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溫度的親子溝通:看見孩子,傾聽孩子】王敏娜 徐靜 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不同的親子溝通方式會給雙方帶來不同的影響:長期采用冷冰冰的親子溝通,父母往往很暴躁,孩子膽小怯懦,心理也會受到創傷;長期采用有溫度的親子溝通,則能讓父母心態平胡,孩子眼裏有光、心理健康,家庭和睦。所謂「有溫度的親子溝通」,就是營造一種良好的溝通氛圍,與孩子有感情地交流,讓孩子感受到被愛、被理解和被尊重,讓愛和溫暖在彼此的心中流動。
>>內文選讀:
序
近年來,我們在幼稚園、中小學、婦聯、社群街道、企業、媒體平台等開展了一系列的家庭教育講座和工作坊。在與父母接觸的過程中,身為母親的我們對他們的渴望、無助、焦慮感同身受。為人父母,我們都渴望用更好的方法解決養育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可在實踐中常會因方法難以落地或操作困難而感到無助,還會因受挫而焦慮。我們常會有以下疑惑:
孩子每天放學後一到家就拿著手機玩個不停,我要麽說很多次他才放下去寫作業,要麽硬搶才行。我感覺好累啊,有什麽好辦法呢?
孩子太玻璃心了,一遇到挫折就哭,我怎麽安慰都不行,如何才能讓孩子更抗壓一些呢?
孩子太愛發脾氣了,而且越大脾氣越差,一言不合就沖我吼,我該怎麽辦?
孩子太拖拉磨蹭了,尤其是寫作業,動不動就讓全家情緒崩潰,有什麽辦法解決嗎?
孩子在學習時太有依賴性了,不願意主動思考,我該如何引導孩子獨立思考?
我們被焦慮驅使,因焦慮困惑、沮喪。我們不想這麽疲憊,可是問題出在哪裏?出口又在哪裏?基於這些年的經驗,我們在分析後發現,這些問題往往是因無效的親子溝通造成的。親子溝通為什麽會無效?因為父母對孩子的發展規律不夠了解,導致溝通方式不當。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艾爾弗雷德·阿德勒曾說過:「教育孩子最大的困難就是對兒童的無知。」在這裏,「無知」指的是對孩子的不了解,對孩子的不當行為缺乏正確的引導。因此,我們基於兒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發展規律,在本書中提出了4C溝通模型,分別是聯結、理解、合作、賦能。
我們以孩子依賴手機為例來簡要介紹4C溝通模型。首先,父母要和孩子站在一起面對困難,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對立面(聯結)。其次,父母要理解孩子依賴手機的原因,比如,孩子希望透過玩手機來放松和娛樂以平衡學習壓力,但因大腦不夠成熟而自制力薄弱(理解)。再次,以平等的方式和孩子聊聊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合作)。最後,引導孩子用更豐富多彩的方式享受生活,提高孩子的掌控感(賦能)。可見,4C溝通模型是用來幫助父母在愛和聯結的前提下與孩子溝通,並幫助孩子糾正不當行為的,進而將4C溝通模型套用在親子溝通的方方面面(比如,社交、學習、情緒等)。
在本書的第6章,我們介紹了父母的自我修煉。這不僅涉及了父母的自我照顧和自我關愛,還涉及對父母情緒或行為失控背後的原因的分析。這個自我修煉的過程,也是自我療愈的過程。書中的案例多為我們在咨詢或培訓中遇到的,涉及面很廣,希望你能在產生共鳴之余,還能在遇到類似問題時有所啟發。
作者:
文:王敏娜 徐靜 編輯:袁琭璐責任編輯:朱自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