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實「家庭之殤」:53萬兒童性早熟,毀掉孩子的不是炸雞和豆漿
北京的王女士最近發現一件怪事,自己的女兒明明才只有8歲,但是不僅身高狂增,就連胸部都開始發育,更讓她害怕的是,她的女兒居然來月經了!
王女士害怕極了,趕忙帶著孩子前去醫院檢查,結果卻被醫生診斷為是性早熟。
為什麽會這樣,孩子的性早熟的真相到底是什麽?
01
2022年,王女士的女兒已經8歲了,自從女兒可以獨立吃飯後,王女士為了女兒的身體,每天都會熬煮新鮮的豆漿給女兒喝。
但是自從22年開春後,王女士卻發現女兒的身高突飛猛進,僅僅半年的時光就已經增長了幾厘米,放眼全校同年級,女兒都是最高的。
不僅如此,王女士驚恐的發現,女兒的胸脯開始發育,並且還來了月經。
王女士後怕極了,趕緊帶著孩子前往當地最有名的兒童醫院做檢查,結果發現,她年僅8歲的女兒居然性早熟了。
不僅如此,因為治療的太遲,女兒的身高永遠都不會超過1.6m了。
聽到醫生的話語,王女士險些哭出聲,不住的責怪自己為什麽沒有照顧好孩子。
王女士細細回想了女兒的日常生活,感覺問題可能就出現在女兒每天飲用的豆漿上。
原來王女士在來醫院前特地上網查詢了一番資料,其中她就搜到了一篇名為【兒童性早熟食物黑名單】的文章。
上到蔬菜水果,下到炸雞豆漿,列舉了大大小小幾十種食物,而其中也就只有豆漿是女兒每天常喝的。
王女士詢問醫生,是不是豆漿的原因。結果醫生卻說,導致孩子性早熟的原因並不是豆漿和炸雞,那篇文章的內容完全就是假的。
02
雖然豆漿中還有植物雌性激素,可以促進植物的生長發育,但是目前沒有任何一篇權威報道和文獻指明豆漿中的植物雌性激素能夠導致兒童性早熟。
再說了,雖然植物雌性激素和我們分泌的結構類似,也可以和我們體內的受體結合發揮作用。
但是植物雌性激素有阻斷和啟用兩種作用,能調節我們體內的激素水平,所以豆漿沒有任何問題。
同理,炸雞也是一樣的。
人們之所以認為炸雞會導致孩子性早熟,是因為經過多次煎炸,所用的油會發生氧化變性。
但是炸物並不是最近新興的食物,我們的老祖宗也使用油炸創作出許多美味的食物來,既然已經有千年歷史,為什麽只有最近才被爆出呢?
而且經過研究表明,油的氧化變性根本和兒童性早熟沒有必然的聯系。所以請讓謠言止於智者,再也不要傳播炸雞和豆漿會引起兒童性早熟的言論了。
不過既然不是這兩種食物,那導致兒童性早熟的原因究竟是什麽?
03
第一點就是肥胖。
根據研究表明,營養過剩導致的肥胖就是引發兒童性早熟的一大誘因。
原來我們的生活水平不高,基本上沒有多少孩子是過胖的。但是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的身體總是會多餵一些。
再加上很多老人喜歡將孩子養的胖一些,說什麽胖點好,在孩子已經吃飽的前提下瘋狂購買零食,導致孩子越來越胖。
不合理的飲食規劃再加上過多的熱量攝入,直接導致過多的能量轉化為脂肪在體內不斷堆積,從而促進雌激素的形成,進而導致兒童性早熟。
而除了肥胖,各種保健品和補品的攝入也是導致孩子性早熟的原因之一。
現在的家長都十分重視孩子的身體,經常會擔心孩子營養吸收不好,除了食補以外,經常會給孩子購買各種各樣的保健品。
而保健品的亂用,會導致兒童體內的激素出現異常,從而出現性早熟。
第三就是塑膠容器和玩具。
現在大部份家長給孩子購買的都是塑膠制品,畢竟在使用年限上,塑膠可以一騎絕塵。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廠商生產的塑膠制品都符合國家規則。
塑膠中的增塑劑和其他內分泌幹擾物類似人體的性激素,可以透過皮膚、水源和食物等途徑被兒童攝入,導致孩子激素出現異常,誘發性早熟。
第四就是和身體病變有關。
根據調查顯示,有10.8%的性早熟原因是因為臟器病變導致的,其中不乏有癌癥和腎上腺疾病。
如果我們沒有及時發現,這些疾病就會給孩子的身體健康帶來巨大的威脅。
既然我們知道兒童性早熟的誘因有哪些,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呢?
04
首先就是要密切關註孩子的身體變化。
除了發育期的第二性征外,家長還要關心孩子的身高,如果過高和過矮都需要多加註意。
當然除了身體,我們日常還要關註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不要讓孩子攝入過多的熱量。
我們前面說過孩子性早熟的原因大部份都是肥胖引起的,所以我們在給孩子準備膳食的時候,要註意營養均衡,做到清淡飲食,規律飲食。
外出就餐的時候,少吃油炸等高熱量食品,少飲用飲料,盡量少吃或不吃零食。
第二就是減少塑膠制品的使用。
因為有些塑膠制品是小作坊生產的,因此我們無法保障它的安全性,因而如果是碗筷的話,可以使用陶瓷或者玻璃。
如果一定要用的話,一定要選擇聚丙烯材質的,如果是碗筷的話,一定不要使用聚氯乙烯的塑膠產品。
我們所有做家長的一定要提起重視,因為性早熟並不是有些人認為的發育提前,性早熟不僅會給孩子的身體帶來影響,甚至在心理方面,同樣給孩子帶來問題。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性早熟的跡象時,一定要帶孩子去正規醫院進行治療。
如果家長實在擔心孩子的身體,認為需要補充營養,小編建議還是盡量食補,保健品最好在咨詢過醫生後再做判斷。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均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