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孩子根本不適合讀書,那人類的文明和進步是少數人的專利嗎?
題中所描寫的情形是攀比的結果,不是普通孩子的罪過。
如果普通孩子都不適合讀書,就不會有大多數孩子都能夠完成義務教育,這個基本的客觀事實了。
如果普通孩子都不適合讀書,就沒有張老師,張桂梅老師讓無數個農村女孩子上大學的感人故事了!
教育,通常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
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傳播和學習人類文明成果,即各種知識、技能和社會生活經驗,以促進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個人化的社會實踐活動。
不讀書就沒有能力掌握人類所創造的文明成果,就不能學習知識,掌握生存的技能。
狹義的教育專指學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教師直接向學生教授一系列課程,包括閱讀、寫作、數學、科學、歷史等。
這些課程的設定就是依照普通智商,普通孩子,大多數孩子的情況而開設的。
當然在執行過程中,老師非要留過多的作業,非要學更難的知識,非要報讀各種補習班,這是脫離了教育的本質。
那也是為了考上名牌大學而為,這就不是普通孩子的分內之事了,而是強加給孩子身上的枷鎖。
有了受教育的基礎,才可能從其他任何渠道獲得非正式的教育,如博物館、圖書館、互聯網,以及生活中的經驗,今天的讀書是為了讓所有受過教育的人具備再學習能力。
這是一輩子的事情,是活到老,學到老的根本所在。
沒有任何數據證明人類中的普通人不能夠讀書,沒有任何理由說明普通人不適合讀書。
智商低下,腦子發育不健全,身體殘疾等特殊群體才有這種資格。但是他們當中也有非凡人士,保爾柯察金,史帝芬·霍金,弗裏達·卡洛,海倫·凱勒……
所以,不要唱衰人類的智商,這個世界就是由普通智商的人支撐的社會,說這些人都不能讀書學習,那是駭人所聞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