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唯一有興趣追的劇【繼承之戰】終結了,結局出乎意料又符合現實,恰如其分的殘酷。
即便觀眾深度共情不斷掙紮不斷前行的Kendell,但依然就如他的一貫,總還差那麽一口氣。
後來看主創訪談,主創說,這個結局並不是想出來的,而是隨著劇中人物的軌跡、劇情的發展,自然而然就走到了這裏。
在一個暴虐、無法表達愛和肯定的父親眼中,沒有一個孩子夠格,怎麽鍛煉、挫折、虐他,都很難達到自己的成就。
而一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孩子,始終被期待,但無法超越父親。幾乎等於宿命。
唏噓,都不知道從何說起。
回看我們的當下,雖不是富豪,但從一無所有中走出到城市紮根的一代們,苦苦追求的,也不過是「孩子們不能不如我」,然而,這並不容易。
前段時間看王浩威老師的【全是為你好】,其中有個篇章,就講到了虎父如何養出虎子的一些建議,摘錄在這裏,分享給大家。
在診療室裏,我向一位高級管理人爸爸解釋他兒子的「註意力缺失癥」: 因為大腦生理結構的緣故,註意力無法持續,腦海裏的念頭跳來跳去的,也就不容易專心。 這位白手起家的爸爸,毫不思考就回答說:「可是,我從小也是這樣,為什麽成績還不錯?」這位台灣西部濱海鄉鎮長大的爸爸,雖然每天在鹽田或防風林玩耍,但憑著他傑出的天賦,在鄉下的小學、初中一直輕易地就名列前茅。到了台中一中,雖然曾一度亂了手腳,可是憑他過去「永遠第一名」的自信心,還是又努力拼上全校三四名的位置,考上了第一誌願。就這樣,這一股強韌的自信,一直都是他在商場上梟雄性格的主要組成。 不幸的是:終年在貧瘠農田耕作的父母,是從來沒想到有這般傑出的兒子;然而,他們的兒子卻是一位成功的高級管理人,作為爸爸,也就不是那麽容易滿足了。
爸爸的成就,來自貧瘠土地的鍛煉。然而,這一份因為貧瘠土地帶來的恩賜,卻是不可能再一次出現在他兒子的身上了。因為傑出爸爸帶來的優渥環境的緣故,這小孩在台北知名的私立中小學就讀。雖然他也遺傳到爸爸傑出的基因,擁有優秀的智商,可是,在這些名校裏,四周的同學也不乏教授、博士或大老板的後代,這樣的資質放在這樣的班級也就不明顯了。他的聰明不會被老師看到和重視,倒是他的好動、愛講話卻是經常被老師公開糾正。
爸爸生長在四周充滿期待和崇拜的環境裏,兒子卻成長在永遠不斷被斥責和失望的眼光下。同樣的資質,卻是發展出完全不同的自信心。
我問爸爸說:「也許你表面上沒有註意力不足,但身為公司的領導者,你的管理風格有怎樣的特色?」他立刻得意地說:「我可以一心多用,同時指揮四組到六組人工作,永遠不會弄混。」他一回答,似乎就明白了兒子的問題。同樣大腦結構造成的容易分心,在有自信心的他身上是可以「一心多用」,可是到了沒自信心的兒子身上卻是「註意力缺失癥」。
這中間的差別,只因為自信心的不同;而自信心的不同,只是兩人的爸爸不同。
爸爸的爸爸是略識文字的農夫,爸爸只要稍稍努力一下子就可以超越了;兒子的爸爸則是台大畢業的高才生,台灣圈內人皆知的傑出專業管理人,是再努力也不容易超越的玻璃天花板。
究竟,我們的爸爸和媽媽可以影響我們的未來到什麽程度呢?每次在咨詢工作裏看見這樣的個案(可能是中學生,父母正為他漫不經心的學習態度煩惱;也可能是接班的第二代,正和上一代鬧得不愉快),我就慶幸自己有一位不太偉大的爸爸:師範畢業而已,而且是創業失敗的破產者。
爸爸的成就是小孩成長物質條件的保證。 但是,在心理學上,爸爸成就的偉大程度,對孩子們(特別是兒子們)而言,卻是自信心終於破殼而出,開始可以往上累積的最低要求。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現象,雖然會隨著孩子的長大,父母很快修正的。可是,從很小的時候,孩子開始社會化時,甚至更早以前,同樣的觀念就內化成為小孩子認為自己應有的基本要求。一位考上台大電機系的建中學生,如果他的爸爸也是台大電機系之類畢業的,這位兒子只會認為這是他應該做得到的事。可是,如果爸爸只是鄉下學校的小小教員,兒子可能因為過去一直傑出的成績,早已經意氣風發,對未來充滿憧憬了。虎父虎子?這句話似乎要修正了。
如果從成就和自信心的關系來看,應該是「鼠父虎子」或「虎父鼠子」才對。但是,我們看看四周,似乎又不是絕對如此。究竟虎父要怎樣才能訓練出虎子呢?讓我們再回到這位被認為是「註意力缺失癥」或「多動兒」的兒子吧。
不只是他爸爸,也包括他媽媽、家族的其他長輩和學校老師們,都是將他們的關心專註在學校成績上。在我們的社會裏,雖然大部份的人會說對小孩子要「多元教育」,但都沒自我察覺在重視所謂的「多元」時,卻沒有掙脫各種計算出來的成績所帶來的強大陰影。也許父母會送小孩去學小提琴、鋼琴或參加籃球夏令營,但是,一旦學習成績不理想,立刻就會有「書都讀不好了,還安排那麽多活動」的反應。
虎父虎母如果沒法掙脫學業成績的龐大陰影,沒法欣賞自己子女各種奇奇怪怪的能力,那麽虎子可能就要變成鼠子了。如父母可以給他們這種嘗試,開始「看見」子女身上那些自己不的想象過的特色,也許是很會逛街認路,也許是購物比價的高手也許只是愛看星星沈思。當父母真的可以充滿喜悅地發現或欣常自己子女的優點,小孩也會因此覺得自己是一個很棒的人。
如果這樣,在大部份的情況下,虎父果真是可以盼到虎子的——雖然是馳騁在不同的生態環境裏!
親愛的虎父虎母們,真的希望你的子女成龍成鳳嗎?至少你要做到下列幾點:
(1)不要做讓孩子受挫的父母;
(2)不要將孩子留在他們只有挫折感的環境裏;
(3)讓他們的環境充滿「適當的挑戰」,雖然有點難但終究可以克服的挑戰;
(4)也許他們挑戰失敗了,你可以誇贊他的努力;如果成功,你也跟他一樣狂喜萬分。這些看起來頗有軍訓準則模樣的建議,其實只是再一次提醒:父母不要因為擔心孩子們原本就會出現的毛病,而剝奪了孩子們的成長機會,剝奪了與社會接觸的機會;另一方面,又不要太輕忽自己的職責,將孩子直接丟到現實的生活中。如此而已。說起來不太難,但執行上的確是不容易拿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