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全職媽媽,在這之前我也有一份還算不錯的工作,我來說一下我從一個職場媽媽到全職媽媽的經歷。因為每個家庭的情況各不相同,我就從現實中的實際經歷來說一說,不講那些虛無縹緲的大道理,希望給還在糾結是否全職的寶媽們做個參考。
一、背奶媽媽
曾經的我是個工作狂,為了工作結婚幾年一直沒敢要娃。在我心裏,工作是極為重要的。那時的我,是絕不可能為了帶孩子而放棄工作的。
2018年,我家迎來了雙胞胎,面對可愛的寶寶們,我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責任感。從一個工作狂熱分子成為了一名母親,我第一次知道,帶娃是如此的辛苦。同時,和孩子們在一起又是那麽的開心和幸福,真真是甜蜜的負擔~
不知不覺產假就要結束,我家又是雙胞胎,倆娃至少需要兩個人來帶。那時已經請了我家親戚幫忙,我就想,我是不是應該辭職在家帶寶寶們。老公的收入養我們一家沒有問題,經濟上不用太擔心,老公也支持我全職在家帶孩子。
但是我在網上看到許多不支持全職媽媽的說法,比如全職媽媽因沒有收入被老公無情拋棄、全職媽媽重返職場困難、與社會脫節等。我的朋友也跟我說千萬不要全職,寶寶完全可以請人或長輩來帶。說得都挺有道理,我也開始糾結。
直到產假結束,我一直沒能下決心辭職,開始了背奶的生活。每天一出門就開始想娃,下班恨不得張一雙翅膀飛回家,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這種感受。
我的工作不算很忙,雖說每天背奶,但在工作效率上沒有任何影響。本以為就這樣下去也挺好,隨著寶寶慢慢長大,我每天從家人那裏得知寶寶們今天解鎖了啥新技能,會坐啦,會撥弄小玩具啦,會喊媽媽啦。每次聽到寶寶學會了什麽,我都感覺錯過了很多。
並且我是一個很註重寶寶早期教育的媽媽,娃越來越大了,需要學習的東西也越來越多。而家裏的長輩無法給娃做早教,長輩的思想就是娃的學習能力都是天生的,不需要早教,這麽小的娃早教他們也不懂。所以,我完全不能期望長輩能給娃做好早教。
如果請個阿姨來帶娃,那我也根本不放心把孩子交給陌生人帶。從孩子的角度來說,在陌生人身邊不會有安全感。再說保姆帶娃隱患重重,啥育兒嫂虐待孩子啦,月嫂給娃喝安眠藥啦。我知道這種人畢竟是少數,大部份阿姨都是善良的。但哪怕有一絲風險,作為媽媽我不能去冒這個險。
因此,我全職的想法非常強烈,和孩子爸說了我的想法,孩子爸竟然表示他也願意當全職爸爸...這出乎了我的意料,這個曾經的不羈少年也有被孩子降服的一天...
他的這個想法我有點猶豫,因為孩子爸雖然喜歡帶娃,但就是不夠細心,在權衡利弊之後,我還是決定由我辭職照顧娃。
二、全職媽媽的日常
辭去了工作之後,我每天的生活就是帶娃。陪娃看繪本,講解繪本的內容。和娃一起玩新買的玩具,唱催眠曲哄娃入睡。研究娃的屎尿屁是否正常,研究哪種紙尿褲娃用了舒服,看各種育兒書,掌握育兒知識。學習輔食技能,做娃愛吃的美食。自己親自上陣撿起丟了n年的英語,只為更好的給娃做啟蒙。
這些雖說辛苦,但也是樂在其中,被精力無限的娃們折磨一天後,看著娃在懷裏熟睡的樣子,只感覺這就是幸福原本的樣子,辛苦也是值得的。
做了全職媽媽後,娃每天都學會了哪些知識,解鎖了哪些新技能,我都了如指掌。
帶娃出去遛彎,娃們學會了小鳥的叫聲,認識了大樹和花。看到白雲會用手指著給我看,聽到飛機的聲音,就知道擡頭看。學會了睡覺前自己脫鞋子,並且把襪子放在鞋子裏,鞋子放在床邊的地上。娃們看完了繪本,還學會了把繪本一本本的放回原處,並且放整齊。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娃們學會了良好的習慣,完全是我這個媽媽言傳身教的結果呀~→_→
並且我還學會了讀懂娃的肢體語言,雖然娃們還不會說話,但他們一個眼神過來,我就知道想要表達的意思。
比如,娃的外公在外面吃蘋果,娃看到了立馬看向我,我就知道他們也想吃。再比如,娃拉粑粑了,就會一邊看著我,一邊用手指指屁股,我就知道娃拉粑粑了。
娃餓了會指指嘴巴,我就知道該餵食啦~
娃走到衛生間門口邊走邊轉頭一個壞壞的眼神看著我,我就知道小惡魔要幹壞事了——擰水龍頭!
每天上班的孩子爸就完全不懂寶寶們的這些暗語。大部份情況都是他下班了,孩子們都睡著了。只有夜裏給娃餵奶換尿布的時候,孩子爸得以親近孩子們。因此他還挺羨慕我這個全職媽媽~
三、全職媽媽是犧牲嗎?
我不認為全職媽媽是一種犧牲。犧牲的意思是失去或放棄自我,而帶娃雖然辛苦但收獲了更多的天倫之樂,這明明是得到了。有的人說放棄工作是一種犧牲,我卻認為這是一種選擇。
全職媽媽選擇放棄工作,去收獲孩子們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去給予孩子生命中最珍貴的親子之愛。去幫助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孩子,認識藍天、白雲、翺翔的小鳥,教會孩子們日常生活所需的技能。讓孩子在至親陪伴的幸福環境中長大,這也是孩子最需要的。
有研究表明,0~3歲正是寶寶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大腦發育將完成80%,性格養成和行為習慣會在這一階段基本確立。對於0~3歲的寶寶,父母的陪伴對於寶寶健全人格的培養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俗話說:「3歲看大」,意思就是說從孩子3歲左右的狀態就能看出他成年以後的狀況。這並不是亂說,研究證明一個人的性格在幼年早期就能夠形成,甚至可以預測出他成年後的一些行為。
在1980年,英國倫敦精神病學研究所的教授卡斯比和倫敦國王學院的精神病學家一起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對1000名3歲的幼兒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顯示,這1000名孩子的性格分為「充滿自信」、「良好適應」、「沈默寡言」、「自我約束」、「坐立不安」五大類。到了2003年,這些孩子也已經26歲,卡斯比等人再次對他們進行了面談,並且對他們的親戚好友們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一個人對3歲之前所經歷的事情會被像海綿一樣吸收,3歲幼兒的言行可以預示他們成年後的性格。
這意味著3歲之前是孩子性格養成和能力培養的重要關鍵期,這個階段的孩子跟隨什麽樣的人,接受了什麽樣的教育,就會形成什麽樣的性格。朝夕相處的人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個事情都可能烙印在他們的心靈深處。
這個研究也有力的證明了「3歲看大」這一觀點。卡斯比教授還指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孩子的幼年成長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任。
作為父母選擇了在孩子最重要的時期,給孩子最需要的。我們的內心起碼是滿足的,無愧的。
我的親戚,夫妻倆從孩子出生都是讓父母給帶,以至於孩子和他們一直不親密。孩子摔倒了首先要去爺爺奶奶那求抱抱,而不是去找他的爸媽。我親戚因此很失落,很愧疚,他們平時會買許多玩具零食,想要以此來彌補孩子。但孩子的幼年不會重來,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又怎能彌補呢?
有人說做全職媽媽要放棄工作,放棄職業發展。其實未必,全職也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比如我吧,我本來就喜愛寫寫文,分享和討論。全職之後,我花費了很多精力在育兒上,而這些育兒經我可以在知乎上和其他寶爸寶媽們分享,這何嘗不是一種有意義又有趣的事。如果不是全職,我可能沒有精力和時間去做我喜歡做的事。
在帶娃期間,我利用閑暇時間去學習和充電。即便不會重返職場,多學習提高自己,讓自己更加優秀總是沒錯的。至今,我已經全職一年有余,有人問我後悔全職嗎?我覺得並沒有後悔當初全職的這個決定。
四、是做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好?
這個問題應該也是題主想問的,但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因人而異的。全職媽媽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多不可替代的優勢,但現實問題也很重要。主要看以下這幾點:
1.家庭經濟狀況。
說的直白一些,一個家庭的運轉離不開經濟上的支持。畢竟我們要過日子啊,要看家裏的經濟狀況是否可以支持你做全職媽媽。
2.配偶的建議。
配偶是要和你相伴到老的人,所以配偶的建議也很重要。如果要全職最好夫妻倆共同商議,配偶支持全職就最好了,不支持那還需要多多協商。
3.個人的心態。
這一點很重要!我想大家應該看過某某媽媽帶娃得了抑郁癥這種新聞。這主要還是心態要調整好,帶娃是非常辛苦的,甚至遠比上班要耗費精力體力。沒有良好的心態,很難適應這種高強度的工作。
以上這三點我認為是很重要的,要做全職媽媽還是要慎重考慮。
五、給全職媽媽的建議
全職媽媽每天在精力和體力上都有大量消耗,一個人在身心疲憊的時候最容易動怒和傷感。可能因為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就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體罰孩子,這就違背了當初為了好好陪伴和給孩子良好教育而全職的初衷。
建議調整好心態,多看育兒的方面的書,了解這一年齡段孩子的行為、性格特點,尋找與孩子更好相處的辦法。
比如我家娃,現在一歲多,平時走路根本都是跑,一不留神就會被絆倒,新換的衣服就弄臟了。這時候我不會遷怒孩子,因為我了解到這個年齡的孩子學會走路沒多久,又喜歡用跑來代替走,自然是容易摔倒的。他們還喜歡去拿所有他們看到的東西,比如放在桌上的杯子,一不留神就被打碎。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探索欲是很強的,看到啥都想拿在手裏研究研究。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了解並理解孩子成長路上的行為特點,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到時就不會因孩子弄臟衣服或打碎杯子感到特別的氣憤,還可盡量避免這種事情發生。
在帶娃之余,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提升自己也為將來重返職場做好準備。現在優質的網路課程非常多,選擇性也廣,還是很方便在家學習的。
全職媽媽也要適當的放松,緩解緩解壓力。偶爾出去遊玩兩天,呼吸呼吸新鮮空氣,美景會讓心情更加美好。出去遊玩期間可以和老公協商讓老公來帶孩子,這樣老公親身體驗了帶娃的辛苦,會更加能理解老婆的付出。
即使在家帶娃,也要美美噠。平時化化妝,在弄個好看的發型,做個精致的漂亮媽媽,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自信心,自信的女人最美麗~
參考文獻:
[1].親密育兒,[美]威廉·西爾斯等著,西爾斯親密育兒,南海出版社,2009-11;[2].寶寶的看護,[美]斯蒂文·謝爾弗,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第六版,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5-1;
[3].陳素娟,三歲對了,一輩子就對了,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01;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