,不僅如此她在擔任省委書記後,親內建領省裏幾套班子學習法律,要求和各級幹部「嚴格依法辦事」。

萬紹芬在擔任省委書記之前,省裏就已經進了一批「奔馳」轎車,按照規定,這批車應該是專供省委領導幹部專用的公務用車,然而萬紹芬在上任後,卻主張將這些車分給江西「幾老」。

有關部門雖然遵照了萬紹芬指示,但卻同時表示:

「書記省長還是應該各分一部。」

然而,分給萬紹芬的那一部,她卻堅決不要,最後分給她的那輛車專門用於接待重回江西的老紅軍、老幹部的專車,而萬紹芬自己始終坐著那輛舊「上海」。

萬紹芬出任江西省委書記期間,發生了一件大案。

時任江西省省長的倪獻策,利用手中的職權為自己謀取私利,後來中紀委下來調查的時候,竟然還查到一封倪獻策寫給情婦郭曉紅的信,上面這些這樣一段話: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什麽省長不省長,我就是為了我和你才去幹的……」

後來有記者采訪萬紹芬:

「這也是省委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的成果嗎?」

萬紹芬聽到這個問題後,立馬嚴肅的指出:

「這個案子當時是駐外人員等向中央舉報、中央查辦的大案,中紀委派劉麗英同誌帶隊,在江西調查前後近一年的時間,才定案的。不要把這件事記在我萬紹芬的頭上,這個功,我可不敢貪。」

從倪獻策大案發生後,萬紹芬更加註重省委領導班子以及各個部門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

萬紹芬任江西省委書記期間,堅持任人唯賢,知人善任,反對任人唯親,反對任人唯派,反對任人唯順,反對妒賢嫉能,敢於薦賢,敢於把關;不搞特權,不謀私利,打造了一個作風優良,堅實的領導班子。

萬紹芬常說的一句話是:

「有些當官的什麽人都怕得罪,唯獨不怕得罪百姓,而我該得罪的就得罪,只要不得罪百姓就好。」

時隔多年後,萬紹芬曾這樣回憶在江西的作為:

「在江西,留下的是我對江西的一片真誠,帶走的是江西人民對我的一片真情。」

1988年5月,萬紹芬調赴北京,出任中華全國總工會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正部長級)。

在原本的計劃中,萬紹芬要出任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要領導人,但在選舉中卻意外落選,要知道那時萬紹芬還擔任著中央委員,此次落選的打擊對她而言不算小,當時不少中央領導人,包括全國各地以及港澳代表都紛紛來到萬紹芬住處看望並安慰她。給了她莫大的鼓舞。

盡管許多的工會代表都認為,以萬紹芬穩健的處事風格,不擔任總工會領導有些可惜,但作為一名優秀的黨員幹部,萬紹芬很快就調整了心態,事後還到各個代表團的駐地去探望。

1988年12月,中央調萬紹芬出任統戰部副部長,主要負責港澳台僑、海外聯絡和經濟領域裏的統戰工作。

萬紹芬出任統戰部副部長後,致力於祖國統一的大業,在任期間,萬紹芬走訪了很多國家和地區,對當地的華人華僑致以親切問候,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對萬紹芬也都予以高規格的禮遇。

香港著名的實業家李嘉誠就曾盛贊萬紹芬:

「是非常值得尊敬和信任的人。」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以後,萬紹芬主動申請了離休,盡管是結束了一線的領導崗位,但她仍然致力於公益慈善事業。

1998年,長江、嫩江、松花江等江河流域地區爆發特大洪水,波及四個省市。

時任國際慈善基金委員會名譽主席的萬紹芬立即發動各方力量,為災區捐款捐物,並主動率團行程1400公裏,將各方捐贈的價值7660萬元人民幣的賑災款物送達江西9個縣的災民手中。

每到一處,災區的民眾都會握著萬紹芬的手:

「感謝黨,感謝萬書記。」

對於各個受災地區的捐助,萬紹芬始終不遺余力將物資送到災區,特別是受災嚴重的江西,據數據統計,僅僅只是江西一省所得到的捐助款項就達2000萬元。

因為常年累月的堅持慈善事業,經萬紹芬的手累積的這些資助的款項達到了天文數位,但她卻始終秉持著公開公正的原則,對於這些善款的流向和去處,萬紹芬始終投入了很多精力關註。

根據相關的工作人員回憶,當時的萬紹芬為了以示捐款透明,她會首先找到籌款物件,和對方詳細商談。達成捐款意願以後,她只負責牽線讓捐贈者和被捐贈者雙方見面。如果洽談結果順利,慈善家們只需要把款項打入公開指定帳戶即可。

對於這樣一個致力於慈善事業的老人,香港有一家媒體曾這樣稱贊她:

「全身心投入的,為中國慈善事業奔忙著。雖然每天都忙碌不已,但卻不求任何報酬。」

不僅致力於帶動慈善事業,萬紹芬還將自己為數不多的積蓄也投入其中。

僅僅在2007年,萬紹芬就捐出了3萬多元,2008年汶川地震,萬紹芬自己捐了三個月的薪資,並且還積極投入到抗震救災之中。

也有人問萬紹芬,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麽,但老人只是笑了笑回答了一句:

「給別人帶來快樂,就是我的快樂。」

時至今日,萬紹芬已經年過九旬,卻依然不遺余力的奔走在國家建設的道路上,除了慈善事業,老人還關註著環保問題,致力於宣傳保護弓境、保護水資源、減少食物垃圾。

「讓青山綠水與人類共存是世紀的呼喚,是最大的善舉!」

萬紹芬的這份精神,讓人不由得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