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怎麽才能育兒和自我提升兩不誤?

2020-05-20親子

帶娃提升兩不誤,是很多媽媽的目標。

魚和熊掌能兼得嗎?我覺得可以,我也真的做到了。但是和很多媽媽想的不同,「兩不誤」並不意味著要過是苦行僧式的生活,摒除娛樂休閑,24小時都排滿。它確實有一定的挑戰,但是也不是全無樂趣——沒樂趣,就很難堅持下去了。

因此,我希望這篇回答能帶給媽媽們的是:

1、 思維破局: 改變思維方式,把自我提升和育兒有機結合起來,創造1+1>2的雙贏局面;

2、 行動避雷: 避開雞血式提升方案、自我感動的展示方式,破除兩者兼顧的誤區;

3、 正確執行方式: 找到更合適自己的領域,以結果為導向,以「創造價值」為衡量標準

一、思維破局

看了下面很多高贊的回答,我感覺他們大多有兩個共性:

1、孩子帶來的似乎都是阻力,被排除在了媽媽「自我提升」的體系之外。
2、自我提升的時間基本都是靠斯巴達式的生活方式實作的:早起、晚睡、利用碎片時間……
這種育兒方式和媽媽自我提升的路徑是割裂的、涇渭分明的

當媽以後,可供我們自由支配的時間,真的是少之又少。如果用這種思維方式,那就只有等孩子睡著以後,我們才有學習和提升的時間了。既沒有時間保障,也容易堅持不下來:畢竟,當媽已經是足夠辛苦的一件事情了。

那麽,我們來試著轉化一下思維方式。既然媽媽已經是我們的社會內容了,我們是否可以帶著這個身份自我提升?——越早認同自己的身份,越早實作實行合一。

把兩者結合起來,創造1+1>2的雙贏局面

這事兒不是我隨口說說,實際上可行性非常高,我自己就是受益者。當你把育兒和自我提升結合在一起,你會發現,簡直推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推開世界的門兒~

育兒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個特別大的計畫,裏面涉及的學科和內容,簡直比高考資訊量還大。我隨手舉幾個例子:

給孩子提供搭配合理、健康的每日三餐:營養學、健康飲食金字塔;
應對孩子不同時期的心理、生理變化:兒童心理學、教育學、各種育兒流派;
給孩子挑選繪本、書籍:紐伯瑞兒童文學獎、凱迪克大獎、紐約時報傑出兒童圖書等了如指掌;
和孩子一起英語啟蒙:牛津閱讀樹、培生、蘭登書屋、I can read ……聽說讀寫全面開展

由育兒這個話題拓展出的相關需求和內容,更是數不勝數:

生娃後花錢學著精打細算:家庭理財;讓全家人分擔育兒重擔:團隊管理;
產後媽媽恢復體型:減脂塑身;制定全家旅行計劃:親子旅行;
家裏孩子的東西到處都是,想要變得井井有條:收納整理術;
想和孩子穿美美的親子裝:時尚穿搭、服飾搭配;
一邊帶娃一邊工作想要提升效率:時間管理……

這麽多的方向,我相信,一定有你想要提升的領域吧。比起純粹的理論,實戰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或者說,學以致用,才是最快的提升方式,對嗎?

對比一下兩種方式,你會發現:

方法一:育兒和自我提升各自為戰,時間精力花費多,主要靠打雞血和頑強的意誌力堅持。
方法二:把自我提升和育兒有機結合起來,1+1>2,時間和產出都有保障, winwin

以我自己為例,之所以會選擇成為母嬰領域的作者,就是因為養娃可以提供很多的素材,簡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那些有趣的、苦悶的、生動的經歷,都成了我的靈感來源,寫起來下筆如尿崩,啊不,泉湧。

史包包就是我的繆斯!就是我的靈感之源,就是我醜兮兮的文曲星!

而我的另一些朋友們,有的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把自己修煉成了養育專家,有的成為了國內收納界的近藤麻理惠,有的掌握了家庭理財秘籍,把家中的財務打理的井井有條,還有的成為了繪本專家,玩具選購大師,朋友圈的媽媽意見領袖……這些都是非常棒的媽媽自我提升的案例,她們共同的特點,就是選擇了方法二1+1>2的高效提升方式。

二:避雷

自我提升過程中最忌諱的,是形式主義>實際效果。

如果一位校長來匯報高考成績,他說的一定是:「文理科600分以上有45人,3名同學被清華錄取,2名被北大錄取」這種實實在在的效果,而不是「高三同學人均做了620套試卷,每天2次快速模擬考,每天晚自習上到10點」這一類的過程指標。

但是在成年人的自我提升領域,我們經常看到的是後者,比如:我今年讀了100本書,做了300頁讀書筆記。然後呢?你的產出是什麽?往往就沒有答復了。

類似的行為大賞還有:

時間表從淩晨5點開始,晚上23點結束,學習、育兒、健身一樣都不落,滿負荷運轉;
把參加了多少飯局、加了多少微信好友列入自己的年度「成就事件」裏;
學會了10個工作型原理、學會5個重要的管理學法則,分別精心制作了思維導圖;
今天給孩子講了3個繪本,玩了15分鐘拼圖遊戲……

你們中槍了沒?

我不是說這些行為不對,但是如果沒有配合產出,這就是一種典型的形式主義>實際效果的匯報展示方式。

沒有結果的過程指標是沒有意義的,不然為啥企業會設定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關鍵績效指標)?不就是怕員工搞一堆花架子,卻沒有產生一點有用的績效嘛。

制定自我提升計劃,首要目標清晰,其次要以結果為導向。如果一個成年人還以「比起結果,我更在意過程」為人生準則,我只能說,你對這個世界的執行規則還一無所知。

另外就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形式主義搞的太多,總是以一種匯報演出的心態去宣布自己做的事情,就容易陷入虛假繁榮中。同樣是100%的時間和精力,你想用哪種分配方式?

第二個重要的事情是,自我提升≠全面提升。

如果當媽之前你跑800公尺都很難堅持下來,那麽生娃以後就算透過訓練,你也沒辦法變成奧運會5項全能冠軍。

有娃這件事情不會幫你打通任督二脈,而是會壓縮你的閑暇時間,占用你的充沛精力,侵占你的睡眠時間。說這麽多的意思就是,當媽以後,時間是稀缺資源。能用在自我提升上面的時間和精力非常有限。如果目標太多,方向分散,別說實作提升了,能不能堅持下去都是問題。

確定一個腳踏實際的提升目標和方向,要比全面開花更有可行性。不要被那些十項全能的完美媽媽形象所影響,找到合理的參照物很重要。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3、 正確提升方式

這個回答不是給媽媽們打雞血,而是介紹一個永續的思路供大家參考。因此,采取正確的自我提升方式非常重要。我建議大家可以分三步走:

1、找到合適的領域,集中發力,效果更好
2、以結果為導向,制定腳踏實地的提升目標,定期反思和總結,加快提升速度
3、進階階段要以「創造價值」為衡量標準,如果有人願意為你的價值付費,會形成正向激勵

首先,你要確定一個方向。

即使你采取了1+1>2,育兒+自我提升的方式,你也會發現,可以提升的領域千千萬,每一個看起來都很不錯。選哪一個呢?這主要取決於你的大目標。

如果你的目標是剛需,比如強身健體,比如家庭理財。那麽你是否擅長這件事情,是否在這個領域取得過成績,都不重要。如何盡快的掌握這個技能,才是你需要思考的。

但是如果你的目標是讓自己增值,更有競爭力,那麽你就要考慮從自己已經很擅長的事情裏面找到一個可以盡快突破和見效的——職場上我們要拼的是長板,而非短板。

如果你在幾個方向之間搖擺不定,可以這樣處理:

剛需的目標按照優先級排列。
增值的目標用試錯的方式,先做「更擅長」或者「更快產出」的那一個
——標準你自己定,不要朝令夕改就行。

目標不要太多,集中發力,效果更好。聽說過南轅北轍的故事嗎?古人說的挺有道理的。

其次,目標設定要合理,以結果為導向,定期最佳化流程是關鍵

比如你要減肥,設定了1個月減掉30斤的目標。到了月底,為了實作目標,恐怕只有砍掉一條大腿才行了。通常來說,1個月減掉5-8斤是更靠譜的目標——目標合理性很重要。

如果你的運動計劃堅持了2周,時間進度已經過去了50%,但是體重、圍度一點沒降的話,那麽你就要反思,我的運動方案對嗎?飲食結構合理嗎?如果我當前確實是消耗>攝入,那麽哪裏出了問題呢?找到問題,解決它。才不會繼續稀裏糊塗的浪費時間,事倍功半。

總結、反思、最佳化流程,是實作目標的不二法寶。

用當下最流行的話語結構來說,就是: 及時復盤,定期叠代。

最後,如果目標實作了, 可以用是否能「創造價值」為衡量標準,朝更厲害的方向前進。

還是剛才減肥的例子。如果你成功減掉了20斤,周圍的人都紛紛向你討教經驗,你幹脆開了一個收費培訓班來服務大家的話,你就把自己的技能從「利己」發展到了「利他」。當別人願意付費請你提供服務的話,說明你已經在市場上有了競爭力,已經是一個成熟的產品了。

技能變現,得到積極反饋——有錢可以更好的進修,提高水平——水平越高,價值越高

這種正向迴圈,就是非常棒的反饋機制了。在提升自我,實作價值的時候,其實可以積極的引入外力作為催化劑,促進自己更快的成長起來。

最後,送給大家一碗雞湯,當做「育兒和自我提升兩不誤的」的結尾:

一位女士去應聘,HR請她說說自己過往的工作經歷。
她說:「我負責管理一個4人團隊,大到財務支出、小到行政規劃,團隊建設方案,都是我的職責範圍。因此,我工作的強度很大,基本上是全年無休。但是,我們團隊在我的帶領下,也取得了很棒的成績。2名年輕成員全部實作了自己的職業規劃路徑,1名經驗豐富的成員晉升為了我的終生合夥人」。
HR表示十分的贊嘆,趕緊問:「請問您的職務是」?
她笑了:「我是一個兩個孩子的媽媽」。

養娃路漫漫,處處是挑戰。

我是職場媽媽 @陳大可 ,很高興能和大家分享我家的養娃故事。