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該不該當全職媽媽?

2023-11-20親子

曾經讀到一篇文章,其中提到:

幼稚園老師可以透過孩子的表現,基本判斷孩子是媽媽全職帶,還是媽媽上班爺爺奶奶帶。

文章裏提到,這兩類孩子的性格差別明顯。全職媽媽帶大的孩子基本都樂觀開朗、喜歡分享、容易融入集體。而長輩帶大的孩子,要麽膽小孤僻,要麽愛哭很難帶,要麽好鬥喜歡與人爭搶。作者認為這是因為媽媽全職工作,孩子沒有足夠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最後,文章作者提出,孩子3歲前,哪怕是職場媽媽,也盡量「一對一」陪在孩子身邊。

對於這樣的觀點和論調, 我個人是不認同的。

首先,

孩子性格受很多因素影響,而不是只看0-3歲是誰帶。 媽媽辭職在家全職帶娃不等於孩子行為、性格就一定更好,而長輩帶就肯定不好了。

另外,孩子的性格、行為等,不是只有0-3歲這個階段關鍵。 孩子的養育是長期的、持續的、細水長流的結果。孩子的養育,也是所有養育人共同協作和努力的結果,而不是只看媽媽一個人。

其次,

全職媽媽和上班族媽媽,是一個個人選擇而不應媽媽的枷鎖。 媽媽們有能力也有力量可以做自己的決定,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當下最合適的選擇,這才是應該提倡和努力的方向。

透過一些認知或言論,去「綁架」媽媽的選擇,我認為是不對的。比如總是輸灌「0-3歲孩子必須要有媽媽陪伴,否則孩子性格就有問題」這種言論,那對於產後確實需要回歸職場的媽媽來講 ,就可能會帶來不必要的「負罪感」。

所以,不論媽媽們是選擇做全職媽媽還是選擇返回職場,希望這個選擇是不受外界眼光影響的、符合家庭實際情況的、符合媽媽內心希望的選擇。

圖源:Shutterstock

01

那職場媽媽的孩子,真的沒問題嗎?

很無奈,「媽媽完全不上班,在家全職帶孩子,是對孩子最好的」這個觀點,在國內和國外都相對普遍的。這也常常讓職場媽媽會懷疑:「去上班了,我的孩子真的沒問題嗎?」,也有的職場媽媽也因為沒有全職在家帶孩子而感到愧疚。

不過,這些愧疚可能是沒有必要的。

來自哈佛的研究人員,搜集了兩項大型的橫斷面研究(cross-pal study)數據,含來自29個國家超過10萬名男性和女性的調研結果,最後數據提示:

職場媽媽的孩子和全職媽媽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同樣快樂。

事實上,這項研究還發現,從長遠角度,職場媽媽的孩子可能還有一些潛在優勢,比如:

  • 職場媽媽的兒子和女兒的教育顯著高於全職媽媽的孩子。
  • 職場媽媽的女兒,將來長大之後有更高的就業率、職業更出色、以及更高的年收入。
  • 職場媽媽的兒子,將來長大以後會花相對更多的時間照顧家庭。
  • 這項研究的科研人員還指出,

    職場媽媽可以給孩子們樹立各方面的榜樣,比如讓孩子看到在職場或家裏處理事務所需要的各種能力。另外,返回職場的媽媽也可以促進孩子對性別平等的認知。

    02

    到底去上班還是在家帶孩子?

    這是一個個人選擇,需要根據個人和家庭情況作出選擇,比如家庭經濟情況、育兒人員安排等。

    對於很多媽媽來講,其實這個選擇並不存在,比如迫於各種現實原因,可能必須要返回職場,又或者不得不放棄工作,做全職媽媽等。

    不過,對職場媽媽來講,因為覺得自己沒能時時刻刻陪在孩子身邊而感到愧疚,或者認為自己返回職場對孩子會帶來長期的或者終身的不良影響而感到愧疚, 是沒有必要的。 相反,孩子其實會因為有一位職場媽媽而獲得一些有利的影響和促進。

    同樣的,作為全職媽媽,只要是自己喜歡的、符合當下內心的選擇,那也很好,可以陪著孩子一天天共同成長。

    總的來講,

    怎麽選,這是十分個人的選擇。作為媽媽,希望可以權衡好孩子和自己的各個方面,而不是只從孩子角度考慮,畢竟我們是媽媽,也更是自己。

    圖源:Unsplash

    最後,關於孩子安全感、性格差別、立規矩等話題,我之前已經聊過很多,有需要的可以看看,比如:

    孩子要陪睡是沒有安全感嗎?多大可以不用陪睡?

    動不動就掉眼淚的娃,與不怎麽哭的孩子,長大後有哪些區別?

    別在該立規矩的年齡,放任孩子的「天性」!這個年紀就該開始立規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