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從小「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怎樣了?醫生:一般逃不掉4種結局

2023-12-01親子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會有一種難以抗拒的沖動——咬指甲。這個小小的習慣被形象地稱為「咬甲癖」,在兒童和青少年中尤為常見。

有心理學家指出,咬指甲可以作為一種短暫的逃避和分散註意力的方式,讓人在痛苦中得到放松,幫助平衡情緒。

據美國有關咬甲癖流行病學的資料顯示,這種習慣在10-15歲的人群中最為普遍,發病率高達45%左右。

而7-10歲的兒童中也有將近33%的發病率。然而,到了16-17歲,發病率開始呈下降趨勢,盡管如此,仍有約35%的成年人存在這種習慣。

01

指甲有哪些作用?

首先,指甲能夠增強手指和腳趾的觸感,讓我們在觸摸物體時能夠更好地感知物體的形狀、大小和質地。

其次,指甲還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抓住和握住物體,特別是在手部或腳部受到濕潤或滑動的情況下。此外,指甲還能夠抵抗外力的沖擊,保護手指和腳趾免受損傷。
除了這些基本功能外,指甲還具有一些其他重要的作用。首先,指甲的長度和形狀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健康狀況。

例如,如果一個人的指甲出現白色斑點或豎紋,這可能是營養不良或某些健康問題的征兆。其次,指甲還是一種社交訊號。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交場合中,指甲的長度、形狀和裝飾都可以傳遞出不同的資訊,例如女性的指甲可能會塗上不同的顏色和裝飾來表達自己的個性和情感。

02

從小「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怎樣了?醫生:一般逃不掉4種結局

影響社交能力和精神健康

習慣性咬指甲,對孩子來說,無異於一種精神健康的隱形殺手。這一行為,如同社交場合中的刺耳噪音,讓人避之不及,對孩子的人際交往產生嚴重影響。
咬指甲,看似無傷大雅的小動作,實則猶如公共場所中的公開「私密」,讓周圍的人感到不適。當孩子在眾人面前咬指甲,會讓自己的形象大打折扣。

而咬指甲背後的心理問題,更像是一個難以解開的謎團。情緒緊張、焦慮癥、強迫癥以及自閉癥......這些看似無關的行為,實則與孩子的心理狀況息息相關。

父母如果忽視這一點,孩子的心理問題可能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終形成無法挽回的精神疾病。

影響手的健康

習慣性咬指甲會對孩子的手部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長期啃咬會使指甲變得脆弱易碎,邊角可能分層、開裂甚至破損,導致整個指甲面嚴重變形。這種不良習慣還會傷害到周圍的皮膚和指甲床,如同毒蛇咬噬般引起各種皮膚感染。

影響口腔健康

若孩子時不時地咬咬指甲,就如同開啟了一扇通往細菌世界的窗戶,讓它們輕松地進入我們的口腔,安營紮寨。

這不僅會招來牙齒齲壞、牙齦炎等口腔「大敵」,還可能讓消化系統「起義」,引發全身性的感染和其他疾病。

咬指甲,這個看似無傷大雅的小習慣,一旦「咬」出了火花,對牙齒的損傷將是不可逆轉的。久而久之,我們的牙齒將會變得千瘡百孔,影響孩子的口腔健康。

顏值受損

孩子的顏值受損,除了因為指甲被啃咬導致手變得很醜之外,還有更重要的是因為孩子的嘴巴經常去咬手,也容易導致孩子的牙齒會變形,比如說天包地或者地包天,這也會影響孩子的顏值。

03

改正孩子咬指甲的壞習慣,這4種方法值得一試

借助認知行為療法

透過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和感受,以及咬指甲的原因,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認知和行為模式。

例如,如果孩子是因為緊張或焦慮而咬指甲,我們可以教他們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與朋友交流。

采用獎勵機制

當孩子成功控制自己不咬指甲時,我們可以給予他們一些小獎勵,如糖果、貼紙或贊美的話語。這種正向激勵可以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習慣,同時也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轉移註意力

當孩子開始咬指甲時,我們可以引導他們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如玩玩具、看書或參加戶外活動。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從咬指甲的習慣中轉移註意力,減少咬指甲的頻率。

與孩子一起制定咬指甲的替代行為

例如,當孩子想要咬指甲時,我們可以引導他們用手指輕輕按摩手掌或用手指捏橡皮泥。這些替代行為可以幫助孩子緩解情緒,同時也可以讓他們學會用其他方式來應對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