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孩子有這種表現,暗示他的內心碰上了過不去的坎兒

2023-12-21親子

作者 | 錢誌亮

來源 | 錢誌亮工作室(ID: qzlgzs)

這幾年,「喪」「躺平」「擺爛」等詞語流行於網路中,很多年輕人都會這般形容自己。

大致的意思是指在問題面前,最後都選擇了消極面對、逃避和放棄。

這種表現如果長期存在並且程度加深,很可能是遇到了一種心理學現象——習得性無助。

比如有的大學生考研、考公,失敗之後,往往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之中,繼而喪失了行動的動力和信心。

我們也會在孩子身上看到這種表現,有的孩子常常把「我不會」「我不行」掛在嘴邊,遇到一點困難就想放棄。

作為父母,看到孩子這種反應總是又氣又急,我們氣的不是孩子真的無能為力,而是他們沒有去嘗試,就把挑戰預設得很難,排除了任何可能性。

它源自這樣一種想法:

無論我怎麽努力也無濟於事,那就算了吧。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聊這種想法出現的原因及對策。

01

什麽是「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一個概念,泛指因為重復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布的行為。

最常見的描述是:一個人認識到自己做什麽都不能控制事情的結果,於是消極地面對生活,沒有意誌力去戰勝困境,主動性降低,容易陷入無助、沮喪和絕望中。

這種無助感,會讓孩子放棄行動、自設樊籬。

用一個故事來解釋這種現象:

在過去某些地方的馬戲團裏,為了馴服大象,大象會被人拴在木樁上。

然而,大象從沒想過掙脫,盡管對它們來說並不難。

原來,在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它們就被拴在木樁上,那時還沒有力氣把木樁拔起來,經過一遍遍地嘗試也總是無法成功。

久而久之,小象也放棄了掙紮,它們長成了大象之後,也安於現狀,雖然力量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孩子也有他們掙脫不了的「木樁」。

當他們經歷了多次失敗後,自信心會受到重創,這個時候很容易出現習得性無助的現象。

比如,有些孩子,學習成績差,努力了一段時間後也沒有明顯提高,就放棄了學習。

有些孩子,人緣不是很好,當他們嘗試主動與人交往卻沒有得到積極反饋,就封閉自己的內心,拒絕社交。

他們中絕大多數不是沒有能力面對那些困難,而是陷入了一種「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狀態中,缺乏信心和積極性。

曾經聽一位年輕的朋友說起她高中學習的經歷:

剛上高一那會,不知道是不是沒有適應高中學習的難度,在幾次的數學考試中,她發揮得很不好,尤其最後幾道套用題,總是丟分。

漸漸地,一聽要數學測試,她就感覺到負擔。

每次考試,前面的題目往往做得都很順暢,到了後面幾道套用題,內心很抗拒去思考,甚至沒有認真地讀題就預設了這些題目很難,試卷交上去,空白的答案越來越多。

她回憶道:「當時腦子裏就一個想法:我好像怎麽都學不好數學。」

比起數學的學習的難度,內心對失敗的恐懼更難克服,她總是先入為主地認為自己「不行」,於是就真的變得「不行」了。

02

孩子是如何習得這種無助感的?

1.不必要的保護、限制

孩子生命的早期,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與熱情,他們天生就是喜歡嘗試與探索的。

東摸摸西看看、不管拿到什麽都放嘴貝瑞嘗嘗、用腳踩踩落葉水坑、爬爬冰涼的地面、站在沙發上蹦蹦跳跳、從台階上往下跳······

在這些過程中,難免會犯錯、給家長帶來麻煩、給孩子自己帶來一些不好的體驗,比如吃到沙子、摸到很燙的水杯等。

有些家長,出於對孩子的保護,或是不想收拾「殘局」,總是限制孩子的活動,「不許、不準、不能」常掛嘴邊,要麽就是大驚小怪地提醒孩子「危險」「小心」。

久而久之,孩子這也不敢碰,那也不敢摸,不敢「越雷池半步」,把自己局限在了一個狹小的「安全」範圍內,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恐懼和不信任。

越是不做,就越是不會,基本的生活技能都掌握不了。

這樣成長起來的孩子,通常都很膽小、不自信,做事畏畏縮縮,只敢「打安全牌」,缺乏挑戰和冒險精神。

2.不恰當的評價方式

孩子年齡小,自我認知不足,因此對自己的認識很大程度上都依賴於父母的評價。

可是很多父母,不註意自己的語言,動輒對孩子批評諷刺、打擊、潑冷水,有意無意間說出的一些話,可能就會讓孩子產生負面的心理暗示,認為自己不行。

-「媽媽,我以後要當一位科學家!」

-「就你這成績,還科學家,找得到工作就不錯了。」

隨意給孩子貼標簽:

「你數學天分不好」「你不會跳舞」「真是膽小」「你不行的」;

孩子犯錯了:

「你有什麽用?」「笨死了」「豬腦子」······

這些破壞性的語言和負面評價,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認為自己就算努力也不能取得好結果,整個人都很消極。

3.不正確的歸因

面對同樣一件事,有的孩子越挫越勇,有些孩子,一遭遇挫折就覺得是自己整個人的問題,並把某一方面的問題延伸到方方面面,而且覺得自己無論怎麽努力,也改變不了結果。

學習差就認為是自己天生不是讀書的料、智商不夠;

人際關系處理不好,就認為是自己有問題,容易被人討厭;

一時遭遇困難,就認為未來也將永遠處於這樣的困境。

孩子在意識中就是這樣跟自己對話的。

他們把自己置於一種非常絕望、無法改變的境況之中,於是放棄抵抗,「破罐子破摔」。

這種心態,有時候也是父母無意識傳遞給孩子的。

03

培養孩子「習得性樂觀」

針對習得性無助,馬丁·塞利格曼教授提出了習得性樂觀,他解釋道:

「當你教導孩子樂觀,你就是教他認識自己,並對自己及世界所形成的理論感到好奇。

你教他對自己的世界及塑造自己的生活采取積極的態度,而不要消極地等待、接受發生在他身上的事。」

如何教導孩子樂觀呢?

這裏有三個原則:掌控感、積極情緒及解釋風格。

1.幫助孩子建立起掌控感

安全範圍內,允許他們充分地探索、感受周圍的各種事物。

孩子能做的事情,鼓勵他自己做,培養各方面的生活技能。

對各種事物有充分的認知和了解,具備獨立自理的能力,會給孩子一種控制感和安全感,自信心也得到提升。

如果孩子遇到困難,幫助孩子把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透過努力做一些哪怕很小的事情。

孩子只有真的提高了生活和學習的能力,對自己也會有更積極、更客觀的認知。

2. 幫助孩子認識情緒

面對挑戰,孩子冒出各種各樣負面情緒是很正常的,在成功的路上,孩子需要學習與這樣的抑郁情緒相處。

我們不能粗暴地指責這種情緒,也不能用盲目的誇獎讓孩子感覺滿意。

引導孩子的關鍵,是允許孩子表達出來,接納、疏導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感到被看見、被重視,能夠肯定自己的價值,內心生出勇氣和積極的能量。

孩子在一種包容的、支持的、溫暖的情緒環境中長大,更能學會化解負面情緒。

3. 幫助孩子養成樂觀的解釋風格

引導孩子形成積極思維,遇到困難學會從可以改變的事情上著手,而不是陷入「習得性無助」的怪圈。

比如孩子成績不好,和他一起找原因:「你不是學不好,只是還沒有學好。我們是不是不夠努力呢?還是沒有找到好的學習方法?」

在批評孩子時,小心那些永久性、普遍性的悲觀資訊,遠離「你總是」「你永遠」「你就是」開頭的話語。

誇獎孩子時,也不要簡單地誇孩子「聰明」「招人喜歡」,而是更具體地誇獎孩子的某種品質,比如「夠努力」「態度認真」「細心」,「樂於助人」「善解人意」「懂得考慮別人的感受」。

啟發孩子換種思維,把事情往自己可控制的方面想,把錯誤和失敗看成暫時的、偶然的事件,鼓勵孩子透過個人努力改變現狀。

當你能夠客觀地分析孩子的問題,孩子也能習得這種方法去思考、解決出現的問題。

我們的教育,不是讓孩子一直處於順境、從不需要經歷風雨,而是讓孩子哪怕在逆境中,也有足夠強大的心理和智慧的思維,透過自己的努力走出困境,獲得新生。

別讓這種「習得性無助」的心理,限制了孩子的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文末點亮「 在看」。

寵粉福利來啦

每天推播的任意一篇文章精選留言點贊排名(點贊數量需超過30)第一的讀者,即可獲得折疊晴雨傘(如上圖示意)。


領獎規則:

1.中獎人需同時滿足關註「湖北e家庭」微信公眾號;留言72小時內點贊數超過30;留言點贊數排名第一。

2.集贊統計截至發文到72小時,屆時小編將回復您具體領獎方式。

3.每月每人限領一次,數量有限,快來參與哦~

THE END

文來源:錢誌亮工作室(ID: qzlgzs),致力於為家長提供專業、實用的育兒知識和理念。錢誌亮,北京師範大學名師。研究方向為兒童發展問題咨詢、特殊需要兒童教育。湖北e家庭經授權釋出本文,轉載請聯系作者。

本文屬於政務公益宣傳,對於文字或者圖片有異議的,請聯系刪除!

掃碼關註我們

投稿信箱:

[email protected]

喜歡文章,點亮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