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苦難非必經之路:苦難的教育熬不出甜美的膏糖

2024-03-10親子
文/盧欣然(山西大學)
近日,關於「該不該對孩子進行苦難教育」的話題討論沖上熱搜。有網友表示,「我奶奶的口頭禪就是我們那時候日子多苦多苦」,也有網友認為,「時代在變化,以前那套用在現在的孩子身上已經沒什麽意義了。」到底該不該對孩子進行苦難教育呢?(3月9日 梨視訊)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俗語我們從小聽到大。老一輩總認為是曾經經歷的苦難讓他們有了如今勤儉、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兒時想吃一頓速食,被父母教育「太貴了、不健康」;一旦有「高三學生因壓力大跳樓」等新聞出現,總能看到指責「這點苦頭都吃不了,以後還能做什麽」的評論;用自己的錢給父母買了禮物,卻被說不懂節儉。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經歷過各種各樣的「苦難教育」,現在回看這些經歷,這樣的教育方式真的有必要嗎?
苦難教育,顧名思義,是透過讓孩子經歷困難和挫折來達成教育的目的。然而,這種方式往往忽視了個體間的差異和成長需求。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性格習慣、興趣愛好和承受能力各不相同。苦難教育很可能為一些孩子造成心理創傷,如焦慮、抑郁、缺失安全感等心理問題。我們不能簡單地將苦難作為教育手段,而忽視了孩子的內心需求。
在現代社會,苦難教育正逐漸失去其原有的光環。苦難教育的核心在於透過人為制造的困難來培養孩子的適應力和韌性。老一輩生活的那個年代生活確實是艱苦的,苦不得不吃。但現在時代不同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許多苦完全沒有必要吃。成長過程中的學業壓力、人際關系、就業壓力等自然發生的困難已經足夠磨練應對能力,何必再人為增加額外的苦難?
不可否認,父母對孩子進行苦難教育的出發點都是好的,希望子女能應對壓力,有美好的生活,因為他們經歷過苦難,才有今日的幸福。可自己受過的苦,為什麽要讓孩子再經歷一遍?無意義的苦難不會帶來任何成長和滿足感,反而會讓人有負罪感,失去自信,焦慮失落。自己淋過雨,不妨給孩子撐把傘。苦難教育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應該尋求更加人性化、科學化的教育方法,促進孩子全面發展。
每個人都很辛苦, 所以我們更應該在力所能及的範圍裏過得幸福。教育的本質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教育不應該僅僅是為了應對挑戰,更是為了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就像余華說的:「永遠不要相信苦難是值得的,值得贊揚和歌頌的,苦難就是苦難,苦難不會帶來成功。」享受當下舒適的生活,不對任何人有愧疚,告訴自己「你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