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知乎上有個熱搜問題:
同樣是挨打挨罵,為什麽以前的孩子少見心理問題,但現在的孩子心理問題卻那麽多?
其實,看到這樣的問題,內心裏還是有些「不開心」的。
為什麽呢?
這一方面能夠看出來現在孩子的心理素質上變得比以前弱了很多,同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現在孩子的心理得不到足夠的緩解。
很多經典書籍裏面,也都是傳遞給爸爸媽媽們,要富養孩子內心,要關註孩子的心理變化,要引導孩子調整心理情緒,等等。但真正的做起來的時候,父母一旦沒有完全的關註到孩子的情況,就會發生一些不該發生的。
前段時間,我朋友家的孩子就突然出現意料之外的一件事:本來這個孩子一直很乖順,突然有一天開始各種的懟,真的是懟天懟地懟父母,但據老師說,在學校還是很好的,但一回到家,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以至於父母都不知道該如何跟他溝通。甚至稍微不註意,一家人就開始雞飛狗跳,最終的結果就是孩子把門關閉,家長在客廳徒然生氣,第二天繼續重復「昨天的故事」。
朋友跟我說的時候,我很意外,但如果去深究孩子的這種做法,好像又是合情合理的,畢竟孩子也是一個正常的人,他有自己的情緒自己的脾氣等等,只是某一個時刻變得暴躁甚至不可理喻而已,也並沒有犯錯或者做出一些難以忍受的行為。
但朋友夫妻兩個著急的不行,每天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怕又惹得一家人上火。
不知道,像我朋友這種情況,你們有沒有見過,但多數家庭裏面爆發的家庭矛盾卻有很多的相似性。不說我的朋友,就我家,我跟孩子之間也是隔三差五就出現點小摩擦,比如一個作業磨蹭就會讓很多的家長內心崩潰,等等。
面對孩子這麽多的變化,作為家長除了正常的人生引導以外,我還建議給孩子準備這樣一套書。
這套書是我在逛書店的時候,無意中發現的。書籍厚度中等,但沒有任何的說教,而是用故事來闡述心理或孩子們現在經常遇到的問題,更好地詮釋了故事帶給孩子的沖擊感與影像感。
這套書就是由著名的青少年教育專家方剛博士所著的【方剛兒童心理成長小說】,用貼近青少年的心靈故事來融化孩子內心的隔膜,最終幫助孩子打破強加給孩子的那層硬繭,展現出自己獨一無二的精彩人生,而不是每個人都像樣版一樣活著。
這套書一共有三本組成,分別是【貓頭鷹絕密行動】【女孩和流浪貓】和【奇怪的轉校生】。這三本書分別從青少年可能遇到的不同的方面引入,在每一本書中藏著N多個貼近孩子生活的故事,故事裏面又是眾多孩子們的縮影,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從故事裏面發現那個縮在硬繭裏面的「自己」。這套書更希望每一個孩子讀完以後,真正的破繭成蝶,大大方方地展示在溫暖的陽光下,臉上洋溢著青春的笑容,身體也很輕盈地展示青春的風采。
作為一個父母,或者說孩子的父母,更可以說青少年的父母,這一套與眾不同的青少年「故事書」該如何運用起來呢?
我來展示一下,我是如何運用這套書的,也希望給更多的父母一些舉一反三的啟發,讓我們的更健康快樂的成長。
鼓勵與愛激發潛能——【貓頭鷹絕密行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新烏龍女校】,那個學校與周圍其他學校完全的不一樣,學校裏面都是大眾普遍認為的「壞孩子」。但事實上,它只是特立獨行並不是一無是處,裏面藏著各類精英人士。只是因為學校遭遇到的經濟危機,學校學生開始了一場營救行動,最終學校危機解除,大家又可以繼續生活在美好的校園內了。
而這本【貓頭鷹絕密行動】上來就點出了在學校中的尷尬,是普遍被認為是最差的班級,班級中的學生們也因為這種說法,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擔憂,甚至時間久了都開始有些認同這種「最差」的說法,直到一個新老師的到來,燃起了他們內心的希望之火。
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就是開班班會上,老師讓孩子們在一張白紙上寫下自己的優點以及二十年後想要成為什麽樣的人。很多孩子從來都沒有想過,或者說沒有認真的考慮過自己,但這一次卻讓班級的孩子們看到了未來,也知道原來他們沒有被放棄。
再就是,班裏有個女同學成績沒考理想,一直都不敢要求嚴格的爸爸媽媽說。但老師沒有嫌棄反而鼓勵,發現女同學的英語很好,同時還專門的安排出時間來幫助女同學進行補課。同時,直接將帶有很多紅叉叉的試卷一撕兩半做成飛機,老師用飛機的飛行來給女同學說數學,並因為這個飛機,女同學開始走向飛行的軌域,準備隨時起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老師更是孩子們的重要老師。在【貓頭鷹絕密行動】中,我們會看到孩子對未來的期盼,更可以看到老師對孩子的呵護與引導,孩子再也不是那個溫室中的花朵,而是充滿智慧的「明星」,展示出他們「人小也能辦大事」的力量。
關鍵詞:貓頭鷹、人小事大、夢想、成長、潛能
遇事不慌,學會保護自己——【女孩和流浪貓】
我們常說爸爸媽媽和孩子是一家人,但成年人的世界中藏著很多的不容易,彼此之間可能因為各種的原因產生分歧,夫妻之間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分開的情況。但我相信,哪怕夫妻分開了,但對孩子的愛絕對不會少。
我身邊就有一個離異家庭的孩子,如果不是她自己說出來,你都不會相信,因為她每天的笑容很甜,整個人都是積極向上很陽光,沒有任何的那種自卑啊怯懦啊這種大多數離異家庭的孩子所有的狀態。我就想什麽樣的父母養出來的這樣的孩子呢?
在遇到這本【女孩和流浪貓】之後,我從另一個角度上理解了。
這本書是從女孩因為父母離異,但爸爸害怕媽媽背後說自己的壞話,就故意的將孩子藏到了奶奶家,以至於媽媽怎麽都找不到孩子,同時還欺騙孩子媽媽出國了。
沒有爸爸媽媽的孩子,這段時間的生活充滿了各種的問題,比如親子間的陪伴沒有,比如學校中支持自己的力量沒有,比如只能將自己寄托於其他等等。
但孩子很幸運的是遇到了一只如同自己一樣的動物,從收養開始,一點點照顧動物長大,甚至遇到了被售賣的情況,孩子與幾個小夥伴最終又將動物收回。在這個過程中,女孩遭遇到學校其他孩子的欺負,但當自己比對方還強硬的時候,反而獲得了自由。與奶奶之間的誤會也一點點的解開,甚至還從奶奶口中得到了「不喜歡自己」的真相。
都說「沒有媽的孩子像根草」,失去了大人的關懷與庇護,孩子們的內心經受地不是一星半點的打擊,是越挫越勇還是失去鬥誌呢?遇到了一些無法解決的欺負,是繼續逃避還是尋求幫助呢?我相信讀完了這一本,任何一個受欺負的孩子都應該立起來,用自己,借用他人,不慌張而是學會真正的保護自己,擁有對抗欺負的力量。
關鍵詞:善良、欺負、霸淩、保護自己
撕掉外界的標簽,做自己——【奇怪的轉校生】
貼標簽在生活裏面太容易了,不光老師家長,甚至孩子們之間也會貼標簽。有些標簽是善意的玩笑,但有些標簽卻讓被貼的人窒息與不安。比如有的孩子可能「夥食太好」沒有控制,比較胖,大家就喊「大胖子」「小胖子」,喊得人無所謂,但被喊得人,內心不夠強大的話,是不是很難受?畢竟他也不想這麽胖,但目前的狀態又改善不了,只能默默地忍受。
在方剛博士的這本【奇怪的轉校生】中,轉校生鐘意李卻打破了種種常規,讓那些按部就班的孩子們看到了另一個想去做卻不敢做的新世界。
在性別上,也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裏面,包括父母對孩子,也沒有那麽多的給予指導,但在行為做事上,卻用「身體力行」來證明男孩女孩必須不一樣,比如買洋娃娃一定是給女孩的,男孩如果要是玩就會被嘲笑,甚至家人也會說一個小男生玩洋娃娃多麽「娘」;比如運動類的一定是男孩子去參加,大眾心裏認為的是男孩子體質就是比女孩子強,靈活度高,女孩子體力不行太嬌弱……
但轉校生鐘意李就直接自身現實展示,什麽都不如遵從內心重要,並且所謂性別除了表體特征,其實在正常生活中,每個人都一樣。他是男孩子,但他不喜歡武術反而更喜歡刺繡,他不想去踢足球,反而更願意跳皮筋……
一個人的力量淺薄,但幸好有父母的支持,並且完全的信任,所以才會有鐘意李的自信,並不會因為大家都怎麽樣就一定要完全的與大眾一樣,因為大眾有的時候做的也並不一定是實際的。
在書籍的最後,特別是經過幾節高級的青少年心理課程之後,班級內的孩子認識到了不同的重要性,以及勇敢地承認自己並不是真正的想要做這些,而是有更喜歡的,只是因為周圍的人「約定俗成」,他們只能遵守不敢表現出而已。
其實,鐘意李的形象就是我們日常中打破常規的那個人,就是那個第一個敢於吃螃蟹的人,一旦有人真正的看到了事情背後的邏輯與秘密,一切就會藏不住,就會發生變化。
孩子們也是如此,不要默默地承受那些本不該屬於自己的責任,而是應該尋求周圍的「真理認知」,獲得最終的蛻變。
關鍵詞:刻板印象、自己支持自己、規定不合理
這一套,這三本,內容基本上脫胎於我們的生活,這也充分看不來方剛博士對我們青少年心理的關註。但他不是說教而是用一個個的貼近孩子內心的故事,化解存在於青少年內心的問題,真正的讓人感覺如沐春風。
一個故事比一堆說教好用的多,而如果恰好你家孩子處於這個年齡段,或你家孩子已經有這些問題的苗頭,不妨將這樣一套心理小說給孩子看一看,化幹戈為玉帛,孩子身心愉悅,父母內心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