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娃從幼稚園開始練琴,到現在四年級,也差不多練了五年多了,
有些經驗,但更多是教訓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先聲明一下:我也不是專業學音樂的,只是陪娃練琴這幾年,接觸過若幹鋼琴老師,然後自己也上網找了一些資料得出的一些想法,只是個人經驗,僅供參考。
首先:不管是出於考級目的還是自娛自樂,學習鋼琴還是要把基本功夯實了, 比如基本的識譜能力,琴譜上的音符、節奏、標記符號至少得要看得懂吧, 至於能不能做到,那是需要時間的積累和大量的訓練的。
大部份孩子,如果家裏沒有特別的熏陶,或者天賦普通的話,都可能會發生錯音、節奏錯誤的問題,彈著玩自然沒問題,但必定不能把曲子的意思表達的完整準確。
現在有針對小朋友和初學者的改編的簡化版琴譜,如果孩子能按照琴譜,不折不扣的彈出來,也是非常棒的。
所以, 話雖然不中聽,但是我還是要說,彈琴還是要先彈正確,再去談感情和二次創作。
因此,我家娃練琴時,我們都會讓他練習幾遍,然後我選一條他認為彈得比較好的,拍視訊給鋼琴老師,請老師指出問題,他再改正。
其次:孩子都是愛玩的,如果讓他長時間反復重復練習一首曲子甚至一兩句樂句,確實是很枯燥和痛苦的;這時可以讓他先放松一下,再繼續練習。(我是虎媽plus後媽石錘了~)
也許他休息一會,再練習時,就能彈下來了。
當然也可以聽一聽別人演奏的版本,現在大部份鋼琴教程都有視訊可以找到,針對教程再看一遍,我相信會有新的認知的。
然後:還是多聽吧,聽不同的人演奏相同的曲子,會發現都各路英雄各展神通,各種風味都很不錯。有些人彈得很工整,有些人彈得充滿感情。同樣一首巴哈的曲子,同一個演奏家古爾德,他二十幾歲時彈奏的歡快靈動;五十幾歲彈奏的...建議大家去聽一下...有人認為死氣沈沈,有人認為深沈平靜。
所以,還是盡量讓孩子體會和領略鋼琴的美妙之處,音樂真的人類共通的情感表達的方式,透過音樂可以凈化自己的心靈,保持天真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