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明會 北京報道
2024年的尾聲,央行開出首批債市罰單。
12月30日,據央行官網披露,因違反銀行間債券市場管理規定、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辨識義務,3家金融機構及相關工作人員合計被處以罰款6200余萬元,沒收違法所得860多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同日,由央行主管的銀行間市場自律組織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下稱「交易商協會」)官網釋出公告稱,當日該協會組織部份市場投資機構召開座談會,與會機構普遍認為,今年以來大量資金湧向債券市場,市場利率過快下行,利率風險逐步顯現,但由於擔心踏空錯失交易機會,投資人羊群效應突出,需要監管部門和自律組織加強預期引導。
有業內人士指出,央行此番趕在年尾公布處罰意見,為債市「降溫」態度明顯。
不過,在2024年最後一個交易日(12月31日),債牛氣息似是不減,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收益率多數下行。截至記者發稿前,10年期國債活躍券「24附息國債11」收益率下行2.35bp報1.6640%,30年期國債活躍券「24特別國債06」收益率下行2.8bp報1.9120%。
央行向債市亮出千萬級罰單
央行官網公布的處罰資訊表明,12月27日,央行針對湖南漵浦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湖南漵浦農商銀行」)、上海東亞期貨有限公司(下稱「東亞期貨」)和天津信唐貨幣經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天津信唐」)三家金融機構的債市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處罰舉措包括警告、罰款及沒收違法所得,三家機構的多名相關責任人同樣被處以警告、罰款。
就處罰金額(涵蓋機構及相關工作人員)而言,三家機構合計被罰6272.76萬元。其中,東亞期貨所受罰款金額居首,合計被罰3701.76萬元,湖南漵浦農商銀行、天津信唐次之,分別被處以罰款1413萬元、1158萬元。此外,東亞期貨和天津信唐被沒收違法所得,金額分別為857.25萬元、3.97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罰單公布當日,交易商協會組織部份市場投資機構召開座談會,聽取市場成員對促進金融市場健康規範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交易商協會表示,與會機構普遍認為,今年以來大量資金湧向債券市場,市場利率過快下行,利率風險逐步顯現,但由於擔心踏空錯失交易機會,投資人羊群效應突出,需要監管部門和自律組織加強預期引導。
交易商協會指出,有機構認為,當前債券市場對明年貨幣政策適度寬松預期存在過度透支,而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需要履行相應程式,建議加強政策協調和預期引導。有機構提出,銀行間市場是合格機構投資者市場,目前入市的部份中小機構利率風險管理能力存疑,監管部門應加強監管。部份中小機構交易行為與其自身能力不匹配,背後與券商投顧業務服務不規範有關,也亟需加強監管。
對此,「宏飛論債」公號主理人王宏飛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指出,債市過度交易加速了債券收益率下行速度,導致債券收益率脫軌,過度透支貨幣政策寬松預期,容易誘發利率風險甚至流動性風險。監管加強交易合規性稽核,有助於規範市場行為,債券收益率回歸合理價格區間。
此前12月18日上午,央行集中約談了部份債市交易較為激進的金融機構,包括部份銀行、券商、保險資管、理財子公司、基金、信托等,要求金融機構密切關註自身利率風險等風險狀況,加強債券投資穩健性。同時透露,央行近期已經嚴厲查處了一批涉嫌出借帳戶、擾亂市場價格、利益輸送、內控缺失等違規行為的機構,正在全面摸排違規行為線索,後續將保持常態化的執法檢查,對債券市場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
國債收益率下行速度過快
今年債牛行情延續,特別是進入12月份以來,受明年定調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取向等因素影響,債市「搶跑」情緒濃厚,利率債收益率快速下行,債券市場幾乎處於無人看空的狀態。
【華夏時報】記者註意到,10年期國債收益率由11月末的2%快速下行至當前的1.7%附近,3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由11月末的2.2%快速下行至當前的1.9%附近,下行振幅均在30bp左右。
截至2024年11月末,中國債券市場余額173萬億元,規模居世界第二,是中國僅次於信貸的實體經濟融資第二大渠道。
光大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旭直言,近期國債收益率下行的速度有些過快。他指出,一方面,利率自律機制提升了投資機構配置CD(大額存單)的需求、壓低了CD利率,也給收益率曲線長端的下行提供了空間;另一方面,銀行貸款所形成的利息收入是隨時間而積累的,現階段新發放貸款所積累的利息對於今年利潤的增厚作用較為有限,而此時債券市場又存在賺錢效應,因此不免有個別銀行激進地透過利率債市場博取利潤等。
「結合往年規律,今年債券收益率下行過快,與政策利率利差過小,透支了較大振幅的降息預期。」王宏飛認為,客觀上,市場存在一定止盈訴求,一旦貨幣政策不及預期或經濟改善好於預期,債市存在回呼風險。
此外,考慮到今年4月份以來,央行多次與市場溝通、提示長債期限錯配風險及利率風險,業內認為,央行監管態度仍將是市場後續關註的焦點,債市或將進入階段性振蕩期。
中信證券表示,利率進入「無人區」後,投資者關註可能觸發調整的因素,目前來看基本面、政策面短期難有太大阻力,在此背景下,市場或延續慣性做多思維;而機構自發性止盈也需尋找動因,央行監管態度和寬貨幣利多出盡最值得關註。
民生固收也指出,跨年後的1—2月,市場需要註意央行對長端風險的關註。今年以來央行多次提示長端風險並增強對國債收益率曲線的引導,當前對二級債券交易監管進一步趨嚴,在監管引導之下,債市利率或整體回歸區間震蕩。
「當前的債券價格已經反映了一定程度的降息預期。」國盛固收楊業偉團隊認為,短期來看,資產供給壓力不足,而配置力量保持較強狀況,這意味著資產荒的持續,對債市形成有力支撐,疊加貨幣寬松預期強化,債市難以明顯調整。但前期利率大幅下行一定程度上反映利率寬松預期,並且銀行負債壓力對資金和債市形成一定約束,因而該團隊預計,短期利率或保持震蕩。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誌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