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肯定經常和孩子經歷過下面這些對話:
爸媽:作業寫完了嗎?就知道玩手機、看電視,關了!趕快去寫作業!你寫不完老師還要批評我!
孩子:催什麽催?看完了我就去寫!再催我不去了!
爸媽:哎呦,你怎麽還沒寫完啊?!你是要拖到天亮嗎?這些題都做了十遍了,你怎麽還不會啊?
孩子:你一催我就煩,煩死了,我還怎麽寫啊?不寫了!
我們總是在催孩子趕緊去寫作業,催孩子快點把作業寫完。
苦口婆心地讓孩子快點做完,換來的卻是孩子的憤怒、厭煩和無聲對抗!
為什麽會這樣呢?
心理學研究表明:
我們主動要求做事的時候,執行規劃能夠帶來自我實作的快感,也充滿期待和成就感。
但被催促時,主觀能動便變成客觀被動,自我滿足感和成就感消失,出現抗拒的心態。
那麽,當我們不斷催促孩子,讓孩子不要看電視,不要玩手機,趕快寫作業。
這個時候孩子的心理變化是怎樣的呢?
這在心理學中,稱之為「被動攻擊」。
不主動、不合作、不配合。這在心理學中,稱之為「被動攻擊」。
從表面上看,孩子只是「越催越慢」,沒有表現出其他情緒。
其實,孩子的內心深處,是「恨」大人無緣無故地催促、指責。
甚至有的孩子會因此產生焦慮,做每件事情都匆匆忙忙,如果沒有做好,他也不會意識到是自己的責任,反而還會怪爸媽。
法國兒童精神專家凱瑞斯汀·弗拉薇尼研究表明,經常被父母催促的孩子,有可能長成兩種極端性人格:「極度依賴型」和「極度反叛型」。
極度依賴型人格的孩子,因無法達到父母的期許或要求,常常感覺自己是「壞孩子」,失去自信;
極度反叛型人格的孩子,只會越來越無視父母,變得自私冷漠。
這兩種孩子,都毫無例外地喪失了自我。
因此,催孩子,就是打亂孩子自我成長節奏的「毒藥」!
有調查顯示,孩子最討厭的問題就是:每天放學回家,爸爸媽媽問的那句「作業做完了嗎」。
這句話就像老公一進家門直接問你「飯做好了沒有」一樣,惹人厭。
因為,它傳遞給孩子的一個資訊是,爸爸媽媽關心作業,勝過關心我。
孩子不是不喜歡寫作業,而是不喜歡我們的溝通方式。
本來孩子也知道自己要寫作業,本打算先休息一下就去做,結果一回家爸媽就催,瞬間就升起了抵抗情緒,對學習、寫作業的熱衷度也下降許多。
著名心理專家尹建莉老師說:一個人不可能既討厭一件事,又會把一件事做好。
她指出,孩子天生不反感寫作業,一些孩子之所以後來變得不愛寫作業,是因為在上學的過程中,尤其是小學階段,寫作業的胃口被一些事情弄壞了。
事實上,一回家就急吼吼地催促孩子寫作業,的確是一件敗興的事情。
孩子抵觸的不是作業,而是家長的態度。
因為心理動力不一樣,同樣一件事,自己做是為了完成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是自己的事情。
被別人催促後,動力變成了為了滿足別人,不讓別人期望落空,變成妨礙!每個人只有為自己而活時,才是最有力量的。
事實上,如果能幫孩子培養一個好習慣,讓孩子對作業產生興趣,孩子的磨蹭就會不治而愈。
而寫作業,也會變成一件愉快的事。
一位特別睿智的老師曾分享過一個故事:
孩子上學,就跟我們上班一樣,他們也是很辛苦的,而且,孩子離開父母一天,回家那一刻更渴望得到的,是父母的愛。
後來,每次女兒放學回家,她和丈夫都不急著催促她去寫作業,而是拿出20分鐘的時間,選擇跟孩子聊聊天。
問一問她今天累不累,渴不渴;班裏都發生了什麽趣事;有沒有學到好玩的知識?
如果時間允許,她還會跟女兒做個小互動,比如,比一下今天誰學的新知識多,做個親子遊戲,又或者給孩子講一兩個小故事。
偶爾,還會給她留出10分鐘的時間,看一集自己喜歡的動畫片。
孩子在輕松的交流和遊戲中感覺到了爸爸媽媽對自己的重視,心情也放松了,到了時間,便自動去寫作業了。
家長請一定註意,要和孩子合理溝通,管住自己,不要只催促孩子!
請記住,催促無法達到你的目的,家長越催,孩子越慢,問題越多。
而且真正的自律,也絕不是催促形成的。
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去了解孩子拖拉背後的原因。
是因為孩子沒有時間觀念,是因為孩子在抵抗你的催促,還是因為孩子本身抵觸這件事情?
這些才是問題的本質,才是我們真正需要關註的。
當然如果是家長著急,需要孩子配合的話,請告訴孩子「媽媽非常著急」「爸爸趕時間」,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快點」。
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可以讓他們感知到父母的愛,也可以讓他們放松心情,更能正向引導孩子,對一天的學習進行復盤。
每個孩子天生都希望被人認可,被人看到。
有時候,父母適當表現出一些「無知」,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被需要,其實也能激發孩子的學習欲,讓他們養成主動寫作業的好習慣。
父母管教孩子,說話做事都要把控一個度。超過這個度,就會引發不滿,結果反而吃力不討好。
有的父母就會說:「那我不催他,他就不去寫作業啊。我不跟他多強調一下學習的重要性,他哪裏會知道要認真學呢?我不讓他多吃點,他肯定就吃一口就不吃了,這樣多不好啊!」
有這些疑慮的家長不在少數,那接下來我們就來講講,如何在不引發「超限效應」的前提下引導孩子做好他該做的事情。(請認真看,學到的才是自己的!)
第一點:提醒1-2次。
提醒的意思不是要求,而是告知,「我告知你還有事情沒做」。
比如孩子學習、寫作業、睡覺、起床等歸屬他自己的事情,父母不要過度替代,當我們為他的事情著急的時候,孩子自己就不需要著急了,因為他作業寫不完,父母會比他更著急;他晚上再晚睡,會有父母陪著他;早上起床起不來,父母就會催他,如果還是起不來,父母也不得不幫他請假......
當有一天孩子變成了一個對自己的學習和身體健康毫不在乎的時候,父母不需要感到訝異,也不用覺得委屈和無辜,因為孩子這個模樣,正是父母自己一筆一劃勾出來的。
如果你不想讓孩子變成那樣,那麽從現在開始,停止替代、停止包辦。
孩子放學回家沒有主動學習怎麽辦? 提醒他一次 :「孩子,我覺得你現在可以去寫會作業,早點完成的話,你就有更多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當然,你可以自己做決定。」
這個提醒不單是「這個時間你該寫作業」,更是「你有權利決定你的事情」。
那如果提醒一次孩子還是繼續做自己的事情該怎麽辦?提醒第二次:「孩子,現在X點鐘了,你是不是應該去寫作業了呢?」
如果這個孩子從小沒有被過度替代和包辦教育,那麽提醒兩次足矣。如果提醒2次之後孩子依舊沒有去做,那麽父母就不要再提醒了,俗話說「事不過三」,如果孩子想要去寫作業,提醒2次他就早該去寫了;如果他不想做,父母還繼續提醒催促,孩子則會心生煩躁,更加不願意去寫作業,或者在父母的壓迫下不情不願地敷衍了事。
後者這種情況,等孩子進入青春期,他不再怕父母的壓迫了,到時候無論父母怎麽說,苦口婆心,把嘴皮子都說破了,孩子也不會去做;等孩子考上大學,他就開始放飛自己了,在大學裏面掛科甚至留級,最後連畢業證都拿不了。
因此,父母管教孩子一定不是管孩子的行為,而是要去正確塑造孩子的思維。
第二點:就事論事,不要翻舊賬
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容易「由點到面」把話題不斷擴散開來。比如說有個家長看到孩子衣服沒疊好,便開始說,從衣服沒疊好,不愛幹凈,房間亂七八糟不收拾,一直說到孩子做事不認真,學習態度不佳。
本來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衣服沒有疊好,那麽父母就引導孩子將衣服收拾幹凈即可,但是這個媽媽卻不斷將事情擴大化,說了一大堆,結果引發了 「超限效應」 ,最後孩子門一甩,大吼道:「啥都能扯到我的學習。」
可想而知,孩子在這樣極度不耐煩的情況下,又怎麽可能會好好地收拾自己的衣服和房間呢?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做好自己的事情時,不要將話題不斷延伸開來,更不要不停地指責孩子這裏不好,那裏也不好,啥都沒做好。
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父母說的問題越多,孩子能接受的程度就越低。
文章最後,參照紀伯倫在【先知】裏寫的一段話: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從今天起,學會放手,放下對孩子的掌控,讓孩子擁有自己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去成為他自己,而不是成為父母的復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