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嬰兒時期的經歷會影響孩子性格嗎?

2022-04-02親子

對於有著相同經歷的我來說,非常能體會媽媽的這種內疚的心情,感同身受。

我因為身體原因,娃剛滿37周那一天,就剖腹產了,娃剛出來的時候,醫生就抱著孩子讓我看了下性別,說孩子嗆羊水了,就被送到兒科那裏了,後來娃因為ABO溶血導致的病理性黃疸,直接轉到新生兒科了接受照藍光治療去了,期間醫院也不讓探視,我在醫院住了7天,等我出院那天才又見到孩子,抱著他,看見他又黑又瘦又小的樣子,我和隊友兩個人,真是抱頭痛哭。

有了孩子後,我就開始學習各種育兒,養育,照料相關的知識,才發現,對於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早接觸,早吮吸,第一口黃金初乳等這些,我和孩子全都錯過了,我有時也會覺得內疚,覺得對不起孩子。

比較慶幸的是,在學習發展心理學的知識後,讓我認識到, 只要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提供一個穩定的,可靠的,及時的生活環境 那我們所擔心的,孩子在出生後的幾天,沒有在媽媽身邊這件事,對孩子的性格不會造成影響。

這也是讓我釋懷的一個重要原因,我不再因為孩子出生後不在我身邊這件事而內疚了,作為母親我已經冒著生命危險,堅持到了37周,孩子因為某些原因,必須去接受一定的治療,這些事我們都沒辦法左右。

剛出生和媽媽短暫分離這件事,不會對孩子的性格造成影響的依據,來自發展心理學。

巴比的依戀

理論指出,在嬰幼兒期間,依戀的發展經歷了四個比較寬泛的階段,最終達到「母親--嬰兒之間動態的平衡」。

  1. 前依賴依戀階段

0-6個星期。寶寶從母親那裏獲得食物和舒適撫慰,這個階段,如果把他們和母親分開並不能造成寶寶的不安和焦慮,他們基本上不怕生,對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反應沒有差別。

2. 依戀形成期

6個星期到6~8個月。寶寶開始對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有不同的反應,開始有分離焦慮的苗頭。這個時候寶寶如果見不到生人會哭,不願意讓生人抱,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不要認為自己的寶寶膽小,如果我們看到朋友六七個月大的寶寶,請盡量克制自己,不要隨便捏寶寶的臉或者抱他,盡量避免給造成壓力。

3.依戀明確期

6~8個月到18~24個月。當母親離開時,寶寶表現出明顯的分離焦慮。這個階段寶寶特別黏媽媽,這是正常的。每個父母都經歷過自己要離開時寶寶的各種哭鬧。正常的孩子,在6~18個月,都會體驗到分離焦慮。不同的是,和媽媽成功建立起安全依戀的寶寶,能夠適度表達分離焦慮,比較容易安慰,有比較強的探索性和獨立性。

4.互惠的關系

18~24個月及之後的幾年。在這期間,母親和寶寶共同調整和平衡雙方的關系。媽媽可以解釋自己去哪兒,多久回來。寶寶可以提一些要求,比如給我講一個故事再走,或者親三下再走。在這個階段中,寶寶理解父母去幹什麽,多久能回來,並且相信父母一定會遵守諾言回來,同時他們會發現自己在雙方的關系裏有一定的重要性,這讓他們能夠承受父母短暫的離開。慢慢地,穩固的依戀關系會幫助孩子在和父母分離的時候仍能保持安全感。

所以,安全感並不會因為一次分離就缺失,也不會因為某一段時間的相處就必定穩固不移,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重要的是, 主要照料人能夠給孩子提供穩定的,可靠的,及時的照顧, 而且在寶寶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狀態和規律。它是在寶寶從小和父母的互動當中一點一滴形成的,然後由此逐步擴充套件到寶寶怎麽和其他人互動,怎麽看待未知的世界。

看到這個問題,我第一反應想到的是 心理學家哈落的恒河猴,母愛剝奪的實驗 ,猜測這個問題的回答中,會多次出現哈落的恒河猴實驗,在我學習的過程中,我剛開始看到哈落的實驗的時候,心理是有些抵觸的,這個實驗被人們號稱「毀了幾代猴子的幸福,換來了幾千萬孩子的幸福」,心理學家也基於此實驗,才慢慢揭開了母嬰依戀的秘密,由此對科學地養育孩子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安全依戀

透過這個實驗,心理學家發現了「安全依戀」的秘密,安全依戀建立的基礎是擁抱,而非乳汁。

關於實驗的具體內容可以搜尋下,相關資料很多,對哈落實驗也存在很多方面的解讀,心理學家認為,擁抱以及擁抱帶來的舒適感,情感上的支持是寶寶和媽媽建立以來依戀的基礎,除了上述共識外,關於此實驗,我特別認同陳忻老師在【養育的選擇】中的觀點:

「因為各種現實問題,有些媽媽不得不經常離開寶寶,而孩子的發展彈性很大,爸爸或者祖輩都可以作為孩子安全依戀的物件,只要為孩子提供穩定規律的生活,對他們的照顧也是穩定,有規律的,和爸爸建立安全依戀,和奶奶建立安全依戀,都是可以的,這些孩子也不會缺乏安全感。當然,如果媽媽在回來的時候能夠給寶寶足夠多的擁抱,給予足夠的,有品質的陪伴,比如,設定一段特別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做一件特別的事,依然可以和孩子建立親密的關系「。

正如哈落恒河猴實驗的後續,

搖擺實驗


哈落從「代母養育實驗」中觀察到了一些問題:哈洛發現那些由「木質母猴」撫育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不能交配孕育後代,並且呈現出特別自閉孤獨的狀態。


於是哈洛對代母進行了更逼真的改良,為嬰猴制作了一個可以搖擺的「絨布母猴」,並保證它每天都會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改進後的實驗表明,這樣哺育長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了。

所以啊,剛出生和媽媽分離幾天的經歷,不會影響孩子的性格,養育孩子是一個動態的,長期的過程,我們不能總是為當初無能為力的事而感到內疚,好好陪伴孩子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在帶娃這兩年中的時間裏,我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小月齡的吃喝拉撒睡,到娃現在兩歲了,每天和戲精的娃鬥智鬥勇,從剛開始遇到和娃相關的問題時嚴重焦慮,現在隨著自己育兒知識的學習,嘗試著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真的很有趣,仿佛像是自己也重新和娃一起重頭活過了一遍。

當媽媽真的不容易,也不簡單,但好在,再成為媽媽這條路上,我們越挫越勇,一直在學習怎麽做一名合格的媽媽,一起努力吧。

參考參照:

陳忻:【養育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