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兒子上了小學二年級之後,我和他的關系越來越好了。
通常是我接他放學,他會主動跟我分享在學校發生了什麽有意思的事,還會跟我說「媽媽我作業都完成的差不多了,可以去玩一會嗎」,我會聽他的,帶他和妹妹滑滑梯玩一會兒,再回家寫作業。
最近臨到期中考試,我給他買了一些卷子加練,他也沒有抵觸。
他對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考了好的分數會很有成就感,他慢慢轉向了「自驅性」學習。輔導作業的我也沒那麽費勁了,他寫完,我給他檢查下有沒有什麽錯的,查漏補缺。我們的親子關系良性發展,而我的情緒也愈來愈穩定。
但是在一年前,我們家每逢輔導作業,都是雞飛狗跳的狀態,他哭我也跟著哭。
我把他強行按到書桌前,拿著教鞭一遍遍教他,當他不會,我就很情緒崩潰:
「這麽簡單怎麽就不會,你是想把我氣死嗎」
「這能有多難」
一連串教了很多遍,作業不多,十分鐘就能完成,可是他非要給你拖到兩個小時都寫不完。他不願意寫,也不願意學,不明白為什麽非要寫作業。玩多好呀,以前在幼稚園那麽快樂,怎麽上了小學就非得寫作業呢。
我跟他講寫作業是每個小學生都該做的事。
他不聽,哭著吵著鬧著,我不上小學,我不上小學,小學一點都不好玩。
我對他的學習非常焦慮,主要是我沒辦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當他寫作業,小動作很多,一會上廁所,一會拉臭臭,一會又渴了餓了,還玩橡皮,眼瞅著時間一點點過去,可作業是一片空白。
我情緒崩潰到什麽地步?
嗓門越來越大,看他那吊兒郎當的樣子,我忍不住就上手打了,拍了他的背,嗓門繼續大起來,拿著書本狠狠就朝他砸了過去。他哭的大聲,一臉不解看著我,委屈道:媽媽,你為啥要這樣啊,我做錯什麽了。
你一點都不愛我!
「我不愛你我給你買這麽多玩具,你那麽多玩具怎麽來的,是大風刮過來的嗎?我對你的要求不高,好好學習,好好寫作業,怎麽就那麽難?你就不能聽話好好寫嗎?你不學習咋辦,以後去送外賣撿垃圾......」
我試圖透過講大道理讓他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他還是一臉不屑。
我們倆的「戰爭」持續升級,我把他摯愛的玩具一箱箱搬出去,吼著,「我給你都扔了,看你好不好好學習」。他哭著喊著拉著我的衣服,「不要不要,媽媽不要」。
我現在回想起來,很是自責,我太過分了。
不是他錯了,而是我錯了,而且錯得離譜。
我很愛我的孩子,但是我控制不了自己,我對他的惡劣行為,那叫愛嗎?
家長情緒不穩定,是孩子的問題嗎?
不是,而是你自己需要療愈的問題。
我的情緒綁架了我對孩子的愛,雖然我愛他,但他體會不到,我們倆繼續這樣下去,只會有一種結果: 惡劣的家庭環境,他極其厭學,問題孩子和問題父母,共生絞殺,他也會恨我一輩子,我也會毀了他。
這太可怕了!
怎麽辦?
02
我們倆「戰爭」過去,他睡覺了,看著他酣睡的樣子,那麽可愛,我又忍不住貼上去抱抱他,親親他,我跟他說著「對不起,是媽媽錯了」。
晚上睡不著,我一遍遍問自己:我生孩子的目的是什麽?不是為了疼他愛他希望他健康成長嗎?怎麽我們倆的關系發展到如此惡劣的地步?
我意識到是我自己出了問題,也只能我自己改變。
孩子爸也跟我說,情緒的發泄解決不了問題。
是啊,我也知道,可是很無力,你說怎麽辦?
我們倆因為孩子的事情也吵過,內耗,互相推諉,可這樣下去,只會讓孩子更為糟糕。
我探究自己情緒失控的原因,主要是我怕,我怕孩子認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將來達不到我的期望,連我和他爸都不如。
六歲前我會說,「怎麽著都得考上985或211吧」;剛上小學我會說,「不會連個高中都考不上吧,那咋辦」。
就會很焦慮,當他學習不是那麽主動,沒達到我的期許,我就會變得很憤怒,進而猙獰,開始折磨他吼他。
孩子爸跟我說,不如咱們不是很正常嗎?你已經超越了多少人。是啊,我和他都是「小鎮做題家」,一步步很努力,從農村走出來到現在生活的城市,有了車有了房子,擁有了現在一切看似很美好的生活。
大不了就不如你,這不就是最壞的結果嗎?
考不上高中,985、211也無妨,只要孩子身心健康就好。
我也只能先讓自己「放」,不要跟他人比,更不要給自己憑空增添太多的沒必要的心理負擔。
可是,怎麽跟孩子溝通呢?
畢竟影響親子溝通結果的因素中,溝通的具體內容僅占30%,而溝通者的情緒占70%。
歸根結底還是我的情緒一定得管控好。
防止失控情緒綁架對孩子的愛,是每一位父母都套用心對待的重要問題。
03
我是很喜歡看書和反省自己的,我從書本中尋找答案。
有一本家庭教育的書,【別讓情緒綁架愛】,我一定要推薦給大家,因為這本書是每個發瘋父母都應該有的情緒指南。
它幫助了我很多,讓我意識到自己過往的「情緒失控」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它也讓我明白:父母情緒越穩定,孩子內核越強大;父母狀態越松弛,孩子內心越豐盈!
其實父母不單單是「孩子養育者」這一重身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是每個父母的「療傷」之旅。家庭教育的真諦是:家庭教育就隱藏在這一餐一飯、一言一行、一點一滴之中。毫不誇張地說,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每時每刻,都在無形地塑造著孩子的人格。
我情緒那麽崩潰,孩子怎麽可能學習好,怎麽可能養育好?
而「情緒穩定」是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父母透過不斷地覺察和自我療愈,最終完成自身人格發展的產物。我得首先自己認識到,不斷進行自我反思,然後才能「事上見,事上練」。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家庭教育的本質,不僅僅是指導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更包括指導父母完成自我療愈和人格發展,與孩子共同成長,達成良好的人際關系。
父母得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在做好孩子領路人的同時,也能實作自我覺醒,從而完成自我療愈和人格成長,這樣也更有利於我們和孩子的關系,以及培養出你想要的優秀的孩子。當我們作為家長願意改變我們的慣性,你和孩子的關系也就在悄悄改變了。
怎麽變?
如何變?
【別讓情緒綁架愛】這本書會有你想要的答案,會讓你受益匪淺。
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主動反思,調整自己跟孩子相處的方式方法,每一次沖突都有效復盤,深思怎麽樣才能讓自己情緒穩定。當你情緒穩定了,你跟孩子的關系就會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
這也是我學習一年,慢慢達到的效果,我還在繼續努力中,成為一個「學習型家長」,與孩子共進退、共發展。
最後一句話送給大家:人的一生很長,只要生命不結束,人就不應該放棄自我成長。對於孩子來說,他或許不需要完美的父母,但卻需要有自省能力並願意成長的父母。
共勉。
這本書推薦給每個想要尋求幫助的「發瘋父母」——【別讓情緒綁架愛】。
END.
今日話題:父母輔導孩子作業很崩潰,是孩子的問題,還是父母的問題?
作者:YIBAO,情感原創作者,百萬情感博主,婚姻家庭咨詢師,以身踐行寫這個世界溫暖的感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