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片中記者莊勝春。
這是一個評論區裏很易撕裂的選題,我想補充兩個這次采訪中的小碎片,也許能為大家的討論提供多一些的事實。
一、網路上,意外的爭議
剛看到「孤獨癥輔助犬」,第一反應是新鮮,它什麽樣?能怎麽幫到孩子?能推廣嗎?
沒想到,在社交平台的評論區裏,看到了一些從動物福利視角出發的疑問,甚至激烈的爭論。一些網友覺得,這樣的工作,對狗不公平——
視訊三分鐘處,做了一些集中的回應。比如:
吃飯、喝水、上廁所,沒有指令就得憋著嗎?
「在家裏想喝水它會喝的。它想排便的時候,會不停地嗅、會拽你。我們能理解它想去幹嗎。」
狗狗是不是有被星娃抓、咬的可能?小動物也會痛,只是不會講話。
「小朋友是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力道,並不是想真的去傷害狗狗。狗的一些反應能阻斷這些動作」,而且,「本身就是家長監護狗和孩子,我們要做到制止。」
什麽時候能退休,有自己的生活?
「輔助犬的工作時間只有八年,退休之後,領養家庭是收養的第一順位,到時候,它就可以脫去工作服,養老了。」
……
當然,爭議不只這些,還有網友覺得,「輔助犬」的訓練成本高,這註定難以推廣,甚至會變成「富人的遊戲」。猜測和假設,我沒有能力給出回應。我們欄目組只是覺得,把剛剛起步的探索和受助人的困境真實呈現,就自有其價值。有事實,就有可能凝聚善意,達成多一些共識。
所以,也有一個小小的奢望,大家在討論之前,可以花十分鐘,看看視訊——其中的動作、表情,有著語言難以承載的資訊。
二、超市裏,意外的「沈默」
「除了導盲犬
我們都不讓進
有證也不希望
我們要對顧客負責」
我們的視訊開頭,是這樣一段遭遇。煊煊一家帶著輔助犬哈利進超市,被攔了下來。可能因為煊煊看起來,和別的孩子差異不大,超市經理不明白,這個輔助犬,是輔助什麽。
爭執持續了二十多分鐘。我一直有點疑惑,煊煊爸媽直接解釋一下,孩子是孤獨癥,不就解決了?
再一想,才猛然意識——如果我是父母,我會願意,總要去做這樣的解釋嗎?我願意承受每次解釋後,對方投射向孩子身上的目光嗎?
很多事情,只是置身事外地想,是無法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