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龔丹楓 陳曉璇 徐航航
統籌:衛軼 何寧
指導單位:廣東省教育廳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
專家成員:全省心理教研員及一線教師
主持/羊城晚報記者 何寧
本期專家/張鵬英 李元琳
考試結束,寒假開啟,不少家長在計劃春節回老家省親,但讓許女士感到意外的是,讀初三的女兒表示不想回老家與爺爺奶奶一起過年!理由是,與長輩們沒有任何共同語言,特別沒有意思。許女士回想起自己小時候,春節是一定要跟親人團聚的,一年中最開心的時光莫過於過年時與親朋好友一起閑聊。「為什麽現在的孩子親情如此淡漠?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許女士的疑問在家長群引發了共鳴,不少家長紛紛表示,自己的孩子也如此,過年寧願窩在家打機、睡覺或者看書,都不願意去走親戚。親情到底對孩子的成長有怎樣的影響?現在的孩子為何親情淡漠了?怎樣才能讓孩子重拾親情的溫暖?
親情,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
「親情,連線著家族血脈,承載著倫理道德,促進著社會和諧,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認知的啟蒙者、情感的支持者、能力的培養者以及價值觀的塑造者等不可或缺的角色。」江門市台山市教師開發中心心理教研員張鵬英指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作為親情的載體是孩子認知啟蒙的關鍵因素,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長輩透過陪伴、溝通、玩耍,促進孩子認知能力的啟蒙和拓展,讓孩子更好地認識世界,為其後續的系統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健康積極的親情是孩子情感的支持者,父母、長輩的一句安慰、一句鼓勵、一份認可都會讓孩子在遇到挫折和困難時感受到自己不是孤立無援的,將更有力量去克服困難,更有自信和勇氣,有更強的安全感。」張鵬英表示,在家庭生活中,孩子透過與父母、長輩以及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員的相處,逐漸學會如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培養解決問題、適應社會的能力。
「親情還是孩子價值觀的塑造者。家庭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社會環境,親情中的各種互動為孩子提供了價值觀形成的原始素材,看似簡單的日常行為都蘊含著尊老愛幼、相互支持、敢於擔當以及分辨是非對錯等基本的價值觀念,為以後逐步形成並踐行自己的價值觀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張鵬英補充道。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家庭是終身的學校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引導孩子與長輩正確相處呢?「家庭是孩子終身的學校,它承載著人類的愛與傳承,承載著所有的親情與關愛。而這所學校的教學方式就是最普通的日常生活。」深圳市福田區福田中學學生成長促進中心主任李元琳表示,最好的親情教育就是過好最普通的日子,比如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孝敬老人,與老人溝通的時候和顏悅色,買菜做飯時要考慮到老人的需求,多陪老人散步、聊天,給老人按摩,教老人使用電子裝置等。
「大家一起做飯、打掃衛生、分擔家庭勞動等,都是最好的示範。」李元琳提醒道,做家務時,要邀請孩子幫忙,讓孩子感受到責任、價值和尊重。比如家長可以這麽說:「奶奶想吃排骨,剛才媽媽忘了買了,你能去菜場幫我買一點新鮮的回來嗎?謝謝寶貝!」讓孩子去菜市場,感受生活的氣息,正可謂「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其次,也讓孩子學會替老人著想,「被使喚」也會感覺到自己就是家裏的一分子。當孩子完成任務的時候,家長要當著家裏人的面給孩子點贊:「今天奶奶想吃的排骨是寶貝買的,很會挑選呢!」溫馨的氛圍不僅讓孩子感到愉悅,也會讓老人看到孩子的成長。
「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了家庭的溫馨,根據榜樣學習的理論,孩子會效仿父母的孝親行為,此時,父母可以透過描述具體行為、總結品質、表達感謝三個步驟來鼓勵孩子重復正向的行為,我們要多說‘剛才看到你幫爺爺開門,給爺爺按電梯,你真是個孝順的好孩子,爸爸媽媽都要謝謝你,替我們減輕負擔!’」李元琳強調,正是這些日常小事的積累,這些溫暖的溝通,才能強化孩子的行為,從而變成優秀的人格品質。
有時,家長可能會覺得孩子怎麽這麽懶啊,怎麽喊都喊不動?「據我觀察,每個孩子都是願意做事的,只是他們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缺乏積極的反饋來固定自己的行為。」李元琳建議,叫不動孩子時,父母可以嘗試以下做法:
首先,對孩子發出邀請,而不是只提要求。少說「你應該,你必須」,而是用「可以幫我做……?能不能幫幫我……」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其次,允許孩子有自己的選擇,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如果孩子並未事事回應,也許確實遇到了困難,父母不必上綱上線進行批評和指責,而是在平復好情緒後關心並傾聽孩子的聲音。
最後,要看到孩子的需要,適當給孩子留白。孝順不是順從,老人的過度關心會讓孩子感受到壓抑,因此保持一定的距離,讓孩子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追求個人自由的同時,容易忽視看似平凡的親情
既然親情如此重要,為什麽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在乎親情了呢?張鵬英在實際的教學中發現,現在的孩子對親情有點淡漠,表現為「親密,但有限;了解,但不深入」。她認為,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個人因素。現在的孩子自我意識增強,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更加渴望不受約束獨立自主地生活,導致親情關系的疏遠,或者說讓家人誤以為他們對親情不重視。
在家庭層面,父母忙於工作而陪伴不足甚至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導致孩子對家庭和親情的認同感和依賴感降低;同時,隔代養育在生活方式、價值觀以及興趣愛好等方面存在差異,可能產生溝通障礙;另外,家庭的教育方式也有很大影響,比如一些父母在教育過程中太過於嚴厲,這會讓孩子感到壓抑和不被理解,溺愛則讓孩子形成自我為中心的觀念,這些都會讓孩子忽視親情的價值。
最後,社會整體氛圍也會影響孩子對親情的認識和理解。社會節奏加快,孩子學業壓力增大,家長和孩子都各自忙於自己的工作、學習,導致相處時間減少,親情關系淡化;網路的普及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渠道,但是也弱化了面對面的互動,同時,孩子們在當下價值觀的影響下更加重視個人的追求、自由等,忽視了看似平凡的親情。
「要改善這一現象,需要各方聯手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家庭、社會氛圍,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和陪伴,引導孩子正確理解和珍視親情,建立健康、積極的親情關系。」張鵬英說。
親情是相互的,孩子也需要得到長輩的尊重
「理解和尊重是相互的,要讓孩子尊重和孝敬長輩,長輩也要理解現在的孩子。」李元琳指出,長輩要認識到,現在的孩子生活在資訊時代,他們接觸的資訊量非常大,和過去的生活環境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孩子可以透過互聯網學習各種知識、了解世界各地的新聞。長輩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他們感興趣的網路話題,如熱門的科技產品、有趣的網路文化等,從而更好地理解孩子的生活狀態。
同時,長輩也要理解,現在的社會競爭更加激烈,孩子們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現在的孩子在學校不僅要學習文化知識,還要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實踐活動。長輩要理解孩子,比如可以和孩子交流在學校遇到的問題,給予合理的建議。
李元琳提醒道,在與孩子溝通中,長輩也要耐心傾聽。「孩子可能有些想法比較幼稚或者和長輩的觀點不同,但長輩要先聽完孩子的話,不要急於否定。比如孩子對某個社會現象有自己的看法,長輩可以先了解孩子的觀點,然後再進行引導。長輩也不要用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說話,而是像朋友一樣和孩子探討問題。在交流過程中,長輩可以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但也要尊重孩子的意見。例如,在討論職業規劃時,長輩可以告訴孩子自己的工作經歷,同時也要認真聽取孩子對未來的憧憬和打算。」李元琳強調,現在的孩子更需要社會性的支持,家長和長輩對孩子多一些情緒情感的認同,多一些微笑和傾聽,大家共同協力,都做好自己,孩子會在溫暖的氛圍裏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