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心理學家觀察到:現在很多成年男性或者成年女性的心智成熟度仍發展緩慢。他們擁有成年人的身體,但心智卻沒有跟上。在法蘭茲看來,這是一個非常緊急的問題:
他們仍滯留在青少年的心理過程中,也就是16、17歲很正常的思想仍主導著他們的接下來的生命過程。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對母情的過度依賴。事實上這個現象已經傳播到了世界各地,中國也不例外。現在許年輕人,在學業,在社交,感情,或者性方面都陷入了困境。他們2、30歲了還居住在父母的家裏,享受著他們庇護,而不願意嘗試新的生存環境。與其努力的創造屬於自己的東西,還不如沈浸在舒適的電子遊戲和虛擬的互聯網情色世界中,他們在生活中是被動的格拉斯哥流浪者,沒有道路,也沒有目標,除了追求短暫的快樂來減少他們的壓力。
我們基於「puer aeternus」永遠長不大的彼得潘,和建立在榮格和馮法蘭茲的理論基礎上給大家提供一個見解。
註意作為一種理論,它只描述一般現象,大多數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但那不是你的全部,切不可全情投入其中。個體的問題要用個體的方式解決,去閱讀、思考、交流吧,而不是等待描述性的一般性理論的虛妄的保護!
為此我們必須強調一下「戀母情結」是如何阻礙今天許多人成熟的?
一個有戀母情結的男性,必須同他的永遠長不大的彼得潘作鬥爭,把他打敗。我們縱觀人類社會,母親和父親在家庭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大部份母親的互動總是高於父親。她們保持與孩子更多的身體接觸,對孩子身體上和情感的痛苦保持著一種耐心,教養和安慰..這就讓母親的親密行為讓孩子感受到了保護,因此產生了「戀母情結」
兒童對母親的情感內化成一種情節,一種超越自身控制的一種能量團而父親則不會和孩子建立同樣一種依賴聯系,他們在傳統意義上是給與孩子庇護和資源,但同樣重要的是提供指導。具體地說父親的角色是幫助孩子擺脫對於母親的依賴,幫助他們成為一個獨立的有責任的社會人。我的猜想,是否確實其中一種,就會讓孩子錯失責任感,成為一個問題少年呢?在埃利亞德的書(儀式與成長的象征中)很多古老的部落,會進行成人禮,文化之父們會扮演惡魔把孩子從床上搶出來,會要求把青春期的男孩和母親分離,而母親或者女性禁止參觀或參加這種儀式。年輕人會和母親分離幾個月,目的就在於培養他們的獨立性,讓他們體會到失去不服責任感的快樂。這種儀式標誌著,年輕人以及有獨立面對社會的能力了,他們轉向成熟,脫離了他的戀母情結:不再依賴,不再接受。
而現在,我們已經沒有這中古老的儀式。而現在缺乏文化上的父親,現在的年輕人必須有求於他們的幫助他們完成這一儀式。而可悲的是,其實大部份家庭都是比較缺乏的。他必須以身作則給孩子傳達這個世界是可以追求和奮鬥的,為了鼓勵孩子脫離童年的舒適區,他必須堅信他們有地方可去,而不是冷漠,放任不管。
孩子也需要看著自己的父親在社會上是如何工作的,如何在逆境中恢復過來,如何培養陽剛之氣.....可悲的是,有很少男性與自己的父親有著積極的良性互動,大部份情況,父親在物質和情感上是缺席的。而打破父母角色平衡是可怕的,大部份人生活在缺乏父親的世界,因此必須克服自身來尋求力量,而這往往是最痛苦的。
但種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母親往往會扮演這一種堅定的力量,更權威,以彌補孩子在童年缺失男性形象。其次,父親未能給母親提供愛和情緒讓她產生情感渴望,她們往往會把這壓力給與孩子,在孩子中找到愛。這種迴圈形成了一種傷害孩子的完美風暴。她過度地保護孩子,避免孩子受傷,參與他的方方面面。而通常情況下,孩子是與條件服從的,母親是關懷者,又是施壓這,這就會給孩子產生單性的情感缺失。
這種情況下孩子沒有機會做自己的選擇,解決好事情,害怕風險,畏懼挑戰,害怕陌生...
這會讓他不可避免的成為一個在生活中忍受和克服挑戰中作鬥爭的成年人,自己的害怕恐懼,保持健康會在和母親的緊密聯系中消解。
如果他繼續不依賴他的母親,他就會拼命的在其他女人身上尋找養育孩子的替代品,他們會缺乏獨立的勇氣,很少改變自己。就像榮格所說:回歸的精神,威脅著我們與母親的束縛,並在無意識中瓦解和滅絕。他們會發現自己是在為睡眠而戰,而不是生活。
他渴望被人捕獲,被人庇護,尋找他精神上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