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圖 宋溪進入暑假,不少家長擔心孩子因戶外活動不足、近距離用眼多導致視力下降。一些商家看準時機,推出五花八門的近視防控手段和產品,宣稱效果立竿見影,可以輕松「摘鏡」。記者調查發現,近視防控背後存在諸多亂象,如果選擇方式不當,還可能適得其反。
噱頭
宣稱一次見效 鼓吹視力恢復
「調理近視、散光、弱視等視力障礙,改善真假性近視,提升裸眼視力」……北五環外,一家青少年近視防控機構在點評網站上推出多款套餐。其中,一款適用於4到16歲的15次調理套餐原價7470元,補貼價5975元。
究竟如何調理?記者來到門店,發現桌上擺放有各類用於近視防控的儀器。從號稱可以「仿生戶外、變近為遠」的遠像光屏,到標榜「近視防控護眼三大神器」之一的哺光儀,再到主打「多種有益光波給人眼補充陽光」的陽光儀,可謂花樣百出。
以陽光儀為例,墻上掛著的產品介紹中強調「每次3分鐘,每天2次眼訓練,相當於戶外陽光2小時」,而在工作人員口中,功效更是直接翻倍,「使用90秒,就相當於戶外4小時。」
除了儀器以外,工作人員稱,調理方式還包括按壓耳穴。不過,據記者觀察,所謂的按壓耳穴時間不到5分鐘,其余基本都在給臉部做「美容」。「我們還有‘明眸亮采膏’,由薄荷、冰片、桑葉等中藥制成,專門用來按摩眼部的。眼睛可以把這些營養都吸收進去,達到緩解近視的作用。」
記者發現,工作人員會在訓練前後分別測裸眼視力。但訓練前,會在剛剛測完瞳距、完成驗光後,沒等眼睛緩過神來就直接進行測試。而訓練後,則會讓眼睛充分放松再進行測試。
「專業矯正、局部疏通、內在調理,原價9988元,特價3983元,限暑期兩個月內使用。」在青年路附近,另一家視力養護中心也推出暑期專用特惠卡。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視防控主要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包括中藥熏蒸、穴位按摩,再配合訓練儀,透過遠近影像變化,調節睫狀肌功能。視力不達標的孩子,少則兩三次,多則半個月,就能把裸眼視力提上來。」工作人員指了指靠墻一排櫃子裏的產品,「這裏還有泡浴粉,可以滋肝養腎,對眼睛有幫助。上面是藍莓葉黃素眼貼,裏面的成分能透皮吸收,緩解眼疲勞。還有在這兒按摩時用的眼膏,可以疏通經絡,調理氣血。」
在地鐵四惠東站附近,一家視力養護中心藏身於美容店內。「孩子來了以後先測裸眼視力,然後進行體驗。」工作人員稱,視力養護主要是用熱的砭石把精華液匯入,再對眼部、頭部、手部、耳朵的穴位進行按摩。「做完一次就能見到效果,一般裸眼視力能提升一到兩行。堅持做的話,視力能恢復正常。有的人做完以後度數也能降一二百度。」
工作人員開啟一盒眼部養護產品,「裏面有洗臉的精華液,還有敷眼睛的,真正起效的是小瓶裏面的乳液。一套4980元,可以做10次。」
套路
產品售價虛高 入行無需門檻
大大小小的視力養護中心如何開起來?在社交平台上,有公司打出招商加盟廣告。
「小白創業首選,幾萬塊開一家視力養護店」……多篇筆記中,這家公司稱開視力養護店可以實作「小成本、高利潤」,並曬出一些孩子手持裸眼視力對比卡的照片。
「門店可以開在小學附近,定期把家長組織起來做點活動,暑期就是很好的機會。營運好的門店,一個月就回本了。」負責招商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體驗15分鐘,裸眼視力就能有1到3行的提升效果。「恢復到5.0以後,就不用戴眼鏡了。堅持做訓練的話,度數也是可以回退的。300度以下的輕度近視,一張月卡基本就能提升到5.0。但孩子後面用眼強度越來越大,還是有可能近視,所以要讓家長把產品買回家去用。」
工作人員介紹稱,門店代理的合作費用是8.8萬元,區域合夥人的話,費用是12.8萬到18.8萬。「可以辦卡,有99元3次的體驗卡,2980元的月卡和6800元的年卡,也可以做產品的零售和租賃。」從報價表來看,智慧眼力器、陽光儀的進貨價均為每台2800元,而賣給家長的零售價為每台9800元。拉遠鏡每台進貨價為2490元,零售價為4980元。高畫質台燈每台進貨價為680元,零售價為1680元。陽光筆每支進貨價為220元,零售價為680元。葉黃素每盒進貨價為58元,零售價為198元。陽光儀也可以租賃,3個月租金3000元,6個月租金4000元。
「店員不需要專業背景,只要參加兩天一晚的線下培訓就能應對日常需要。」工作人員笑著說,「我們的代理商全部都是從其他行業轉行過來的,像看驗光單什麽的,都非常簡單。」
事實上,即使是看似專業的視力矯正指導師,證書也不難拿到。「滿18歲就能報,線上配合考試就行。」有專門從事考證服務的商家稱,視力矯正指導師初級900元、中級1000元、高級1100元,「考試都是選擇題和判斷題,考前會發一份精準題庫,題柯瑞面可以搜題。考試沒有人臉辨識,所以不用特別準備什麽。」
提醒
保持謹慎態度 別被廣告誤導
「市面上的一些近視防控手段或產品可能在理論上說得通,短期來看也似乎有作用,但長期使用究竟是否安全有效,還需要大量規範研究提供循證依據。」北京同仁醫院斜視與小兒眼科主任付晶談到,對待新的治療手段或產品一定要保持謹慎態度,不能因為個案有效就去大規模推廣。「近視防控的前提一定是安全,如果為了治療近視,反倒對眼睛造成傷害,那就得不償失了。更不能認為只要采取近視防控措施,就覺得給眼睛‘上了保險’,可以變本加厲用眼。」
針對暑期近視治療廣告,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日前也在微信公眾號上釋出提示,明確廣告中不得使用「康復」「恢復」「降低度數」「近視治愈」「近視克星」「度數修復」等誤導性表述,也不得冒用中醫藥名義或者假借中醫藥理論、技術進行行銷。不得使用患者名義或者形象進行診療前後效果對比或者作證明,以及宣傳診療效果或者對診療的安全性、功效做保證性承諾的。消費者需仔細辨別,避免被虛假廣告誤導。
在近視防控中,哺光儀曾經是不少機構力推的明星產品。然而,這種雷射近視弱視治療儀類產品自上市以來,安全性和有效性一直備受爭議。據報道,湖南一個12歲的小女孩使用哺光儀治療近視,結果幾個月後造成視網膜黃斑光損傷。
如今,雷射近視弱視治療儀類產品迎來「最嚴監管」。國家藥監局規定,自2024年7月1日起,未獲得第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的雷射近視弱視治療儀類產品,不得生產和銷售。記者了解到,尚且沒有一款雷射近視弱視治療儀獲得第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
「任何把裸眼視力提升當成賣點來宣傳的,基本都是忽悠。裸眼視力就像人的血壓一樣,本身就會波動,同時還會受很多其他因素影響,沒有太大參考價值。」付晶談到,即使是驗光度數,在調節力存在的情況下也有可變空間。「眼睛具有調節能力,孩子的眼睛調節能力更強,因此驗光前必須使用睫狀肌麻痹劑消除調節力進行散瞳,這樣才能測出真實準確的度數。」
付晶提醒,近視的本質多數是眼軸增長,現有的幹預措施都不可能使眼軸變短。「孩子近視以後還是應該專業機構驗光,及時配鏡。到醫療機構檢測後,可以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低濃度阿托品、角膜塑形鏡等,控制近視發展行程。」她談到,低濃度阿托品並非人人適用。「孩子眼睛看不清,未必都是近視。如果是其他疾病,卻盲目濫用低濃度阿托品,反倒可能造成病情延誤,影響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