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日報:名義GDP「註水」難掩日本經濟頹勢

2024-08-19社會
[新聞頁-台海網]

日本【每日新聞】8月15日刊登題為【600萬億日元名義GDP是「註水數值」?】的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日本內閣府15日釋出2024年第二季度國內生產毛額(GDP)速報,換算成年度名義GDP首次超過600萬億日元(約合4萬億美元)。作為「強勁經濟」的象征,2015年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出了600萬億日元這一目標,那麽日本經濟變強了嗎?

2015年9月,安倍再次當選自民黨總裁,推出「安倍經濟學」經濟政策的新三支箭。第一支箭是實作「強勁經濟」,提出在2020年前後使名義GDP達600萬億日元的目標。2015年日本名義GDP為538萬億日元,安倍政府旨在透過實作「名義GDP增長3%、實際GDP增長2%」達成規模目標。然而,日本經濟並未實作高速增長,安倍也在沒達到目標的情況下於2020年9月卸任。

以推遲四年實作目標的形式,日本名義GDP突破600萬億日元大關,主要原因在於今年物價高漲。

日本經濟曾長期處於通縮狀態,名義GDP和除去物價變動影響的實際GDP基本保持在相同水平。2015年名義GDP和實際GDP均為538萬億日元,2022年名義GDP為561萬億日元,實際GDP為550萬億日元。

不過,到了2023年,世界範圍內通脹加劇,日本名義GDP迅速增至590萬億日元區間。另一方面,實際GDP僅為559萬億日元,比前一年略有增長。名義GDP和實際GDP的差距拉大。

2023年名義GDP增長率為5.5%,遠高於安倍政府時期制定的目標,而實際GDP增長率為1.7%,低於安倍政府時期制定的目標。2024年也呈現同樣趨勢。即使家庭消費和企業裝置投資金額增加,數量也並非隨之同樣增加,這種狀態持續存在。

三菱日聯研究與咨詢公司首席研究員小林真一郎指出:「日本政府原本設想的是,名義GDP和實際GDP兼顧平衡地實作增長,最終突破600萬億日元大關。然而現在的情況是,通脹帶來註水效應,僅名義GDP規模加速增長。」

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日本名義GDP增長略顯乏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4月釋出的數據顯示,2025年日本名義GDP換算成美元是43103億美元,將被印度(43398億美元)趕超。印度人口增加和日元貶值是主要影響因素。不過,日本2023年名義GDP被德國趕超,剛跌至世界第四位,如果明年跌至第五位,則「經濟大國日本」的存在感將進一步減弱。

在這一背景下,內閣會議6月透過的經濟財政營運基本方針提出新目標,2040年前後實作名義GDP達1000萬億日元。在此之前政府目標是「名義GDP增長3%、實際GDP增長2%」,而這次旨在透過實際GDP年增長1%達成規模目標。這彰顯出日本政府重視實際GDP的同時努力推動經濟增長的姿態。內閣府官員解釋道:「其他國家名義GDP和實際GDP均有所增長,日本也必須迎頭趕上。如果不設定數位目標則會越來越落在後面。」

要實作真正的經濟增長,必不可少的是持續上調薪資、改革勞動力市場、透過擴大對新領域投資等強化產業競爭力。然而,日本經濟在這些方面缺乏力度。

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熊野英生對政府僅設定名義GDP數值目標之舉持懷疑態度。熊野英生指出:「如果物價上漲,實際GDP並不會隨之增長,反而是個人消費下降,民眾更傾向於節約開支。比起設定1000萬億日元的目標,更應該將提升人均賺錢能力列為目標。」(編譯/馬曉雲)

8月16日,人們走在日本東京銀座街頭。(法新社)

(來源: 參考訊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